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气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机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永飞;姚军;M.I.J.van Dijke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气驱油藏;岩石润湿性;剩余油分布;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注气效率
  • 起始页:467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202404)、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基金(B2009-01)联合资助。
  • 刊名:石油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主编:杨茁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 邮编:100724
  • 电子信箱:syxb3@cnpc.com.cn(地质勘探);syxb2@cnpc.com.cn(油田开发);syxb2@cnpc.com.cn(石油工程)
  • 网址:http://www.syxb-cps.com.cn
  • 卷:3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0.66 167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剑桥科学文摘》(CSA);《石油文摘》(PA);《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摘要
注气驱是目前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油藏岩石润湿性对注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三维孔隙级网络模型,运用孔隙级流动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润湿性油藏注气过程的油气水孔隙级分布和气驱效果。结果表明,水湿和MWS混合润湿(小孔隙为油湿)体系中的注气效果相对于另外4种润湿体系较差;这4种效果较好的润湿体系分别是油湿、中性润湿、MWL混合润湿(大孔隙为油湿)和部分润湿(其中30%孔隙水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