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对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nfluence of Aborigin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museums
  • 作者:谢威
  • 英文作者:Xie Wei;
  •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 原住民 ; 文化认知
  • 英文关键词:Ecomuseum;;aborigines;;cultural cognition
  • 中文刊名:ZLB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年:2019
  • 期:No.189
  • 语种:中文;
  • 页:ZLBK201904017
  • 页数:8
  • CN:04
  • ISSN:10-1005/K
  • 分类号:133-140
摘要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本意是在以人为核心的一定区域内,促进特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里的"人"即生态博物馆中的原住民,他们是一座生态博物馆中的灵魂。原住民在生态博物馆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们掌握着自身所创造文化的话语权。原住民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是一座生态博物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原住民对自身文化有足够认知的前提下,生态博物馆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The "ecomuseum" theory aim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ultures in a certain area centered on people."People" in this context refers to the aborigines in the ecomuseum who should be the soul of it.As the aborigines are the leading voice in the culture they have created,their insight into the value of the culture is the crucial factor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museum.Only when aborigines have sufficient percep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ir own culture coul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museum be secured.
引文
[1][法]雨果·戴瓦兰、张晋平:《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3期。
    [2][丹]帕特里克·J.波依兰、贾兰、梁樑:《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五十年》,《四川文物》1997年第4期。
    [3][7][法]雨果·戴瓦兰:《“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它》,《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4期。
    [4]杨辰:《街区概念的理论建构与空间实践--1840以来的法国城市社区研究》,《城市问题》2012年第3期。
    [5]卓键、刘玉民:《法国城市规划的地方分权-1919-2000年法国城市规划体系发展演变综述》,《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5期。
    [6]在行政单位“区”(arrondissement)出现之前,“街区”(quartier)一直是法国城市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每个街区配有邮局和警察分局各一个,由街区委员会(conseil du quartier)来组织地方生活(类似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每个街区往往承载着几代居民的集体记忆。一个街区中的居民多会形成固定的社会和文化关系。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政府对城市中旧街区的改造极大破坏了居民生活中的集体记忆,因此遭到大规模抵制。详见杨辰:《街区概念的理论建构与空间实践-1840以来的法国城市社区研究》,《城市问题》2012年第3期。
    [8][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4期。
    [9]“六枝原则”具体内容为:“1.村民是文化的真正拥有者,他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释和认同他们的文化。2.文化的含义和价值只有与人发生联系并依据自己的知识得以界定和解释,文化的内涵必须得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文化是一种共同的和民主的构造,必须以民主的方式加以管理。4.当旅游业与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后者必须给予优先权。原件的文物是不应该出售的,但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的高质量的纪念品生产应该得到鼓励。5.长期的和历史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在长远上损害文化的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得以避免。6.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融入整体环境的观点,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部分。7.观众有道德上的义务以尊重的态度实施自己的行为。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因各自的文化不同和社会条件的差异而千差万别。9.社会发展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将是一个先导条件,人们生活的改善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但不能以损害文化价值为代价。”对“六枝原则”的详细论述,参见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2-218页。
    [10]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3-214页。
    [11]同[10],第217-218页。
    [12]黄映玲主编《布朗族发展论坛》,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13]有关“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的详细论述,详见黄映玲:《西双版纳发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1-252页。
    [14]梁小燕、麦西:《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十周年成果与经验》,《桂林博物馆文集》第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15]吴伟镔、章涣然:《生态博物馆居民参与的现状和对策浅析--以广西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为例》,《守望家园: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建设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
    [16]蓝晓飞、黄碧茜、欧思雪、程琬媚:《广西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的现状与保护发展策略》,《市场论坛》2014年第11期。
    [17]胡朝相:《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中国博物馆》2000年第2期。
    [18]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