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空军文学管窥——以《中国的空军》为窗口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ir Force Literatur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Viewing from the Journal of China's Air Force
  • 作者:赵伟
  • 英文作者:ZHAO Wei;Institute of Literature,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空军文学 ; 《中国的空军》 ; 报告 ; 日军飞行员
  • 英文关键词:Air Force literature;;China's Air Force;;report;;Japanese military pilot
  • 中文刊名:PCZ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江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4;No.170
  •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反侵略战争小说研究”(17AZW015)
  • 语种:中文;
  • 页:PCZD201901011
  • 页数:6
  • CN:01
  • ISSN:32-1790/C
  • 分类号:72-77
摘要
抗战时期,《中国的空军》大力提倡"空军文学",为此创作、刊载了大量的纪实性报告。这些作品数量众多、文笔生动,内容也较为全面,描绘了中国空军战斗、生活等种种场面,对日本空军战争罪行及其飞行员言行、心理也有较多表现。报告之外,小说、诗歌、戏剧等在刊物均占一席之地,这也为陶雄等"空军文学"骨干的成长提供了平台。建设"空军文学",《中国的空军》有成绩亦存在不足。首先,各文体发展有欠均衡,小说尤其长篇小说数量较少。其次,不少"战历报告"新闻性有余而文学性不足,且其篇幅一般较短,难以产生"史诗级"作品。《中国的空军》所代表的"空军文学"虽有局限,但在战时仍具积极意义,成为抗战文学不可分割的支流。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journal of China's Air Force vigorously advocated "Air Force Literature",and created and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ary reports with vivid writing and comprehensive content,depicting various scenes of battle and life of Chinese Air Force.At the same time,it also exposed Japanese Air Force's war crimes and pilots' words and deeds.In addition to the reports,there were novels,poems,and dramas,which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the growth of Tao Xiong and other key representatives of "Air Force Literature".However,China's Air Force also had some deficien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ir Force Literature".First of all,the stylistic forms were not balanced,especially in fewer novels.Secondly,many "battle reports" were more informative but less dramatic,and generally short in length,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produce "epic" works.Although the " Air Force Literature" represented by China's Air Force had its limitations,it still had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wartime and regarded as an inseparable branch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引文
[1]丁布夫.本刊一周年[J].中国的空军,1939(20):4-5.
    [2]丁布夫.怎样写空战报道[J].新闻记者,1938(5):15-16.
    [3]蒋百里.抗战一年之前因与后果[N].大公报(汉口),1938-09-25-02.
    [4]丁布夫.与蒋百里先生谈空军[J].中国的空军,1938(16):2-3.
    [5]黄震遐.忆我壮士阎海文[J].中国的空军,1938(8):2-3.
    [6]丁布夫.陈怀民“肉弹”击敌记[J].中国的空军,1938(10):8-9.
    [7]朱力扬.中国空军抗战记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10.
    [8]编者.美惠子的悲哀[J].中国的空军,1938(10):10-11.
    [9]杜秉正.空军文学创造一年[J].中国的空军,1939(20):6-8.
    [10]培.“空军的文学”与“文学的空军”[J].文艺先锋,1944(1/2):6.
    [11]黄震遐.川原中尉战毙记[J].中国的空军,1938(9):22-25.
    [12]星德.战书往还[J].中国的空军,1938(9):26-27.
    [13]陶雄.囚虏之音[J].中国的空军,1938(7):25-28.
    [14]中言.俘虏准原三[J].中国的空军,1938(9):14-15.
    [15]孤鹜.曹娥上空之战[J].中国的空军,1939(21):14.
    [16]编者.皇军的丑态:击落敌机师身上的“灵符”[J].中国的空军,1938(11):30.
    [17]丰子恺.漫画附诗[J].中国的空军,1938(14):27.
    [18]陶雄.抗战四年来的空军文学[J].文艺月刊,1941(7):46-50.
    [19]丁布夫.我们这一年[J].中国的空军,1940(29/30):2-3.
    (1)据丁布夫,“1938年1月,我在汉口读到一个敌空军航空员《小小轰炸南京》那篇登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某杂志上的文字,他说他击落我们的飞机,和开摄影机一样的容易。”有关日军诋毁中国空军之言行参见丁布夫:《本刊一周年》,《中国的空军》第二十期,1939年2月1日。
    (1)丁布夫:《本刊一周年》,《中国的空军》第二十期,1939年2月1日。该刊创办者多与空军存在渊源:蒋坚忍历任中央航空学校政治训练处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教育长、副校长、代理校长(参见高晓星、时平:《民国空军的航迹》,海潮出版社,1992年,第135-139页。);黄震遐“曾追随蒋介石的远房侄子蒋坚忍赴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编辑《空军》期刊,既有刊物为证,也有同时代人的回忆。”参见姜飞:《黄震遐的生年及其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1期。另据周云鹏《辑佚、考证与民族主义文艺研究》,黄震遐“1934年退伍进入杭州笕桥航空中央学校,深受蒋坚忍器重,从此和《空军》结下渊源,发表了《日耳曼赤色之武士》的军事历史小说和《关于弱国空军作战》等军事评论。”(《湘潭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丁布夫则在文中自述:“我很了解中国空军训练的情形,作战的能力,不特如此,即每一个空军勇士的战斗精神,我都有深刻的认识。”此三人既熟悉空军业务又具文字功底,这样的组合或也决定了该刊文质结合的风格。
    (2)蒋百里:《抗战一年之前因与后果》,《大公报》(汉口版),1938年9月25日。此文乃《大公报》“星期论文”,文末标明写作时间为1938年9月14 日。由于蒋氏之声名,此文一出,“‘空军文学’这个崭新的名字,遂被社会上一般人士所注意,更被正为创造空军文学而努力者群所重视”。(杜秉正:《空军文学创造一年》,《中国的空军》第二十期,1939年2月1日。)“空军文学”另一重要作家陶雄亦有类似说法:蒋文刊登后,“这四个陌生的字才被一些有心人作为口号功利的提了出来。”(陶雄:《抗战四年来的空军文学》,《文艺月刊》第十一卷第7期,1941年7月7日)以此推测,蒋文中“空军文学”的提法或为首创。不过,之前虽无其名,但空军题材之作已出现,仅《中国的空军》即有不少篇章。
    (3)丁布夫:《与蒋百里先生谈空军》,《中国的空军》第十六期,1938年11月15日。
    (4)据“编者与读者”:“《中国的空军》的诞生,仅有一百来天,现在正出版到第十期。由于社会各方面人士的爱护,使我们在短短三个月中,销数由八千突增至二万五,在武汉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中国的空军在》。我们还应告诉爱护的读者,《中国的空军》的发行网,是绝不限于在武汉一隅之地,远至旧金山,南洋群岛,古巴南美洲等处,都有它活跃的姿态存在。”《中国的空军》第十期,1938年5月10日。考虑到战时环境,刊物有如此销量,受众已不算少。
    (1)昭和天皇诞辰纪念日。
    (2)对于美惠子的反应,刊物曾作如下想象:噩耗传来后,“在高桥二等航空兵曹的家中,美惠子夫人却正开着萧邦的《丧礼进行曲》,垂头不语”。参见黄震遐:《歼灭佐世保第十二航空队》,《中国的空军》第十期,1938年5月10日。
    (1)1938年初,日军“曾在西安上空投下一物,那是一个皮制的圆筒,中藏战书一封,其文如此:‘告敬爱的中国空军战斗员:勇敢之中国空军战斗员,其奋斗精神,吾人深表满腔之敬意。吾人欢迎中国空军战斗员来我机场上空决一胜负!日军战斗队加藤大尉’中国空军××队在接到这封敌人的战书后,十分兴奋,大家摩拳擦掌,准备予敌人以痛击,于是即以英雄的豪侠口气答复敌人说:‘敬复日本空军战斗员:前日接到贵队之战书,欲与本军决一胜负,本队深表欢迎。吾人已准备领教,请于×日在××上空决战可也。中国空军第××队敬上’不久之后,××上空便发生了一幕激烈的空战,我空军奋其英勇,半小时内击落敌机六架,其余敌机仓皇逃逸而去。”详见星德:《战书往还》,《中国的空军》第九期,1938年4月21日。
    (2)此人被俘,参见姚中言:《“皇军”俘虏群像》,《中国的空军》第六期,1938年3月21日。
    (3)时人评价此文:“以生动的字句写出加藤大尉穷酸末路的泪语。这些都足以增强我空军杀敌的雄心。”杜秉正:《空军文学创造一年》,《中国的空军》第二十期,1939年2月1日。
    (1)杜秉正认为,《囚虏之音》“以纯熟的文笔,迫使空军俘虏受了我们的优待,感激到竟在冈本口中说出底下的字句:我把中国尊称为我的父亲,我说,我尊敬中国犹如尊敬我的父亲一般。”这类看似夸张的情节设置目的在于暴露敌人丑态。杜秉正:《空军文学创造一年》,《中国的空军》第二十期,1939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