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我的追寻——谈自传与自画像中的真实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ursuit of true self-On the View of Truth in Autobiography and Self-portrait
  • 作者:邹广胜 ; 刘云飞
  • 英文作者:Zou Guangsheng;Liu Yunfei;
  • 关键词:自传 ; 自画像 ; 真实 ; 自我
  • 中文刊名:SHKJ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tist
  • 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8-02-05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家
  • 年:2018
  • 期:No.250
  • 语种:中文;
  • 页:SHKJ201802024
  • 页数:6
  • CN:02
  • ISSN:45-1008/C
  • 分类号:137-142
摘要
自传与自画像都反映了艺术家对于真实自我的完美建构,有三种因素在建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依照自我意识对身份进行定位;二、始终指向一个终极目的,为审美、道德或宗教理想的实现而努力;三、在实际创作时无法离开自己逐渐成型的整体艺术风格。以上三者在具体作品中体现出一种聚合形态,并为一种更为开放的自传或自画像阐释方法提供了参考。
        
引文
[1](德)莱辛,朱光潜.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2-83.
    [2]PASCAL BONAFOUX.Portraits of the Artists:The Self-Portrait in Painting[M].New York:Rizzoli,1985.104.
    [3](英)詹姆斯·霍尔.王燕飞.自画像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98;167;203.
    [4](英)弗莱,沈语冰.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122;124.
    [5]杨正润.众生自画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封底;26;71.
    [6](法)蒙田,梁宗岱.蒙田随笔[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236-237.
    [7](德)歌德,刘思慕.诗与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0-18.
    [8](德)卡西尔,甘阳.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82.
    [9](英)路德维希·戈德沙伊德,王晓龙.500自画像[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7.
    [10](德)汉斯·贝尔廷,史竞舟.脸的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83.
    [11]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2.
    [12](英)卡罗琳·冯·艾克,李本正.视觉的探讨[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47.
    [13]FRANCOISE CACHIN.The Art of Paul Gauguin[M].Washington: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88.15.
    [14](德)威尔赫姆·韦措尔特,朱艳辉.丢勒和他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1.
    [15](德)威廉·狄尔泰,艾彦.历史中的意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27.
    [16](法)阿兰·罗伯-格里耶,杜莉,杨令飞.重现的镜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8;12;104-105.
    [17]张唯嘉.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89.
    [18]王晓侠.从新小说到新自传[J].国外文学,2010(1).
    [19]迟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31;292;295;532.
    [20](俄)别尔嘉耶夫,雷永生.自我认识——思想自传[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99.
    (1)这里借用的是W.J.T.米切尔的术语Significant Other,意指每一种艺术都依靠与他者的对立来描写自身。详见W.J.T.Mitchell,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47.
    (1)参见普桑1650年《自画像》,布面油画,私人收藏;委拉斯奎兹1656年《宫娥》,布面油画,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1)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当叙述者所说与作家的观念(也就是隐含作家的旨意)一致的时候,我称他为可靠的叙述者,如果不一致,则称之为不可靠的叙述者。”赵毅衡、申丹、王长才等国内学者对格里耶的“不可靠叙述者”都做过详细的分析,赵毅衡认为“不可靠叙述者”是打破“隐含作者”整体化压力的手段,而申丹从“修辞手法”和“认知手法”两方面分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的“不可靠叙述者”,而王长才认为格里耶的后期小说对“不可靠叙述者”理论构成了挑战,“作用似乎是要彻底确立文本的不确定性,使读者始终在相互排斥的多种选择之间摇摆,阻止我们将它缩减为‘故事’,而使我们一直停留在‘话语’的层面。”详见韦恩·布斯著,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67页;王长才:《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的叙述者之谜与不可靠叙述》,《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