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省冬麦区一次典型晚霜冻个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鲁坦柯宝学张佳友
  • 会议时间:2013-10-23
  • 关键词:冬麦种植 ; 晚霜冻天气 ; 触发机制 ; 气象服务
  • 作者单位:鲁坦(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河南省气象台,河南 郑州 450003)柯宝学(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四川 成都 610213)张佳友(陕西省宁强县气象局,陕西 宁强 724400)
  • 母体文献: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S16;P45
摘要
河南4月份大范围(30%以上站)晚霜冻多集中在1969-1981年以及1987-1995年,2000年以后较少出现,但2005年黄淮麦区突发少见大片晚霜冻,引起了国内众多外专家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2005年3月11-13日连续3天大范围的晚霜冻天气过程分析,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在今后小麦生产中趋利避害,为晚霜冻预报、预警、以及为农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高空极涡只有一个,属于偏心型环流,在我国并不常见,后期极涡向贝湖地区伸展影响河南;前期极涡个数少、可预示冷空气前期堆积阶段强度大;高空补充型暖脊使乌山脊加强、后期随着暖平继续加强,乌山脊不断向东北发展,横槽加强;出现500hPa-44℃冷中心、700hPa-30℃冷中心、850hPa冷槽,说明冷空气堆积阶段,系统较为深厚;200hPa急流带增强,高空向下传输动量增强,引起了地面风速加大,有利于冷空气爆发;暖平流使高压脊不断向北发展,脊前正变高及西北气流的加强,为冷平流南压和东亚大槽建立提供有利动力条件;槽后高压脊加强东移,槽前负变压加大,低槽逐渐加强;横槽后部经向环流加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锋区加强;地面冷源前期强度大,冷空气以次要路径南下影响河南,随着冷空气补充,地面影响高压势力不断加强;前期河南受地面暖倒槽控制,地面升温明显,能量聚集,冷空气影响时容易造成明显降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