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羌寨建筑的抗震能力调研与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四川的羌族聚居区位于地震频发地带,其建筑与建造技术是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地震过后,羌族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仍然有部分建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通过对汶川威州镇布瓦寨的实地调查,并综合对比各地区羌寨不同受损状况,对羌寨建筑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思考羌寨建筑的抗震技术特点,可将其可取之处应用于乡镇房屋的建设。
引文
[1]谢珂珩.羌族建筑及其抗震性能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1)
    [2]范晔(南朝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M].中华书局,1974
    [3]徐学书,喇明英.羌族传统建筑抗震技术及其传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1
    [4]施龙斌.奔向新的生活——“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汶川乡村掠影[J].中国民族,2009(5):4
    [5]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志愿者团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研究[J].南方建筑,2008(6):75
    [6]刘莹,杨柳.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计分析与研究[J].中外建筑,2009(9):181
    [7]雍承鑫.从汶川大地震看羌族碉楼的抗震性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