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百忍”治家,成就九世聚族同居奇观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7-08-08

550 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派东安王高永乐 “ 诣宅旌表 ” ,赐匾 “ 雍睦海宗 ” ; 588 年,隋文帝杨坚遣大使梁子恭 “ 慰抚其门 ” ,赐匾 “ 孝友可师 ” ; 635 年,唐太宗李世民旌表 “ 义和广堂 ” ; 665 年,唐高宗李治和丞相张悦微服私访,并亲书 “ 百忍义门 ” ,再次旌表 ……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能聚集这么多目光,引发这么多关注?

这就是位于今天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孙口镇桥北张村的张氏家族,而家族的灵魂人物则是一介布衣张公艺。

张公艺  

张公艺,本名艺,字千禄,后世尊称为张公艺,唐代郓州寿张古贤村(今河南省台前县孙口镇桥北张村)人,生于北齐承光元年( 577 年),卒于唐仪凤元年( 676 年),享年 99 岁。

张公艺自幼聪慧,有成德之望,博通经史,睿识超人,以忍修身,礼让齐家。在他的主持下,张氏家族出现了 “ 九世聚族同居,眷属九百口,住房四百区,依然合产共爨,每旦鸣鼓会食,群座广堂,髫髦未冠,列入别席,内外礼让,上下仁和 ” 的罕见局面,展现了朴素和谐的家庭风貌。

张氏的九世同居之举,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录有其事。张公艺去世后,后人为纪念这位 “ 忍、孝 ” 治家的贤人,为他修建了 “ 百忍堂 ” ,以志纪念。

百忍 治家  

《旧唐书》记载: “ 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 ‘ 忍 ’ 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 ” 这就是 “ 百忍 ” 的由来。至此,族人便把 “ 百忍 ” 列为家训族戒。后来,张氏族人又将张公艺的事迹整理成《张公百忍全书》,书中的《百忍歌》广传于世,明清时期几乎家喻户晓。

唐朝书法家张旭曾题诗曰:  

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  

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  

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  

儿孙须当记,族远诗为凭。  

世界张氏总会文化委员会专员、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名誉会长 张满飚:  

张公艺的百忍,是他的治家之道,是他的立世之本。对他所主张的 “ 百忍 ” ,我们绝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一味地忍让。 “ 百忍 ” 根本的是宽容、包涵、相互谅解、求大同存小异。张公艺主张的是遇事先容忍,冷静观察,弄清事情的真相,再酌情处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求得家和万事兴,人和万事兴。  

民国初年,湖州蔡振绅先生编辑的《德育课本》风行于世,在《德育课本》 “ 悌 ” 篇列有 “ 二十四悌 ” 故事,其中就有 “ 公艺百忍 ” 的故事。到了当代,也有不少著名学者、作家论及张公艺,像季羡林在谈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就举张公艺为例,认为 “ 忍 ” 乃做人处世的重要品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开军:  

“ 百忍 ” 主要是一种治家理念,各个时代的传播与宣扬,也主要围绕治家来理解阐释它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的,按照中国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维理路, “ 忍 ” 也就出现了上探 “ 修身 ” ,下延 “ 治国 ” 的思考,丰富了 “ 忍 ” 的内涵层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