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云]城市地质
城郊土体剖面含水量监测与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ONITORING AND COMPARING OF SOIL PROFILE WATER CONTENTS IN URBAN AND SUBURBAN AREAS
  • 作者:唐朝生 ; 施斌 ; 高磊 ; 刘春 ; 赵理政
  • 英文作者:TANG Chaosheng SHI Bin GAO Lei LIU Chun ZHAO Lizhe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 关键词:城市化 ; 水资源 ; 土体剖面 ; 含水量 ; 城市干岛效应 ; 南京市
  • 英文关键词:Urbanization,Water resource,Soil profile,Water content,Urban dry island effect,Nanjing city
  • 年:2011
  • 期:5
  • 出版单位:工程地质学报
  • 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739);;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课题)(20090091120037)
  • ISSN:1004-9665
  • 分类号:P642.1
  • 出版日期:2011-10-15
  • 来源:知网
摘要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地质环境尤其是地下水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在城区和郊区分别设立长期监测站,采用PR2对南京地区2009年6~9月期间典型地表环境下1m内土体含水量的日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含水量的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制约,其对日气候因素的敏感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城区土体的含水量受气候的影响程度在总体上弱于郊区;通过对比,城市土体中的含水量普遍低于郊区,存在明显的城市干岛效应,在6~9月期间,平均干岛强度为-9.1%,日最大干岛强度达-20.7%,月最大平均干岛强度出现在7月,达-17.0%,月最小平均干岛强度出现在9月,只有-8.5%;在不同的地表环境下,土体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其中水泥环境下土体剖面平均含水量最小,其次是草地环境和裸土环境,说明城区水泥地面对城市干岛效应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6~9月期间,城区土体剖面平均含水量为裸土环境(26.9%)>水泥环境(25.6%)>草地环境(17.5%),而郊区为草地环境(37.6%)>裸土环境(37.0%)>水泥环境(36.0%),其中城郊平均含水量差值最大的为草地环境,其次为水泥环境和裸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