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与西方间一大显象之研究新法:中国艺术家学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1914—1955年)(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众多中国艺术家赴法留学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基于对法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分析,由于中国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可以将这一现象称作"巴黎高美的中国浪潮"。1914年至1955年间,注册在预备班(les galeries)和油画、雕塑画室(les ateliers)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30位。同时,这一现象在中国艺术家留法,甚至留学西方的浪潮中最具重要性和独特性,它基本反映了当时中国艺术家在法国的情况,或更宏观地讲,在整个西方社会的情况。由此,在中国现代艺术场的演化进程中,这一浪潮透过"文化转移"的进程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社会、技法及艺术层面,这归功于中法两国于20世纪初的特殊关系(即"两个共和国之间的对话")。然而,由于各个艺术流派的领军者求学于不同画室的老师,巴黎高美同时也成了中国现代艺术不同流派间的竞争之地。其中,徐悲鸿(1895—1953)最为重要,因为他有独特且明确的社会及艺术策略,这与他在巴黎高美接受的学院艺术训练及经历相符。他的历程,即通过完全掌握学院绘画、艺术解剖和历史题材绘画,在中国的西画和水墨等众多艺术领域中开创出前所未有的独创艺术。此外,经过20世纪10、20年代后,自30年代起,巴黎高美中国浪潮孕育了徐悲鸿在中法教育及艺术领域的中心地位。这一依附于学院教育和法国学院艺术的巴黎高美的中国浪潮,成为阐释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性的重要元素。
        
引文
1.菲利普·杰奎琳先生(M.Philippe Cinquini)是法国夏尔·戴高乐-里尔第三大学(Charles-deGaulle-Lille 3)艺术史博士。本文内容为其研究成果,取自由其导师彭昌明女士(Mme.ChangMing PENG)指导撰写并于2017年3月30日完成答辩的论文?Les artistes chinois en France et 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àl’époque de la Première République de Chine(1912-1949):pratiques et enjeux de la formation artistique académique?。
    2."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由文化部与中国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于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1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NAMOC)展出。
    3.何红舟(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他的画作《桥上的风景》绘现了建于1928年、通常被称为“国美”的这座学府的三名艺术先驱;林风眠(1900-1991)、吴大羽(1903-1988)以及林文铮(1903-1989)站立在巴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上。
    4.《白色梦幻》,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季鹏、邬烈炎与他们的学生们共同创作。作品被述为壁画创作,尺幅高2.44米,长7.32米。
    5.“通变涵远,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十个样本”一展于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1月15日举办。其中展出作品的艺术家有:贺天健(1891-1977)、朱屺瞻(1892-1996)、林风眠(1900-1986)、关良(1900-1986)、滑田友(1901-1986)、周碧初(1903-1995)、陆俨少(1909-1993)、谢稚柳(1910-1997)、吴冠中(1919-2010)、程十发(1921-2007)等。
    6.曾去柯罗蒙画室学艺的两个日本画家:山下新太郎(Yamashita Shintaro,1881-1966)于1905年8月25日以柯罗蒙画室1139号注册入学,藤岛武二(Fujishima Takeji,1867-1943)于1906年1月27日以1146号注册入学(画室准入注册名录编号AJ52 248)。
    7.在这一重要人物以及远远近近的事件背景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中,并由其在中国的产出实效,就有了关于介入的概念。CAFA(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它和巴黎高美是同类机构)的艺术史学家、教授殷双喜(1954年生)就坚持认为,艺术家及其作品在中国所处地位,从根本征上说是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说到底,有这样一种还是根深蒂固,即认为艺术基于着一种指向其所在社会的关系,其中所关联人物的教育训练(学院的)和社会介入(社会的)是关注核心所在,且作品映照更多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它直接同西方基于自由市场原则的那套路数相对立--市场中成长起来、极具主见的创作者往往会觉得,学院式的那种艺术指导即便不算荒蠢,也很让人疑窦丛生。然而我们相信,自由主义思想的框架并无任何普遍性的价值,用以观察中国现代艺术场的状况更是尤其不合时宜。相比外在的论断,我们可能还是更偏袒一种居于内的“观念方式”。
    8.吉赛尔·萨皮罗(Gisèle Sapiro):《作家们的战争1940-1953》,Artheme Fayard书店出版,巴黎,1999年。
    9.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刘海粟与贝纳尔:一张照片的历史叙述》,《诗书画》,2014第11期,第50-66页。
    10.柯律格(Craig Clunas):《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家在法国(1924-1925)》,收录于《亚洲艺术》,第44卷,1989年,第100-106页;拉尔夫·克瓦歇(Ralf Croizier):《后印象派在大战爆发前的上海:决澜社(Storm Society)和现代主义在共和体制中国的命运》;收录于姜苦乐(John Clark)编撰的《亚洲艺术中的现代性》,Canberra出版社,1993年,第135-154页。
    11.四个绘画类画室中每个只容纳三十多名学生;雕塑的学生数量更少。加上预备班的学生,巴黎高美在绘画和雕塑方面总共只接收几百名学生;建筑类则有上千名学生,但他们大多分散在学院外设立的画室中。
    12.于2014年5月8日至8月3日在北京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2015年8月14日至10月19日展于河南博物院,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4月19日展于上海中华艺术宫。策展人为徐庆平、埃马努埃尔·施瓦茨、菲利普·杰奎琳;并有同名展览图录,上海,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