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自我”的历史诞生——刘索拉小说《你别无选择》发表的周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夏天
  • 中文刊名:WYZM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文艺争鸣
  • 年:2019
  • 期:No.295
  • 语种:中文;
  • 页:WYZM201902005
  • 页数:9
  • CN:02
  • ISSN:22-1031/I
  • 分类号:19-27
摘要
<正>1985年刊发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你别无选择》,被时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的王蒙称为"横空出世"的作品,小说的刊发也标志着"新时期"文学中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自我"的出场。当时诸多新潮批评家(如李劼、吴亮)也多着力于此,试图通过自身对"现代"知识的理解与想象,赋予作品以"现代主义"的意义,将之建构为八十年代文学真正"走向世界"的开端。但是刘索拉这一个"自我"的诞生,并不仅仅是批
        
引文
(1)杨晓帆:《所谓“现代”,“自我”何从》,《长城》2010年第7期。
    (2)冯雷:《难以告别的革命情结:重评刘索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8期。
    (3)本文中“现代自我”是一个建构中的概念,强调这一“自我”与历史政治语境,知识构成乃至人的感性经验(如听觉)间的互动。
    (4)金燕、高贺杰:《我用即兴的琵琶抗衡自由的摇滚》,《艺术评论》2005年第8期。
    (5)刘景范、李建彤夫妇的生平与著述可见刘米拉与刘都都编的《刘景范纪念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刘尚淳:《魂牵净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刘米拉、刘都都、刘索拉:《怀念母亲李建彤》,《河南文史资料》2006年第2期。
    (6)金燕、高贺杰:《我用即兴的琵琶抗衡自由的摇滚》,《艺术评论》2005年第8期。刘索拉的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甚至给刘索拉请京剧的家庭教师,来帮助她学习音乐。
    (7)母亲李建彤于1963年到1966年,受小说《刘志丹》的影响一直在家。同时刘景范1965年从高级党校学习回家后,也没有安排工作,赋闲在家。此时刘索拉在读小学--“这个小丫头生性聪颖活泼,整天又唱又跳的,像小鸟依人一般,围在他们膝下乱转,给他们的艰难岁月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因此倍得二老的宠爱。”引自《魂牵净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刘索拉去江西干校所受照顾相关情况可见刘索拉的《老阿姨》一文,见《丑小鸭》1983年第2期;同时据《魂牵净土》一书的记载,1968年刘索拉父母被隔离时,刘景范以前的秘书林真平一家对没有主人的刘索拉家提供了照顾。刘索拉从江西回北京的时候,也曾短暂寄宿在李建彤的三妹李玉馥家。
    (9)关于刘索拉的哥哥和姐姐,可以参考《怀念母亲李建彤》;刘索拉:《爸爸椅》,《醉态》,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也见刘尚淳:《魂牵净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刘索拉:《爸爸椅》,《醉态》,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11)在《外面真冷》中,刘索拉也说自己“怀旧”。而据朱伟回忆,虽然刘索拉不讳言自己在写《你别无选择》的时候正阅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她最喜欢的书是《长袜子皮皮》这本童话。见朱伟《作家笔记及其他》。刘索拉给《青春祭》写的主题曲的歌词也是由“童话诗人”顾城所作。她能够挑选顾城的歌词也与自己对“童话”的依恋有关。
    (12)查建英:《刘索拉和〈女贞汤〉》,《中华读书报》2003年第26期。这一判断得到了刘索拉的认同,在与姚霏的访谈中,刘索拉重述了查建英的判断,她有时也会将这一怀旧的对象定为七十年代的生活。
    (13)刘索拉、老木:《刘索拉:听音由命》,王次炤(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77级》,2007年版,第46页。
    (14)小说中很多情节与刘索拉的个人经历高度重合,如小说中主人公黄哈哈出身的家庭背景、“文革”经验以及在海外漂泊等,都是基于自于她的真实经历。小说虽然具有自传色彩,但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刘索拉的自传。比如小说中的父亲在“文革”中自杀,而刘索拉的父亲度过了文革。因此不能用小说中细节来证成刘索拉的经历,但小说中所描述“文革”的遭遇“文革”的心情与状态,应该是当时刘索拉所具备的。
    (15)“文革”爆发时,刘索拉因为家庭出身无法参与到红卫兵组织之中。她也曾想去外地串联,被母亲李建彤在火车站拦下。
    (16)关于这段经历,刘索拉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劳动经历亦是她日后重新发现民族音乐的契机之一,见《行走的刘索拉》中《音乐不仅是声音》《即兴音乐与个人意识》二文;而在《魂牵净土》中则记载了更多的刘索拉在“共大”的生活与委屈。
    (17)当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发表后,一种批评意见即认为她是一个“多余人”,见何新《当代文学中的荒诞感与多余者》,《读书》1986年第7期。但刘索拉自称多余人时并没有贬义。
    (18)刘索拉:《爸爸椅》,《醉态》,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19)这些经历见《魂牵净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说脏话在很多人对刘索拉的印象中都有所提及,比如查建英的《〈女贞汤〉序》、朱伟《刘索拉小记》等。刘索拉在“文革”期间说脏话见《魂牵净土》183-184;193-194;223。
    (21)赵玫:《别迷失了你自己》,《以血书者》,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22)黄平:《〈今天〉的起源:北岛与20世纪60年代地下青年思想》,《文艺争鸣》2017年第2期。
    (23)赵玫:《别迷失了你自己--我所见到的刘索拉》,《文学自由谈》1985年第1期。
    (24)《最后一只蜘蛛》1986年发表在《北京文学》上,但是根据朱伟的回忆,在1984年他就看到了这篇小说。可以推断小说的写作时间至少不晚于《你别无选择》,见《作家笔记及其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25)(37)(44)(54)(55)(57)刘索拉:《外面真冷》,《醉态》,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第50页,第52页,第51页,第51页,第51页。
    (26)刘索拉:《瞬间》,《丑小鸭》1982年第10期。当时刘索拉的朋友圈中也有“无名画派”的成员。
    (27)王健:《不能不正视的情绪》,《丑小鸭》1982年第10期。作者王建就是知青作家晓剑,在回忆文章中说刘索拉只愿意把《你别无选择》当作自己的处女作,见晓剑:《清真总有动人时》,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14页。
    (28)在《七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续编》中的各作者,都特别提到了1971年林彪事件对他们的影响。比如黄子平《七十年代的日常语言学》、鲁双芹《琥珀中的年月》、唐晓峰《难忘的1971年》等。
    (29)程光炜:《读〈动物凶猛〉》一文,《文艺争鸣》2014年第4期。
    (30)刘索拉:《以自己为邻--读严力》,《鸭绿江(上半月版)》2015第5期。
    (31)刘索拉:《外面真冷》,《醉态》,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同时《Let it be》的歌词也成为《蓝天绿海》中的关键。
    (32)鲁双芹与哥哥鲁燕生是当时重要的铁道部宿舍沙龙的组织者,她后来成了张寥寥的妻子。
    (33)鲁双芹:《琥珀中的年月》,《七十年代续集》,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34)刘索拉:《付》,《寥寥诗画》,现代出版社,2015年版,第219-222页。
    (35)见《七十年代续集》,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刘索拉:《外面真冷》,《醉态》,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36)郭洵澈:《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音乐系统》,《二十一世纪》1999年第2期。
    (38)郭小东:《知青一代及知青文学的历史起源》,《上海文化》2009年第1期。
    (39)王天惠:《可惜了那本外国民歌200首》,杨智云(编)《知青档案(1962-1979)》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213页。金宇澄:《那是一个好地方》,《寻找溪水的源头》,文汇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117页。鲁双芹:《琥珀中的年月》,《七十年代续集》,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王天惠是成都知青,而金宇澄在东北插队,鲁双芹则留在北京。可见全国各地的知青都曾阅读歌唱过外国民歌。
    (40)鲁双芹:《琥珀中的年月》,《七十年代续集》,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页。《Yesterday》是披头士流传最广,被翻唱最多的歌曲之一。
    (41)赵越胜:《骊歌清酒忆旧时》,《七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3页。
    (42)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43)刘索拉在多篇访谈中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时,都会提到披头士。可见其对刘索拉的重要性。
    (45)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译文有所改动。
    (46)刘俊光:《这个刘索拉》,《艺术世界》1986年第2期。
    (47)《新周刊》出品:《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74页。
    (48)李宗陶:《刘索拉: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思想中国》,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页。同时刘索拉的好朋友郭文景也是他笔下孟野的人物原型。
    (49)刘红庆:《耀世孤火赵宋光中华音乐思想立美之旅》,齐鲁书社,2011年版,第99页。
    (50)李宗陶:《刘索拉: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思想中国》,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页。
    (51)刘索拉:《外面真冷》,《醉态》,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52)紫茵:《“四大才子”之“前世今生”--兼及中国现代音乐的三次论战》,《博艺》第1辑,北京艺术研究所编,2011年10月。
    (53)刘索拉、金燕:《音乐--宿命:别无选择》,《你别无选择》,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56)“我搞不了那种大型的交响乐和室内乐,但我喜欢流行歌曲,我希望把流行歌曲写得更漂亮一些,更讲究一些。”见解玺章:《刘索拉说:我别无选择》,《中国青年》1985年第10期。
    (58)赵玫:《别迷失了你自己--我所见到的刘索拉》,《文学自由谈》1985年第1期。
    (59)刘索拉、王童:《用音乐思考小说的刘索拉》,《小说界》2001年第3期。
    (60)(61)黄燎原:《先驱刘索拉》,《打一巴掌揉三揉黄燎原专栏文集》,同心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第137页。
    (62)刘索拉:《张暖忻的〈青春祭〉及其他》,《当代》2001年第6期。
    (63)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64)(65)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0-271页,第271页。
    (66)刘索拉:《每人都有一个脑袋》,《中国青年》1988年第4期。
    (67)蔡翔、罗岗、倪文尖,《八十年代文学的神话与现实》,《21世纪经济导报》2009年2月16日。
    (68)王晓明:《疲惫的心灵》,《上海文学》1988年第5期。
    (69)刘索拉对父母历史的讨论见《爸爸椅》(同上)以及《刘索拉:来自中国的歌星》,《中国的演变风云人物访谈录》,开放杂志社,1994年,第164-175页。讨论音乐部分见《行走的刘索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