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遗址的性质与环境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经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浮选、自然科学检测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从当地矿产资源上看,中坝遗址具备了盐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上看,当地汉及以后一直就没有中断过的盐业生产应该开始于更早的时期;从遗址地层堆积的特点和遗迹、遗物的特征方面看,也与已知的聚落、冶铸铜、铁和烧陶制瓷等类遗址截然不同;从自然科学方面所做的各项检测上看,从当地卤水中检测出的除氯化钠以外的主要杂质,在中坝遗址发现的房址、卤水槽以及圜底罐等遗迹和遗物上也存在,这当然不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而附集到它们的表面和内外壁,而只能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与国外的盐业遗址相比也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因此,中坝遗址的性质是中国古代一个延续数千年的盐业生产类遗址!该遗址的形成离不开盐业生产,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
引文
1)199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查,资料存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系.《忠县三峡工程地下文物保护规划报告》,资料现存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1)赵志军.重庆中坝遗址浮选结果报告(待刊)
    1)黄润,朱诚等.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剖面汞元素含量地层垂向分布的测试分析报告(待刊)
    1)付罗文.中国四川盆地东部史前遗址中坝的专门化盐生产和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待刊)
    1吴家安,叶茂林.四川万县地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0,(4):314—321
    2巴家云.忠县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晚及商周遗址.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272
    3刘化石,罗龙洪,唐德兵,等.忠县中坝遗址发掘报告.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9—609
    4孙智彬,辛中华,宋建民,等.忠县中坝遗址Ⅱ区发掘简报.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07—648
    5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一编一二、一三
    6龙腾,夏晖.蒲江县出土汉代牢盆考.盐业史研究,2002,(2):9—10
    7任桂园.大宁河栈道与煮盐铁盆刍议.盐业史研究,2002,(4):10—13
    8曾先龙.中坝龙窑的生产工艺探析.盐业史研究,2003,(1):46—50
    9王鑫.忠县干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分析—兼论川东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及早期青铜文化.见:四川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9—43
    10孙华,王玉,朱萍.忠县干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发掘简报.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10—657
    11孙华,张钟云,宋向光.忠县瓦渣地遗址发掘简报.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49—678
    12陈德安,曾先龙,李红娟.四川忠县甘井乡永兴、李园两处古遗址调查.见:三峡考古之发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2—66
    13孙智彬.忠县中坝遗址的性质—盐业生产的思考与探索.盐业史研究,2003,(1):25—30
    14朱继平,王昌遂,秦颖,等.长江三峡早期井盐开发的初步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33(4):500—504
    15高华中,朱诚,孙智彬.三峡库区中坝遗址考古地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土壤学报,2005,42(3):518—522
    16朱诚,郑朝贵,马春梅,等.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科学通报,2005,50(20):2240—2250
    17史威,朱诚,徐伟峰,等.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学报,2007,62(3):257—267
    18黄维有,德力格尔.土壤中的汞含量与土壤中岩石粒径大小的关系.山西地震,2003,(2):35—36
    19康春丽,杜建国.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映震效能.地质地球化学,1999,(1):79—84
    20孙智彬,左宇,黄健.中坝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四川文物,2007,(1):37—49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