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运动掀斜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在吐哈盆地近东西长轴方向物源体系,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构造形成斜交共同构成了葡萄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地质基础。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薄互层分布及横向上相变急剧的展布格局,砂、泥岩波阻抗分异能力差等因素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为此,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随机模拟、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综合油气预测、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和评价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经近几年的勘探技术攻关,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引文
[1]王劲松,李斌,刘护创,等.台北凹陷葡萄沟—胜金口地区精细目标研究与勘探实践[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6):843-846.
    [2]何等发.断裂—岩性体油气藏特征[J].石油学报,2007,28(2):22-28.
    [3]石玉,李宗杰.塔河油田三叠系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技术[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3):375-37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