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身刑替代死刑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ystem of Life Sentence Replacing Death Penalty in Japan
  • 作者:鲁冰婉
  • 英文作者:Lu Bingwan;
  • 关键词:终身 ; 死刑废除 ; 无期刑 ; 替代死刑
  • 英文关键词:life sentence;;death penalty;;life imprisonment
  • 中文刊名:ZYYF
  • 英文刊名: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Jurisprudence
  • 机构:吉林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30
  • 出版单位:中国应用法学
  • 年:2019
  • 期:No.15
  • 语种:中文;
  • 页:ZYYF201903008
  • 页数:18
  • CN:03
  • ISSN:10-1459/D
  • 分类号:109-126
摘要
日本终身刑导入指的是以死刑废除为前提,设置不可假释的无期刑作为最高刑代替死刑以推动死刑废除。目前日本死刑与执行10年可假释的终身刑之间存在"鸿沟"致使无期刑呈现终身刑化趋势,一方面为了改进这一刑罚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在死刑废止的背景下,终身刑替代死刑成为最高刑也成为死刑废止的重要课题。《创立重无期刑及设立死刑制度调查会等相关法律案》及《创立重无期刑、判处死刑判决特例等法律案·概要》两部法案确定了终身刑的定义、适用条件及法条修正,虽然最终未正式通过国会支持,但日本终身刑的理论前提探究与司法实际仍为我国提供了一定域外经验。
        The introduction of life penalty in Japan refers to the abolition of death penalty as the premise while the imposition of non-parole life penalty as the highest penalty instead of death penalty to promote the abolition of death penalty. At present,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death penalty in Japan and the life sentence that can be paroled for ten years, which leads to the trend of life sentence in Japan. On the one h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balance of the penalty,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e replacement of life penalty for the death penal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rough Establishment of Heavy Life Penalty and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on Estab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Cases of Heavy Life Penalty and Death Penalty, the definition, applicable conditions and amendment of articles of law of life penalty have been established, however, it was not formally supported by Congress.The theoretical premise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life imprisonment in Japan still provide some extraterritorial experi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ife sentence in China.
引文
[1]《日本刑法典》第28条:被判处惩役或监的人,如果有悔改表现,在有期徒刑经过1/3,无期刑的执行经过10年后可以根据行政机关的决定准许假释。
    [2]“重无期刑”为不可假释的终身刑,2003年,超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推进废除死刑议员联盟”所提出的《创立重无期刑及设立死刑制度调查会等相关法律案》中第一次提出该概念,2008年批准《创立重无期刑、判处死刑裁判特例等法律案·概要》中再次提出。
    [3]《量刑制度思--超党派会的刑法等部分修正法律案》,日本辩护士联合会网,https://www.nichibenren.or.jp/library/ja/opinion/report/data/081118.pdf,2019年4月20日访问。
    [4]7月6日7人,7月26日6人被处以绞刑。这13人都是奥姆真理教的原信徒,参与实施1995年发生的地铁沙林毒气等一连串的案件,在2006年至2011年的审判中,判决处以死刑。
    [5]表1执行人数、执行前死亡人数与判决确定人总数数据来源于《检察统计年报》、《矫正统计年报》,法务省网,http://www.moj.go.jp/housei/toukei/toukei_ichiran_kensatsu.html,http://www.moj.go.jp/housei/toukei/toukei_ichiran_kousei.html,2019年4月20日访问。表1确定人数数据来源于《司法统计年报》,裁判所网,http://www.courts.go.jp/app/sihotokei_jp/search,2019年4月20日访问。
    [6][日]菊田幸一:《终身刑导入与死刑制度的方向》,载《世界》2014年第3号。
    [7]参照《大言海》,日文中“无期”“无期限”一词有“期限不确定”的意思,也有“无限期持续”的意思。一般来说,无限期谨慎、无限期活动中止等词语表示期限不确定,但在无期惩役、无限期在留卡等词语中表示持续的状态。
    [8]参照法务省资料《无期刑以及假释制度概要》,法务省网,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57317.pdf,2019年4月22日访问。
    [9]《日本刑法典》第12条:惩役,分为有期惩役与无期惩役,有期惩役为1个月以上20年以下。《日本刑法典》第13条:监,分为有期监与无期监,有期监为1个月以上20年以下。
    [10]法定刑中规定无期监的犯罪,仅为内乱罪及爆炸物取缔罚则第1条及第2条。昭和22年(1947年)后没有人被判处无期监。内乱罪仅在战前有2起诉讼案例,目前没有该罪的判决案例。另外,目前没有违反爆炸物取缔罚则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例。可以说日本的无期刑实质上为无期惩役。
    [11]《犯罪者及非行少年社会内处遇相关规则》,通称为《社会内处遇规则》。
    [12]前引[8]。
    [13]《更生保护法》第34条第1项,第35条第1项规定。
    [14]前引[8]。
    [15][日]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国际视角的终身刑--作为死刑替代刑的终身刑相关问题》,成文堂2003年版,第8页。
    [16]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63页。
    [17]数据来源于法务省《无期刑的执行状况及无期刑服刑者的假释运用状况》,法务省网,http://www.moj.go.jp/content/001274998.pdf,2019年4月25日访问。
    [18]前引[17]。
    [19]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8页。
    [20][日]三原宪三:《死刑存废论的系谱(第6版)》,成文堂2008年版,第95页。
    [21][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第3版)》,创文社1988年版。
    [22][日]菊田幸一:《死刑废止的思》(改订版),岩波第306号,第61页。
    [23][日]《死刑制度问题的相关提议》,https://www.nichibenren.or.jp/library/ja/opinion/report/data/2002_45.pdf,2019年4月10日访问。
    [24][日]平场安治:《以废除死刑为目标》,佐伯千仞等编《废除死刑提议》,日本评论社1994年版,第226页。
    [25][日]石桥恕笃:《否定人的尊严,超出刑罚目的的残酷刑罚》,佐伯千仞等编《废除死刑提议》日本评论社1994年版,第187页。
    [26][日]芦部信喜编:《宪法Ⅲ人权各论》,有斐阁2000年版,第113页。
    [27]参见《死刑制度问题的相关倡议》(2002年11月22日日本律师联合会)。
    [28][日]团藤重光:《死刑废止论(第6版)》,有斐阁2004年版,第95页。
    [29][日]加藤久雄:《论死刑的替代刑》,载《现代刑事法》第25号。
    [30][日]岩井宜子:《刑事政策(第7版)》,尚学社2018年版。
    [31][日]植松正:《再订刑法概论Ⅰ总论》,劲草书房1966年版,第27页
    [32][日]渥美东洋:《我国死刑制度的思》,载《法律广场》第43号。
    [33][日]安平政吉:《改订刑法总论》,严松堂书店1948年版,第96页。
    [34]由最高裁判所法官11人组成的大法庭于1948年(昭和23年)3月12日判决“宪法的主旨与死刑制度的存在没有矛盾,死刑制度是合宪的”,并驳回上诉。参照最(大)判昭和23年3月12日刑集2卷3号第191页。
    [35][日]长谷部恭男:《宪法》,新世社2014年版,第76页。
    [36]前引[33],安平政吉书,第49页。
    [37]前引[31],植松正书,第50页。
    [38][日]小野清一郎:《新订刑法讲义总论》(增补版),有斐阁1950年版,第76页。
    [39][日]本江威熹:《死刑的形式政策意义》,载《刑法杂志》第35卷1号。
    [40][日]菊田幸一:《面向死刑废除--代替刑的提倡》,明石书店2005年版,第265页。
    [41]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52页。
    [42]前引[6],菊田幸一文。
    [43]前引[40],菊田幸一书,第308页。
    [44]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52页。
    [45]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218页。
    [46][日]长谷川永:《论终身刑--以矫正实务家的立场》,载《犯罪与非刑》第140号。
    [47]Life Imprisonment,copyright by UN,implemented for WWW b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t Viennna University,Vienna 1995.
    [48]前引[6],菊田幸一文。
    [49][日]坂本敏夫《耕论》,载《朝日新闻》2008年6月8日。
    [50]前引[46],长谷川永文。
    [51]前引[46],长谷川永文。
    [52][日]河上和雄:《死刑制度,存续抑或废除,被害者的遗憾赔偿》,《每日新闻朝刊》2003年6月23日。
    [53]前引[6],菊田幸一文。
    [54]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1页。
    [55]桑山亚也:《时隔50年重新提出死刑废止法案》(2003),京都辩护士会网,http://www.kyotoben.or.jp/siritai/iinkai/newsl.html,2019年4月20日访问。
    [56]前引[40],菊田幸一书,第61页。
    [57]参照《创立重无期刑及设立死刑制度调查会等相关法律案》,JCA-NET,http://www.jca.apc.org/stop-shikei/data/shikkouteishi.html,2019年4月20日访问。
    [58]前引[57]。
    [59]前引[57]。
    [60]法务大臣阁议后记者会见概要(2008年5月9日),法务省网,http://www.moj.go.jp/kaiken/point/sp080509-01.html,2019年4月20日访问。
    [61]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59页。
    [62]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26页。
    [63]所谓独居监,为日本独有的刑事处遇措施,即一个人从早到晚在单人房中度过。并且持续工作8小时以上,不允许和他人交谈接触。
    [64]前引[15],龙谷大学矫正·保护研究中心编书,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