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探究——兼论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从给中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四川汶川地震说起,叙述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分析了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自然灾害救助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策,即构筑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不断推进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系统化,自然灾害救助过程要以人为本。
引文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公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情况[EB/OL].http://www.m ca.gov.cn/article/zwgk/m zyw/200801/20080100009733.shtm l,2008-01-10.
    [3]民政部.截至2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4/content_8243560.htm,2008-05-24.
    [4]民政部.国内外认捐款物到账97.3%达510.78亿[EB/OL].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080624/n257690599.sht-m l,2008-06-24.
    [5]王振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本体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06.
    [6]李振炎,余琼.湖南:规范灾害应急救助体系[J].中国减灾,2006(7):38-39.
    [7]吴瑾冰.目观:日本、美国、土耳其自然灾害立法[J].防灾博览,2004(2):7-8.
    [8]刘西民.陕西渭南: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考[J].中国减灾,2007(2):32-33.
    [9]王振耀,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28-34.
    [10]游志斌.浅析“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1):95-102.
    [1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8):1-7.
    [12]胡亮,高月明.构建保障有力的社会救助体系探析[J].政策研究,2006(5):47-4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