建筑物地震受力场景模拟的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地震是不可控的,但是如果震前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受力场景模拟,不仅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地震时应躲藏在建筑物的哪些角落保存生命的效率更高,为震后制定快速搜索救援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分析地震的地点、深度、震级等参数,结合力学属性计算建筑物的受力程度,利用三维GIS技术实现建筑物在地震时的受力场景模拟,将地震时建筑物的受力情况模拟表现出来。
引文
[1]GB/T17742-1999,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S]
    [2]冯启民.王华娟群体建筑物地震破坏概率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04
    [3]汤皓,陈国兴,李方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4
    [4]赵桂峰,马玉宏.建筑结构震害预测研究进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5]于红梅,许建东,张素灵.潘波基于集集地震的建筑物易损性统计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4
    [6]庄丽,高杰,冯启民,武毅,孙峥.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J].世界地震工程.2008.2
    [7]颜锋,冯启民.张晓康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开发[J].山西建筑.200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