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机制研究及其对策建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思玢
  • 关键词:影子银行 ; 信用创造 ; 流动性 ; 货币政策
  • 中文刊名:JJYD
  • 英文刊名:Economic Research Guide
  • 机构:安徽财经大学;
  • 出版日期:2015-06-15
  • 出版单位:经济研究导刊
  • 年:2015
  • 期:No.271
  • 基金: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XSKY1414ZD)
  • 语种:中文;
  • 页:JJYD201517095
  • 页数:2
  • CN:17
  • ISSN:23-1533/F
  • 分类号:232-233
摘要
谈及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早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子银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演变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分析定义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及内涵,以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为例,深入研究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同其产生的宏观效应,并就我国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引文
[1]辛利.影子银行:揭秘一个鲜为人知的金融黑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王志刚.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其影响[J].新经济,2015,(2).
    [3]薛阳.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理与风险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向宇,李淞洋.论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中旬),2014,(1).
    [5]彭文玉,孙英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对货币供应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0).
    [6]班允浩,杨智璇.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及宏观效应[J].武汉金融,2012,(3).
    [7]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4).
    [8]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机制及其脆弱性[J].银行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