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与西域东部关系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前秦统治者本姓蒲,后应图谶改姓苻,建立国家。前秦与西域东部的关系可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秦通过前凉间接统治西域,历时大约二十年(356-376);第二阶段前秦直接统治西域,历时大约十年(376-386)。前秦设置郡县、任命官吏、行用年号,对西域东部行使了有效管理。在此政治背景下,亦开创了氐族与西域民族交流的新篇章。
The author has presented an analysis of the two-stag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pre-Qing Dynasty and east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China,demonstrat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people in western regions from 356-386 A.C.
引文
①《艺文类聚》卷82引《秦记》云:“苻洪之先居武都。”《晋书》卷112《苻洪载记》云:“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苻洪乃苻健之父。二书即分别记载了苻氏祖辈先居武都,后徙略阳,为略阳氐人的历史。马长寿先生说:“氐族的原始分布地在甘肃的东南部,汉武都郡一带。”魏晋时“除了武都、阴平二郡原有的一个分布中心外,在关中和陇右又形成两个分布中心。”陇右的“氐人分布中心在陇右的天水(即汉阳)、南安、广魏(即略阳)三郡。”其著:《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2、33页。
    ②《后汉书》卷116《西南夷传》:“白马氐者,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分广汉西部,合以为武都。”《魏书》卷101《氐列传》:“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氐,或谓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国封拜。”
    ③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5页。
    ④《晋书》卷112《苻洪载记》。
    ⑤姚薇元先生指出,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武都氐王苻健,时在蜀汉,非苻洪之子。《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267页,注2。田余庆先生:“氐族从来不是全族基本聚居在一起的民族。他们往往是分散成较小的群体而生活,各有君长,互不统属,住地不一定相联。”《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44-245页。
    ⑥周一良先生此文前有:“苻洪载记谓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遂改姓为苻。”一句。《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晋书》札记”“五胡次序,无汝羌名”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13页。又,杨茂盛先生认为“,这次改姓有两层含义:其一,由改姓的原因可知,从苻洪起,苻氏为王族,即氐族中的贵族;其二,新的苻氏宗族成立了,以前的蒲氏如蒲光、蒲突等蒲氏家族就不包括在内了。”载其著:《中国北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然蒲光、蒲突等蒲氏家族是否不包括在苻氏宗族内,恐怕难以断定。
    ⑦九主为:张轨、张、张茂、张骏、张重华、张曜灵、张祚、张玄靓、张天锡。五世为:张轨、张和张茂(二人为兄弟)、张骏、张重华和张祚及张天锡(三人为兄弟)、张玄靓和张曜灵(二人为兄弟)。按《资治通鉴》卷103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四月条,记前秦苻坚警告前凉末主张天锡:“无使六世之业一旦而坠地也!”称“六世”。胡三省注云:“自张轨保据河西,至天锡凡九主。今言六世者,不以耀灵、祚、玄靓为世数。”王素先生曰:“但此三人中,仅祚篡位无谥号,可以不算。耀灵虽谥哀公,却仅在位一月,姑且亦不算。玄靓谥冲公,在位长达九年,似不能不算。因疑苻坚所称之‘世’,实指世代、世系之‘世’。前凉共传五世,苻坚计算,可能误多一世。”(《高昌史稿.统治篇》,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今取其说。
    ⑧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91-292页。
    ⑨⑩《晋书》卷112《苻生载记》。
    公元353年,张重华死,其子曜灵立,354年,重华庶兄张柞废曜灵,自称凉王;355年,柞被臣下所杀,族人张立曜灵之弟张玄靓为凉王。
    《资治通鉴》卷100穆帝永和十二年(356)二月条。
    前秦“因玄靓所称官爵而授之”,玄靓的官爵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张后推其为凉王),此次前秦所授前凉主官爵中无“西域都护”官职,这是与前秦第二次封授前凉主不同的地方。但由于高昌郡先属凉州,后属沙州,都在前凉辖境《[晋书.地理上》凉州条:“张骏分……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通鉴》卷97系此事于东晋永和元年即前凉建兴三十三年(345)十二月后。是高昌郡建兴三十三年(345)前属前凉凉州,后属前凉沙州],因此,西域东部也包含在前秦所授前凉主官职所辖范围中。
    《资治通鉴》卷100穆帝永和十二年(356)二月条。
    《晋书》卷86《张轨附骏传》载,前凉张骏“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降。鄯善王元孟献女,号曰美人,……焉耆、前部、于阗王并遣使贡方物。得玉玺于河,其文曰‘:执万国,建无极。’”时在建兴二十三年(335)。是时前凉已统治西域,并达到前凉在西域统治的顶峰。有学者认为,“此后西域诸国与前凉的关系渐趋疏远”,张“此语不免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西域仍未完全摆脱前凉张氏政权的影响和控制。”《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建康实录》卷8略同。《资治通鉴》卷101穆帝升平五年(361)十二月条:“诏以玄靓为大都督、督陇右诸军事、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资治通鉴》卷101穆帝升平五年(361)十二月条。
    此乃前凉第二主张制定的外交政策,即与东晋建立君臣关系,但不奉东晋正朔。至此,才改变这种政策。原因是:“在前凉境内,由于西晋灭亡已久,不再具有号召力,要求改奉东晋纪年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不仅如此,民间私奉东晋年号,已有很长时间。”(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第272、280页)。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晋书》卷86《张天锡传》。《太平御览》卷124引《十六国春秋》作:“晋遣使拜(张天锡)陇右关中诸军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晋书.海西公纪》系于太和元年(366)二月己丑。
    《太平御览》卷122引《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该书载其事在“六年”,此处“六年”,指前秦甘露六年(364),亦即晋兴宁二年。
    《资治通鉴》卷101晋海西公太和元年(366)十月条。
    《晋书.苻坚载记上》载:“先是,王猛获张天锡将敦煌阴据及甲士五千,坚既东平六州,西擒杨纂,欲以德怀远,且跨威河右,至是悉送所获还凉州。天锡惧而遣使谢罪称藩。”
    《资治通鉴》卷103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四月条。
    《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
    咸安为太和六年(371)十一月东晋简文帝所建年号。目前已见4件前凉使用咸安年号的出土文献及文物:(1)咸安三年(373)十月廿日《法句经》题记,(2)咸安五年(375)十月癸酉朔陶罐及陶钵铭(80DFM3:13),(3)咸安五年(375)十月癸酉朔陶罐及陶钵铭(80DFM3:14),(4)咸安五年(375)十月癸酉朔陶罐及陶钵铭(80DFM3:19)。第1件藏甘肃博物馆,见秦明智:《前凉写本〈法句经〉及其有关问题》《,敦煌学辑刊》第3期,1982年,第23-27页。第2-4件见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第58页。
    《资治通鉴》卷103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条。
    《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五月条。
    史载张天锡“荒于声色,不恤政事”,又用人不当,“人情怨惧”,加上“连年地震山崩,水泉涌出,柳化为松,火生泥中”(见《晋书》卷86《张轨列传》),前凉之亡,不亦宜乎。
    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高昌郡军事制度》,《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第362页。
    《初学记》卷“8陇右道车师国田地县”条注引顾野王:《舆地记》“:晋咸和二年(327),置高昌郡,立田地县”。中华书局,2004年,第180页。《太平寰宇记》卷15“6陇右道”第七“西州高昌县”条引同。
    荣新江:“高宁立县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过去出土的文书只能证明高宁县最早见于北凉文书,《建元二十年籍》则可以把高宁立县的年代提前到前秦建元二十年。”《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兼从秦汉吴简看前秦户籍的渊源》,《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4期。又,高宁大致位于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吐峪沟乡。
    文书录文、图版见《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上》,中华书局,2008年,第177-180页。有关户籍问题可参考上举荣新江先生论文。
    《晋书》卷86《张轨附祚玄靓传》:永和十年张祚僭立帝位,“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张玄靓立“,废和平之号,复称建兴四十三年”。
    分别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上》,中华书局,2008年,第177-180页,小笠原宣秀:《吐鲁番出土的宗教生活文书》,《西域文化研究第三.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下)》,法藏馆1060年,图版31,第255页,桔文书168号。又,第3件文书为建元廿二年正月廿二日文书,按前秦苻坚于建元二十一年(385)八月二十五日被姚苌所杀,建元本无二十二年。此处出现此年月,据学者分析,原因当是秦凉州刺史梁熙曾奉后秦白雀年号,建元二十一年(385)九月,前秦大将氐人吕光由西域归,擒杀梁熙,自立为凉州刺史,率河西复奉前秦建元年号,至建元二十二年(386)十月,吕光得苻坚凶问,乃改奉坚子苻丕太安年号,故吐鲁番出有建元廿二年正月廿二日随身衣物券。见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篇》,第144-145页。
    《晋书》卷113《苻坚载记》。
    引文见《资治通鉴》卷104太元三年条。胡三省在“命群臣作止马诗而反”之下注曰“:反则反之,何以作诗为哉!此亦好名之过也。”
    《资治通鉴》卷105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七月条。
    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1页;图文对照本第壹册,第4页。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篇》,第306页。该书认为,同墓所出《仓曹属为买八布事》(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册,第12页;图文对照本第1册,第4页)与此二事可能也有关。不赘引。
    同时谋反者还有周。据《晋书》卷58《周访传附虓传》:“(虓)后又与坚兄子苞谋袭坚”(注10谓“坚兄子苞劳校:载记‘苞’作‘阳’。”),知所谓谋反,指三人“谋袭坚”。
    《资治通鉴》卷104孝武帝太元七年(383)条。《晋书.苻坚载记下》亦载阳谋反为父复仇,但有关阳徙高昌郡之后之事,唯《资治通鉴》载之。
    马长寿先生:《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0页。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