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中南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徐德英;朱德献;段秋梁;皮晓林;净新苗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 单位2: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 学历:博士生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黄骅坳陷;逆冲推覆构造;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应力场
  • 起始页:15
  • 总页数:5
  • 刊名:中国石油勘探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6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主编:周家尧
  • 地址:北京市安华西里3区18号楼
  • 邮编:100011
  • 电子信箱:cpe@263.net
  • 网址:http://www.cogtj.cn
  • 卷:15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50.6 582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中国石油文摘收录;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收录;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摘要
通过分析黄骅坳陷内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分布特征,并与穿越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黄骅坳陷内中南部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卷入地层集中、发育规模小,总体呈“薄皮”构造的特点。黄骅坳陷内部的这种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与大地电磁测深反演剖面所显示的坳陷两侧强烈相互对冲的构造格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形成可能与沧东断裂、盐山—大洼断裂大规模的走滑作用调节有关。在逆冲推覆构造类型的分布上,西部以逆冲堆叠背形构造和逆冲叠瓦扇构造为主,而东部以高角度板状逆冲叠瓦构造为主。形成这种构造类型分布的主要动力来源可能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间碰撞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