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放在文学史的中心——钱理群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utting “Man” at the Center of Literary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 of QIAN Liqun's Research on Literary History
  • 作者:季剑青
  • 英文作者:JI Jianqing;
  • 关键词:钱理群 ; 文学史理论 ; “人”
  • 中文刊名:HYWX
  • 英文刊名: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汉语言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v.10;No.37
  • 语种:中文;
  • 页:HYWX201901005
  • 页数:8
  • CN:01
  • ISSN:41-1414/I
  • 分类号:37-44
摘要
数十年来,钱理群先生在文学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上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钱理群先生的文学史研究,从"典型现象"方法入手,努力把握历史中具体的"人"的生命流程,把作为文学活动实践者与参与者的"人"的命运置于文学史的中心,破除了单向度的线性历史叙事对"人"的规约与宰制,在打开新的文学史理论空间的同时,显现了文学史研究本身所可能具有的道德力量。
        
引文
(1)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2)钱理群:《后记》,《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3)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136-137页。
    (4)钱理群:《有缺憾的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5)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第29页。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1-3页。
    (1)旷新年:《犹豫不决的文学史》,《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2)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7页。
    (3)钱理群:《作为历史科学的文学史---王瑶先生文学史理论、方法描述》,《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4)钱理群:《典型现象与单位观念---关于鲁迅研究的思考》,《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5)钱理群:《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6)钱理群:《初版后记》,《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428页。
    (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第206-207页。
    (2)钱理群:《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3页。
    (3)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总序第3页。
    (4)钱理群:《再版后记》,《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第431页。
    (5)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总序第4-5页。
    (6)钱理群:《初版后记》,《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25页。
    (7)钱理群:《我这十年研究》,《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页。
    (8)吴晓东:《探索文学史的叙述学》,《文学的诗性之灯》,上海:上海书店,2010年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1)钱理群:《我怎样想与写这本书---代后记》,《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1页。
    (2)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6、64、99、159、207页。
    (3)钱理群:《我怎样想与写这本书---代后记》,《1948:天地玄黄》,第263页。
    (4)钱理群:《“设身处地”与“正视后果”》,《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樊骏参与构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5)钱理群:《樊骏参与构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第89页。
    (1)钱理群:《我这十年研究》,《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2)钱理群:《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3)钱理群:《初版后记》,《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页。
    (4)钱理群:《目标与选择---我的现代文学研究大纲》,《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5)钱理群:《樊骏参与构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页。
    (6)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第165页。
    (1)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2)钱理群:《多学科的综合眼光》,《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176页。
    (3)钱理群:《“分离”与“回归”---彩色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部分)的写作构想》,《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200页。
    (4)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第185页。
    (5)钱理群:《有缺憾的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6)钱理群:《史料的“独立准备”与其他》,《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1)钱理群:《构建“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我看丸山升先生的学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0页。
    (2)王汎森:《人的消失?!---兼论20世纪史学中“非个人性历史力量”》,《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钱理群:《我这十年研究》,《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152页。
    (4)吴晓东语,见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第178页。
    (5)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第145-156页。
    (1)张英进:《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2)钱理群:《我的文学史研究》,《一路走来---钱理群自述》,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