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逻辑结构和历史意义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Analysis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Narration
  • 作者:李贽
  • 英文作者:Li Zhi;
  •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 民族叙事 ; 逻辑结构 ; 历史意义
  • 中文刊名:XN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8-12
  • 出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年:2019
  • 期:v.40;No.33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18FMZ00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近100年民族工作的成就与经验研究”(2019-GMA-002)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NZS201909004
  • 页数:8
  • CN:09
  • ISSN:51-1671/C
  • 分类号:27-34
摘要
民族叙事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组织形式历史认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表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既要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存在作为叙事基础,又要以本身叙事方式的历史变迁作为民族发展史的有机构成部分。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积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求实与求是相统一、整体性与实体性相结合的逻辑结构及其理论创新的历史意义,切实增强和坚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四个自信"。
        
引文
[1]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英]约翰·穆勒.穆勒名学.[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美]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4]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J].民族研究,1985(2).
    [7]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8](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卷14)[M].舒士彦校.北京:中华书局,1975.
    [9]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1]关凯.历史书写中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2).
    [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3]潘龙海,陈连开,金炳镐等.中华民族学初探[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4]何志虎.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徐杰舜,韦日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6]郝时远.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7]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9]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20]金炳镐主编.民族理论前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21]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2]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
    [23]马戎.习近平主席近期讲话指引我国民族工作的方向[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参见郝时远《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
    (2)参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3)参见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4)参见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114页。
    (5)参见郝时远《类族辨物:“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中西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0页。
    (6)参见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7)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机械团结存在于不发达社会和古代社会,根本特征是社会成员信仰、情感、意愿的高度同质性。我们认为,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关系角度看,中华民族各群体间千百年来建立于农牧渔猎自然经济分工基础上的社会联系,本质上更符合有机团结的特点。从各构成民族内部社会联系的角度看,各民族群体内部则是建立于个人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即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本质上更符合机械团结的特点。参见[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8)正如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可以用阶级意识的成熟与否作为对“自在阶级”(class-in-itself)与“自为阶级”(class-for-itself)区分的标志,我们也可以用民族意识的成熟与否作为对“自在民族”(nation-in-itself)与“自为民族”(nation-for-itself)区分的标志。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69-1670页。
    (9)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国族想象,只是“倒放电影”式的今人对古代的理解框架,是一个晚清之后被重新建构的、想象性的“民族虚体”,而非有实证依据的、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实体”。参见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不容被混淆的三个概念》,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笔者认为这个由虚向实的民族发展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复合性实体向单一性实体的发展过程。
    (10)参见韩一睿《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