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生产性保护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丹 ; 李源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精准扶贫 ; 生产性保护
  • 中文刊名:LLSC
  • 英文刊名:Liaoning Tussah Silk
  • 机构:大连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辽宁丝绸
  • 年:2019
  • 期:No.168
  • 基金:大连艺术学院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YFY2018038
  • 语种:中文;
  • 页:LLSC201902022
  • 页数:2
  • CN:02
  • ISSN:21-1276/TS
  • 分类号:51-52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包含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民歌、民间故事等,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有效载体。非遗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中国独立提出的生产性保护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尤其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后,更符合当前农旅发展、以旅促农的发展要求。
        
引文
[1]于富业.辽宁省满族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渤海大学学报,2012(03)
    [2]刘阳.生产性保护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式”保护进行时[J].人民日报,2013-7-4(17)
    [3]王焯.满族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满族研究,2009(04)
    [4]杨济合.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农村精准扶贫融合[J].现代交际,2017(23)
    [5]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EB/OL].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