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于暗夜而来——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之于《狂人日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姜异新
  • 关键词:鲁迅 ; 小说股 ; 《狂人日记》 ; 吃人
  • 中文刊名:DYLC
  • 英文刊名:Dongyue Tribune
  • 机构:北京鲁迅博物馆;
  • 出版日期:2018-11-01
  • 出版单位:东岳论丛
  • 年:2018
  • 期:v.39;No.293
  • 基金:2015年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鲁迅在北京的文化消费地图(15JDWYB009)”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YLC201811017
  • 页数:8
  • CN:11
  • ISSN:37-1062/C
  • 分类号:140-147
摘要
周树人任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期间写下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曾担任五个月小说股主任的他主持制定了新小说的分类与审核标准。由于提倡"忠孝节义"成为北洋政府认定编译西书的选材标准,与周树人早年"以西化中"的启蒙理想相抵触,促使其辞去小说股主任一职,但仍以审核干事的身份审读了不下百部新制小说。《狂人日记》便是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对彼时小说审核标准的抗议性文学实践,是以真诚的文学性虚构向虚假的道德文字展开的有力挑战。而小说股的任职与其所分管的小说著译事业产生身份冲突,这一点理应成为阐释小说家鲁迅诞生前创作沉默期不可忽视的直接原因之一。
        
引文
①近年专门研究文章有李宗刚:《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
    ②参见孙瑛:《鲁迅在教育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陈漱渝:《鲁迅在北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③1915年8月3日,教育总长汤化龙指定周树人为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参阅《教育部饬派毕惠康等为本会会员文》,载《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文牍二》。
    (1)摩西:《〈小说林〉发刊词》,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3)实际上是十二次,其中一次因为人数没有过半而临时解散。
    (4)周树人不主持小说股工作后,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的审核小说一览表中出现了不一样的分类。如第三次审核小说一览表中仅写情的小说便有忏情小说、苦情小说、哀情小说、言情小说、写情小说、奇情小说、艳情小说等类别。见《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第三次审核小说一览表》(中华民国七年),《通俗教育丛刊》第七辑。
    (5)详见《教育杂志》七卷十二号《学事一束》,转引自《鲁迅在教育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52页。
    (6)戴芦岭:《小说股主任戴芦岭先生报告》,载《通俗教育丛刊》第十辑纪事栏,第15页。
    (7)参见《通俗教育丛刊》第十辑。
    (8)分别参见《通俗教育丛刊》第六、七辑。
    (9)1915年10月28日通俗教育研究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教育总长张一麐训辞:“中国社会自游牧时代进入宗法时代,而宗法时代遂为中国社会之精神,一家人咸听命于其家长,孝悌贞节,皆为美德,著于人心,蒸为风俗,此诚我国社会之特长也。顾世界大通,我国所长者亟宜保存。”见《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转引自孙瑛:《鲁迅在教育部》,第53页。
    (10)周逴:《〈红星佚史〉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07年版。
    (11)②《呈遵拟提倡忠孝节义施行方法侯鉴核文并批令第九十七号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教育公报》1915年2月第9册。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1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13)孙瑛:《鲁迅在教育部》,第61页。
    (14)《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录》(十三年一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73-574页。
    (15)《官吏服务令》,载《政府公报》第243号,1913年1月9日出版。
    (16)周树人送往平政院的护辩书,现藏北京鲁迅博物馆。
    (17)见《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第三次审核小说一览表》(中华民国七年),《通俗教育丛刊》第七辑。《伉俪福》讲述的是亲上加亲的痴情小儿女故事。温婉贤淑的女主人公蓉华为了传宗接代,不得不牺牲爱情之私而代夫纳妾,在私情与伦理之间妥协与挣扎。该小说非常畅销,与《湘娥泪》都曾出过十版之多。《同命鸟》为《伉俪福》的续编,作者以肯定的口吻写到蓉华的女儿刲骨疗亲,使母亲病情好转,并认为此种精神决非愚孝,而是和殉夫、殉国一样是值得褒扬的节操。
    (18)《通俗教育丛刊》第十一辑,1921年1月至3月审核小说报告。
    (19)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20)这里借用法国作家福楼拜之语,“我躺在最近制成的绿色摩洛哥皮革的沙发上。我就在此把自己腌渍起来,在我随意装饰的瓶子里,在这里我梦见自己像牡蛎一样地生活着。”(福楼拜:《通信集》,卷1,293页,Jean Bruneau编注,1973年。转引自罗兰·巴尔特:《小说的准备》,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鲁迅在绍兴会馆时的状态可以借之视为将自己浸入碑帖墓志的养料里腌渍起来。
    (21)②鲁迅:《18031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第360页,第366页。
    (22)原名《欧美名家小说丛刊》,周瘦鹃译,同年三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收欧美14国47位作家的50篇小说。
    (23)参见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鲁迅的故家·办公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24)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46页。
    (25)鲁迅:《集外集拾遗·对于〈新潮〉的一部分意见》。《鲁迅全集》(第7卷),第236页。
    (26)⑧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8页,第524-525页。
    (27)张定璜:《鲁迅先生(上)》,《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6页。
    (28)鲁迅:《19201214致青木正儿》,《鲁迅全集》(第14卷),第176页。
    (29)鲁迅表弟阮久荪,原是浙江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后来到山西一带游幕。他置身于封建官场中,看到人会怎样骗人,怎样卖友,怎样吮血,痛感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由于长期抑郁寡欢,阮久荪得了迫害狂,他在幻想中感到山西繁峙县的绅商各界到处撒下了罗网,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1916年10月,他逃到北京,仍然觉得时刻有人追踪,经常流露出恐怖的眼神和发出凄惨的喊叫。参见陈漱渝:《搏击暗夜——鲁迅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
    (30)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3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46页。
    (32)陈丹青:《文学与拯救——纪念〈狂人日记〉发表九十周年》,《上海文化》,2009年第1期。
    (33)李宗刚:《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