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厂箐矿田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Mo‐Au多金属成矿系统
详细信息   
摘要
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田位于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中段,是带内金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矿田内矿化类型复杂,元素组合多样。围绕马厂箐富碱杂岩体矿化类型、元素组合、围岩蚀变呈明显的分带。在岩体中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在岩体与地层内外接触带形成接触交代型(角岩型、夕卡岩型)铜‐钼(铁)矿床;在岩体外围地层中形成浅成低温热液金‐铅‐锌矿床。对应的围岩蚀变表现为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强硅化带→石英钾长石化带→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带→夕卡岩化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矿床成矿均发生于33.7~35.8 Ma,金矿床略晚于铜‐钼矿床,并与矿田内马厂箐杂岩体侵入时代(33~37) Ma一致。岩矿石的H、O、Pb、S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表明,从斑岩型铜‐钼矿床→接触交代型铜‐钼(铁)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铅‐锌矿床,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均一压力逐渐降低,成矿物质(矿质和流体)也逐渐从以深部岩浆源为主,演变为以围岩地层和大气降水为主。矿田内不同类型矿床间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反映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含矿热液的物化性质及时空迁移决定了它们在不同部位产出不同的矿床类型,构成与富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Cu‐Mo‐Au多金属成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