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之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of Art
  • 作者:方李莉
  • 英文作者:FAN Lili;
  • 关键词:中国艺术人类学 ; 本土理论 ; 艺术民族志 ; 艺术人类学分期
  • 英文关键词:Chinese anthropology of art;;native theory;;ethnography of art;;stages of anthropology of art
  • 中文刊名:SXZX
  • 英文刊名:Thinking
  • 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1-15
  • 出版单位:思想战线
  • 年:2018
  • 期:v.44;No.265
  • 语种:中文;
  • 页:SXZX201801004
  • 页数:13
  • CN:01
  • ISSN:53-1002/C
  • 分类号:14-26
摘要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学术准备、学术起步、稳健发展3个时期。在后两个时期中,可总结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艺术人类学、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人类学、国际交流中的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建设中的艺术人类学等5个方面的特点。对中国艺术人类学20年的发展之路概括。任何新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新的社会实践,中国30年来的巨大变化,为中国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许多研究资源,尤其是艺术人类学。因为作为它研究对象的艺术,在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具有先锋性,其所具有的创造性精神,往往是冲破旧藩篱的一种力量。为此,艺术人类学学者们所收集的丰富田野材料和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正在促使本土理论进一步完善,并汇集为一股推动中国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of ar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academic preparation period,early academic development period and solid development period.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periods feature people-oriented anthropology of art,anthropology of art in fieldwork,anthropology of art in social development,anthropology of art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nthropology of art in construction of native theories.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thropology of art in the past 20 years indicates that any new theory comes from new social practice. The great chang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30 years have provided rich research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of academic theories in China,especially theories in Chinese anthropology of art. As a research object,art is often a pioneer in social practice and its creative spirit is often a force to break through the old barriers. Similarly,the rich fieldwork materials collected by anthropologists of art and their extensive social practice are promoting an improvement in local theories and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to stimulate academic innovation in China.
引文
(1)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20页。
    (2)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8页。
    (3)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8页。
    (1)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2)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3)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1页。
    (4)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
    (5)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
    (6)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1页。
    (1)方李莉:《论非西方式文艺复兴与生态社会的来临》,《群言》2017年第2期。
    (2)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1页。
    (3)张士闪:《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载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十年精选读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待出版。
    (4)张士闪:《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载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十年精选读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待出版。
    (1)《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章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网站,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
    (2)参见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1)参见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2)方李莉:《小程村民间艺术考察记》,载方李莉《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3)方李莉:《陈炉镇民间陶瓷考察》,载方李莉《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4)方李莉:《安塞的剪纸与农民画考察》,载方李莉《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5)胡晶莹:《陕北民间舞蹈考察报告》,载方李莉《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6)杨阳:《敲打声中的虔诚之心---西藏藏族民间金属工匠采访报告》,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7)刘文峰:《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8)曹娅丽:《藏族仪式剧〈公保多吉听法〉的流传与演变的调查报告》,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9)何玉人:《渭南剧种剧团生存状态成因调查报告》,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0)王宁宇:《我所触摸到的陕西传统乡俗刺绣》,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11)杨萍:《凤翔泥塑当代变迁的考察与研究》,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学苑出版社,2010年。
    (12)董波:《仪式、剧场与社群---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呼图克沁’仪式展演考察报告》,载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3)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总报告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4)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研究为起点》,《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15)方李莉:《有关“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研究》2016年第4期。
    (16)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17)张振涛:《吹破平静---晋北鼓乐的传统与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18)张振涛:《影戏箭杆王:皮影戏表演大师齐永衡口述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1)高星:《中国乡土手工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安丽哲:《符号·性别·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黄静华:《乡民的艺术人生---以艺人为中心的民间艺术考察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6年。
    (4)罗彬:《一个土家“端公”和他的傩仪面具》,载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5)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薛艺兵:《冀中乡村乐社的音乐祭礼》,载周星《中国艺术人类学读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年。
    (7)薛艺兵:《神圣的娱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魏美仙:《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18页。
    (10)[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4页。
    (11)George E.Marcus and Michael M.J.Fischer,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p.24.
    (12)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
    (13)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
    (14)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第164页。
    (15)方李莉:《论“非遗”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为例》,《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
    (1)Victor Turner,“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in E.Turner ed.,On the Edge of Bush,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5,pp.177~204.
    (2)[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刘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3)Edward Sapir,“Culture,Genuine and Spurious”,in Select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p.308~331.
    (1)Abu-Lu ghod,Lila,“Can There Be a Feminist Ethnography?”,Women and Performance:A Journal of Feminist Theory,no.5,1990,pp.7~27.
    (2)方李莉:《城市艺术区研究所带来的人类学挑战》,《民族艺术》2016年第2期。
    (3)[美]乔治·E.马尔库斯,[美]弗雷德·R.迈尔斯:《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阿嘎佐诗等译,王建民审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此为笔者与罗伯特·莱顿教授交谈材料。
    (1)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11页。
    (2)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形而下者为之器》,清乾隆六十年重刊本。
    (1)王永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1)方李莉:《城市艺术区研究所带来的人类学挑战---798艺术区探讨所带来的思考》,《民族艺术》2016年第2期。
    (2)方李莉:《城市艺术区研究所带来的人类学挑战---798艺术区探讨所带来的思考》,《民族艺术》2016年第2期。
    (3)汝信,陆学艺等:《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4)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