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目的与方法——对“红学”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Value of Literary Classics and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 on the Future of Redology
  • 作者:王平
  • 英文作者:Wang ping;
  • 关键词:红学 ; 价值 ; 目的 ; 方法
  • 中文刊名:HLMX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机构: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红楼梦学刊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HLMX201903004
  • 页数:18
  • CN:03
  • ISSN:11-1676/I
  • 分类号:69-86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红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红学"领域的种种乱象和不足。为了使"红学"继续向纵深发展,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应当解决:《红楼梦》的价值、《红楼梦》的研究目的及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方法。《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对人性的剖析极为深刻,所蕴含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极为厚重。因此"红学"的当务之急便是充分挖掘其作为"文学本体"所蕴涵的多重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发现、利用其所具有的其他各种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红学"既要运用考证等传统的研究方法,更需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借鉴吸收各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红学"才能健康发展,不断有新的令人信服的成果出现。
        
引文
①⑧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9、419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③(17) 曹雪芹著,冯其庸重校评批《红楼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88页。
    ④ 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见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7页。
    ⑤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一粟《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44页。
    ⑥ 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 8、15页。
    ⑦ [德]库恩《〈红楼梦〉译后记》,《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 2辑。
    ⑨ 周汝昌《什么是红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⑩ 应必诚《也谈什么是红学》,《文艺报》1984年第3期。
    (11) 许宝骙《抉微索隐,共话红楼》,《团结报》1981年5月2日。
    (12) 霍国玲、霍纪平、霍力君《红楼解梦》,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增订版。
    (13)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4)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第6版《自序》,见《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146页。
    (15) 胡适《跋〈红楼梦考证〉》,见《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第137—139页。
    (16) 袁世硕《研究作家与解析作品——就〈红楼梦〉“自传说”问题谈》,《文史哲》199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