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松在北京地区的嫁接繁育效果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n the Grafting of Pinus densiflora var. zhangwuensis in Beijing Area
  • 作者:鄢鹏 ; 朱媛君 ; 张博 ; 李国雷 ; 孟鹏 ; 段树生 ; 杨晓晖 ; 吴梦瑶
  • 英文作者:YAN Peng;ZHU Yuanjun;ZHANG Bo;
  • 关键词:彰武松 ; Pinus ; densiflora ; var.zhangwuensis ; 樟子松 ; Pinus ; sylvestris ; var.mongolica ; 嫁接 ; 接穗 ; 成活率
  • 中文刊名:LYKT
  • 英文刊名: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1-19 10:07
  • 出版单位:林业科技通讯
  • 年:2019
  • 期:No.559
  • 基金:中央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京[2016]TG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7ZA006)
  • 语种:中文;
  • 页:LYKT201907021
  • 页数:3
  • CN:07
  • ISSN:10-1258/S
  • 分类号:68-70
摘要
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砧木,从嫁接时间、接穗的切面长度及来源等方面对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嫁接技术进行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时间方面,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嫁接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切面长度(L)方面, 6.0≤L<8.0 cm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来源方面,外地接穗和本地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考虑到运营成本的问题,选择本地接穗更为合适。研究结果可为彰武松在北京地区的繁育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引文
[1] 张树杰,黎承湘,袁晓颖.赤松一新变种[J].植物研究,1995(3):338-341.
    [2] 雷泽勇.彰武松主要特性及起源的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2.
    [3] 雷泽勇,孟鹏,周凤艳.彰武松主要特性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4):267-271.
    [4] 雷泽勇,周凤艳,王曼,等.彰武松起源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69-175.
    [5] 黎承湘,张学利,刘淑玲,等.彰武松生长及适应性初步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8-129.
    [6] 孟鹏.不同生长阶段沙地彰武松与樟子松抗逆生理特性比较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7] 刘淑玲.彰武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防护林科技,2003(3):51-65.
    [8] 刘惠平,刘旭东,王世升,等.4个晚熟苹果品种在北京昌平地区的引种表现[J].落叶果树,2014,46(2):26-27.
    [9] 王彬俨,程金花,张洪江,等.北京市昌平区农地土壤大孔隙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81-86.
    [10] 王彬俨,程金花,张洪江,等.北京昌平区农地土壤优先流影响硝态氮运移的试验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4):36-41.
    [11] 王曼,孟鹏,刘建华,等.提高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8(5):28-29.
    [12] 杨梅,于萌姝,赵仙仙.彰武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7):139.
    [13] 叶晓梅.彰武松嫁接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2(6):100-101.
    [14] 雷泽勇,邢兆凯,郑景明,等.运用RAPD分析彰武松的起源[C]//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南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