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隧道围岩体发生塌方失稳破坏的机理,建立了隧道发生塌方失稳的突变模型,该模型可较好地解释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时拱顶常发生大范围塌方的现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据所建立的突变模型,从刚度比、水致弱化系数比、几何—力学参数等参数进行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水致弱化函数、几何参数、刚度比对软弱围岩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分叉集上的点是系统产生失稳的点,系统受外界环境和内部性质改变时,则系统将跨越分叉集,产生突变失稳。通过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突变理论分析,从地下水防治、超前支护、控制爆破及监控量测方面提出了深埋隧道穿越软弱围岩体引起塌方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隧道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引文
[1]许传华,任青文.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3(2):34—37.
    [2]刘学增等.深部隧道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1):38-40.
    [3]刘贵应等.隧道塌方的尖点灾变模型及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2):59-62.
    [4]赵常洲等.地下工程中支架和围岩相互作用的突变模型[J].岩土力学,2005,26:17-20.
    [5]闫长斌等.深部巷道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3):9-11.
    [6]何平,赵子都.突变理论及其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7]王心飞.深埋隧道稳定性分析的智能化及非线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8]周应麟,邱喜华.层状岩层围岩隧道稳定性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2):345-348.
    [9]殷有泉,杜静.地震过程中的燕尾突变模型[J].地震学报.1994,16(4):416-42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