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份消解情况下的社会治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康之
  • 关键词:流动性 ; 身份 ; 角色 ; 民主政治 ; 社会治理
  • 中文刊名:HZSW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出版日期:2019-03-28
  • 出版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年:2019
  • 期:No.118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16JJD720015)”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ZSW201902001
  • 页数:8
  • CN:02
  • ISSN:33-1243/D
  • 分类号:2+6-12
摘要
我们正处在一个流动性迅速增强的社会历史阶段,流动性的增强,把人类社会领进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状态中。而基于工业社会稳固性建立起来的一切社会设置,都受到了流动性的冲击,正在丧失其合理性。这对社会治理也同样构成了挑战。工业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人的公民身份的基础上,流动性首先表现出消解人的公民身份的要求,这显然对建立在公民身份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法治等整个社会治理构成了致命的冲击,以至于我们必须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寻求社会治理重构的基础。这就把我们引向了对人的角色扮演的关注,即以角色去置换身份作为社会治理建构的基础。身份隐含着排斥性,而角色却隐含着亲和性。当社会治理建构的基础从身份转移到角色上来,也就意味着真正的合作治理建立了起来。
        
引文
[1][德]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何兆武、何冰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3][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法]克罗齐耶,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李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美]艾丽斯·M.杨.包容与民主[M].彭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