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评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我国的地震灾害多发生在广阔的村镇地区。本文在对沅江市村镇建筑抗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洞庭湖区村镇建筑在正常使用与地震灾害作用情况下的破坏形式及原因,总结了农村房屋建(构)筑物在选址、施工、抗震设防等方面的教训,并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标准,并从一般措施、尺寸限值及构造要求和政策技术措施等几方面来提高村镇建筑抗震性能。
引文
[1]郭容,杨正湘,汪成.常德市太阳山周围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查[J].华南地震,2001,21(4):58-63.
    [2]葛学礼,朱立新,王亚勇,范迪璞,王新平,崔健等.村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2001,5(1):43-48.
    [3]葛学礼,申世元,朱立新.村镇抗震: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
    [4]查润华,胡洁,徐芸.我国农村房屋的地震破坏分析与工程抗震处理对策[J].山西地震,2007,(3):27-30,36.
    [5]贾抒.关于村镇建设抗震设防标准的几点思考[J].工程抗震,2004,8(3):48-49.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