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试验14C在法医学上的应用:确定不明死者的出生时间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宁;沈承德;丁平;易惟熙;孙卫东;刘克新;丁杏芳;付东坡;袁洁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法医学鉴定;核试验14C年代学;牙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起始页:38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1015,40473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0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33)
  • 刊名:地球化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电子信箱:E-mail:dqhx@gig.ac.cn;dqhx@tom.com
  • 卷:38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70.6208-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大规模的大气层核试验活动,原本稳定的大气中CO214C含量迅速升高,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渗透到整个生物圈,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后,大气中CO214C含量开始迅速减少,其速度却远超过了14C自身的衰变速度,树轮和珊瑚等环境信息载体的14C记录都体现了这一迅速增长而后又衰减的过程。近50年对全球大气中CO214C含量的数据采集和发布,使人们发现了14C含量作为现代时间标尺的可行性。介绍了现代核试验14C在法医学鉴定中新的应用方向——根据牙釉质的14C含量确定不明身份死者的出生年代。对于无法判定样品形成于大气14C含量峰值前后的问题,尝试应用同一个人釉质完成时间不同的两颗牙齿的14C含量比较,来予以解决。实验数据结果与真实记录之间的绝对误差为1.4 a,优于以前骨龄和牙齿磨损度等传统的法医鉴定方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