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冲击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纬度:31.0°N;经度:103.4°E;深度:14km;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最大烈度:11度;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3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引文
[1]魏丽,郑有飞,单九生.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评述[J].气象,2005,(10).
    [2]雷万荣.江西省九岭区(铜鼓—宜丰)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彭维燕.重庆城镇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初探[D].重庆大学,2007.
    [4]张卓.泄洪雾化影响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预测[D].天津大学,2005.
    [5]章毅之.基于日降水量的江西省极端降水变化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4).
    [6]鲜鹏辉.临潼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7]吴延枝.姑山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
    [8]徐新艳.基于GIS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