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伍新兵体能训练损伤特征调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vestigation to the Injury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the Recruits in China
  • 作者:康丰麒
  • 英文作者:KANG Fengqi;Shanxi University;
  • 关键词:新兵 ; 体能训练 ; 损伤 ; 预防
  • 中文刊名:TYKJ
  • 英文刊名: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体育科技
  • 年:2019
  • 期:v.40;No.172
  • 基金:2018国家社科基金“基于动作模式优化设计的炮兵战斗体能训练科学化研究”,编号:18BTY117
  • 语种:中文;
  • 页:TYKJ201901011
  • 页数:4
  • CN:01
  • ISSN:45-1171/G8
  • 分类号:32-35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实地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某部队入伍参训新兵体能训练损伤特征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训新兵体能训练伤发生率为90.83%;训练伤类型主要有关节韧带伤、肌肉拉伤、骨膜炎、软组织挫伤等;训练伤发生部位有肩关节、大腿、小腿、膝、踝关节、足部等;训练伤集中发生在2-3、5-6、9-10周三个时间段;致伤项目主要为3km跑,100m跑、投弹、战术训练等。致伤原因为:练习动作不规范、过度训练或带伤训练、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环境条件差、心理状态不佳等。建议:在体能训练中应该有专门的准备活动、因地制宜选择场地、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训练后要有专门的放松恢复手段、尽量使用鞋底厚、弹性好的训练鞋、选用相对较柔软的训练服、强化训练自我保护意识与心理预防措施、规范训练科目技术,尽可能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引文
[1]黄昌林,张莉,薛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应用研究及其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4):286-287.
    [2]李海,沈宁江.军事训练伤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04,15(4):102-103.
    [3]李文静,孙磊.某特种兵大队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935-937.
    [4]王向前,陈扬.5km越野跑运动系统损伤调查分析[J].军事进修学院学报,2010,29(2):112-114.
    [5]蒋正杰,张晓辉,黄光亮.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0):1046-1048.
    [6]王丽娜,安保全,新兵体能训练运动强度的确定和调控[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2009,28(1):89-91.
    [7]张海忠,邓运龙.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178-181.
    [8]杨玉忠,刘明.军事训练中运动性损伤发生一般规律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81-83.
    [9]周丽春,阿依努尔.新兵训练伤的预防与防护[J].西南军医,2008,10(3):138-139.
    [10]王向前,黄为根.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3):39-41.
    [11]滕腾.驻福州陆军军事训练伤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3).
    [12]郑佳鹏,鲁卫华.某部新兵军事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6):427-428.
    [13]刘涛,吴昊.武警某院校学员军事训练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2,53(8):696-697.
    [14]李忠,李铁刚.军事体能训练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06(2):25-26.
    [15]贺朝阳,郭朝廷,王大刚.军校新生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J].军事体育学报,2014,33(3):103-105.
    [16]谢喜强,杨少峰.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1-3.
    [17]刘鑫.某军区2011年新兵训练期间伤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1,05:10-11.
    [18]姚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