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中的Mg同位素组成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桂琴林杨挺
  • 会议时间:2006-12-01
  • 关键词:陨石 ; 镁同位素 ; MC-ICPMS ; 太阳系 ; 天体化学
  • 作者单位:王桂琴(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林杨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第八届全国空间化学与陨石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空间化学与陨石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海口
  •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镁是广泛分布于地球及其它天体的常量元素.它的三个稳定同位素可产生明显的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可作为天体化学和地球化学过程的灵敏示踪剂.同样重要的是,还可研究其放射性成因的Mg同位素异常.放射性核素26Al衰变为26Mg半衰期为0.73×106年.如果26Al在早期太阳系是均一分布的,则Al-Mg同位素体系可构成太阳系形成和演化早期阶段的高精度时标(7万年左右).而且,26Al应该是导致小行星早期熔融的主要能源之一,并引发火山作用产生玄武质无球粒陨石. 由于自然界大部分过程产生的Mg同位素质量分馏比较小,而过去热离子质谱和二次离子质谱的分析精度只有1‰-2‰,因此Mg同位素质量分馏的应用与研究受到了测试方法的限制.MC-ICPMS的测定精度较上述分析技术提高了近一个数据级,使它不仅可以测定Mg同位素的分馏变化,而且能够测定Al/Mg比值非常低的(>0.12)的26Mg过剩,即更细微的过剩26Mg变化.本次测定的分析精度(2σ)好于0.18‰(26Mg)和0.09‰(25Mg).本文利用该分析技术,对不同类型陨石全岩和火星陨石细粒部分、熔壳、球粒、富钙铝包体(CAIs)和蠕虫状集合体(AOAs)的Mg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并对初步结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