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影视拼贴——以中国近十年的热播影视作品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易飘 ; 代禄明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 拼贴 ; 影视
  • 中文刊名:SHIT
  • 英文刊名:Radio & TV Journal
  • 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视听
  • 年:2019
  • 期:No.147
  • 语种:中文;
  • 页:SHIT201907004
  • 页数:2
  • CN:07
  • ISSN:45-1342/G2
  • 分类号:12-13
摘要
21世纪是后现代主义的时代,21世纪是影视拼贴的时代。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拼贴是主体死亡后的平面拼凑与距离丧失的无效复制。本文主要运用詹姆逊的拼贴理论对中国近十年影视领域的拼贴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其具有的历史感消退后的无深度、主体消失的零散化、距离感丧失的复制化的特点,以促进当前影视文化的发展。
        
引文
(1)张艳芬.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9.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76-378.
    (3)(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99,401.
    (5)宋娜.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拼贴---20世纪末以来大陆的怀旧电影风格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30,32.
    (6)又名“拟像”、“仿像”,由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提出,是后现代社会大量机械复制的形象,是人造的脱离实在的真实,没有任何所指的符号。
    (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