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太平驿沟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危险性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太平驿沟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近几年雨季多次爆发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由于该灾害点位于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太平驿沟泥石流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该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引文
[1]崔鹏,杨坤,陈杰.前期降雨对泥石流形成的贡献—以蒋家沟泥石流形成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1):11~15.
    [2]谭万沛,韩庆玉.四川省泥石流预报的区域临界雨量指标研究[J].灾害学,1992,7(2):37~42.
    [3]乔建平,黄栋,等.汶川地震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统计方法讨论[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
    [4]殷跃平,等.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与滑坡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5]周必凡,李德基,罗德福,等.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储量[A].泥石流防治指南[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2~36.
    [6]蒋忠信.泥石流固体物质储量变化的定量预测[J].山地研究,1994,12(3):155~162.
    [7]田连权,吴积善,康志成,等.泥石流的侵蚀过程[A].泥石流侵蚀搬运与堆积[C].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3:34~5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