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意识”的香港电影批评的正式起步——论《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的电影批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fficial Beginning of Hong Kong Film Criticism with “Hong Kong Consciousness”: on the Film Critics in the Film Page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Weekly
  • 作者:吴迎君
  • 英文作者:Wu Yingjun;
  • 关键词:香港意识 ; 中国认同 ; 香港电影批评 ; 中国学生周报 ; 电影圈
  • 中文刊名:DDDY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inema
  • 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6-01
  • 出版单位:当代电影
  • 年:2017
  • 期:No.25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5XZW008)的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DDY201706027
  • 页数:5
  • CN:06
  • ISSN:11-1447/G2
  • 分类号:137-141
摘要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学生周报》电影版凝聚着新一代的怀着身份焦虑的香港电影批评者,在逃避"冷战"的香港现实焦虑的氛围中,开创并巩固"香港意识"的香港电影批评,倾力于电影本体觉醒意识下的电影语言观念的引介和训练,成为整个中国电影批评的"美学路向"先行者,并从超越国族主义路向最终走向中国身份的认同和探索,正式开辟同时具备电影本体自觉意识、中国身份自觉意识、香港本土自觉意识的本土性香港电影批评道路。
        
引文
(1)1924年,香港《华字日报》的“影戏号”专栏出版;1926年,香港第一本电影杂志《银光》创刊。
    (2)此后改用黄继持关于“中原意识”的“香港文学”评价,原话:香港文学“不一定与香港本土的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却可视作整体中国文学其中一个特殊而带地方色彩的部分。”见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本地与南来文人作品选(上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10页。
    (3)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增订本)》,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5年版,第72页。
    (4)郑政恒《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六十年代的青年人影评》,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12年版,第264页。
    (5)木星《23拾遗》,见张伟雄《我和电影的二三事》,香港: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页。
    (6)梁浓刚《香港六十年代的〈电影笔记〉》,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93页。
    (7)罗卡《高呼作者》,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17页。
    (8)蒲锋《中国见识和电影感》,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56页。
    (9)罗卡坦言香港“六十年代这一撮影评人的特色……重外洋而轻本土;这个偏颇到六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渐有所纠正。……固然,这是囿于年少气盛,另方面是对娱乐类型片的认识不足,对中国电影的传统所知甚少,因此无法以更广阔的眼光探寻它的发展方向”。见罗卡《年年算账》,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8页。
    (10)张伟雄《中国身份的探索》,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53页。
    (11)这些香港电影批评者“秉持一种共同的‘迷影人’(cinephile)立场,‘写影评……因为喜欢电影’,……共识首先不是基于逻辑、立场上的一致,而是源自感情上的共通,这一共通点即:对电影的热爱,由此自证其共同的‘迷影人(影痴)’身份--‘影评人必需喜爱电影,’‘影评人始终不能失落的,是对电影的热情;’……这样一种民间和个人立场的迷影电影批评观念,正可警醒学院派电影批评的机械僵冷。”见吴迎君《香港电影批评的问题考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78页。
    (12)罗卡《高呼作者》,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16页。
    (13)罗卡表示:“当时《学周》作者之中,大部分人生活都不好,只有三两人生活较中产。我是中下层,住板间房,柴米油盐,挤巴士。”见乔奕思《由〈60风尚〉说起--罗卡访谈》,HKinema 2012年第11期,第4页。
    (14)罗卡《罗卡回首话电影》,《博益月刊》1988年第10期,第132页。
    (15)蒲锋指出,“我们用今天‘事后孔明’的位置看这些六十年代的影评,会留意到当中有些论断显然失效甚至错误。……影评人不单止没有可以看清未来的水晶球,在六十年代,即使对过去的中国和香港电影,接触的机会肯定不如今天优越。……没有了对过去的认识,便很难从电影传统观照眼前的现象”。见蒲锋《中国见识和电影感》,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55页。
    (16)罗卡《前言·感言》,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页。
    (17)罗卡表示,“我的看法仍然是:影评是议论文,是创作的一种,贵乎个人的艺术识见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有艺术品味,言之成理、有说服力,至于文章的理论根据、学术分析不是必需的。因为写得熟练、写出了个人的喜好品味和原则自然形成某种批评的观点、态度甚或理论。所以,电影批评总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引文选自罗卡先生给笔者的回信)
    (18)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5页。
    (19)陆离原名陆庆珍,另有笔名小离、绿离,1961年任《中国学生周报》英文版编辑,1967-1973年身兼数版编辑,是“电影圈”后期主力。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5页。
    (20)陆离《轮唱--意见的分歧初讨》发表于1966年5月13日《中国学生周报》第721期,并于1971年10月1日第1002期重刊,重刊时新增陆离的文前“按语”。
    (21)陆离《轮唱--意见的分歧初讨》,《中国学生周报》1971年10月1日。
    (22)(23)郑政恒《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六十年代的青年人影评》,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65页。
    (24)(25)(35)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2页。
    (26)黄淑娴《香港文学书目》,香港:青文书屋1996年版,第117页。
    (27)(28)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6页。
    (29)吴昊《我和电影》,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89页。
    (30)罗卡《某种观点》,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94页。
    (31)舒明《回顾感言》,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95页。
    (32)沈西城《香港名作家韵事》,香港:奔马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33)罗卡《且说专栏长短》,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77页。
    (34)西西《电影与我》,《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1月17日。
    (36)(41)黄仁《台湾影评六十年--台湾影评史话》,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37)此处所指电影批评,不包括电影访谈。另,罗卡等“从头批阅六十年代《学周》电影版的文稿,从中整理出大脉络”,编著“十年回顾展”。见罗卡《前言·感言》,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2页。书中总结出的电影版文章类别有:一览、十大(名片)、理艺、专栏、名家经典、国粤片、影评、访谈、争鸣。
    (38)乔奕思《纯真年代,也如痴如狂》,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55页。
    (39)梁浓刚《香港六十年代的〈电影笔记〉》,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93页。
    (40)乔奕思《纯真年代,也如痴如狂》,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54-55页。
    (42)(43)罗卡《登高望远方》,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页。
    (44)同(38)。
    (45)同(12),第117页。
    (46)(47)张伟雄《中国身份的探索》,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53页。
    (48)(50)参见罗卡《罗卡回首话电影》,《博益月刊》1988年第10期,第132页。
    (49)火光《电影的文艺复兴》,《中国学生周报》1963年1月18日。
    (51)乔奕思《超前的现代,奢侈的自由》,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93页。
    (52)祖冲《新潮的新貌》,《中国学生周报》1962年6月29日。
    (53)辛年《新潮电影的起落》,《中国学生周报》1962年4月20日。
    (54)《新潮的新貌》的署名“祖冲”系罗卡的笔名之一,可参见罗卡编《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5页。罗卡原名刘耀权,出生于1941年,崇基学院数学系毕业,可参见罗卡《电影之旅》(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87年版)书中的作者简介。
    (55)陆离《新电影巴黎·纽约·香港》,《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12月24日。
    (56)(58)华仁、李成简《电影艺术观》,《中国学生周报》1966年4月29日。
    (57)《我们的方向--给关怀本版的读者们》,《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1月15日。
    (59)于归《表意文字--论艺术、电影的抽象方法》,《中国学生周报》1962年7月13日。
    (60)震鸣《小说和电影中的蒙太奇--一个小小的比较》,《中国学生周报》1966年1月7日。
    (61)(62)(63)(64)(65)(66)(67)于归《论电影的绘画性》,《中国学生周报》1962年12月21日。
    (68)于归《论电影的绘画性》,《中国学生周报》1962年12月21日。
    (69)于归表示,“事实上,用任何方法表现艺术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学。”见于归《论电影的文学性》,《中国学生周报》1963年1月18日。
    (70)于还素《电影的形式重于电影的内容》,《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2月14日。
    (71)(81)(83)(84)(97)(98)同(38),第54页。
    (72)李韦韦《电影音乐种种,》《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3月27日。
    (73)同(38)。
    (74)(75)(76)伦士《电影文法:A》,《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8月27日。
    (77)(80)伦士《电影文法:C》,《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9月10日。
    (78)(79)伦士《电影文法:B》,《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9月3日。
    (82)伦士《电影作品电影艺术电影》,《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4月3日。
    (85)陆离《续谈电影的中译名》,《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10月9日。
    (86)(87)陆离《电影的中译名》,《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10月2日。
    (88)(89)(90)(91)(92)文长《电影中的打斗》,《中国学生周报》1964年12月4日。
    (93)石琪原名黄志强,还“在《学周》用上志强、冷宜、甘第、汪汪等笔名”。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302页。
    (94)(95)石琪《所谓电影感》,《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7月9日。
    (96)石琪《电影的兴味》,《中国学生周报》1965年8月13日。
    (99)同(48),第133页。
    (100)罗卡《众声、回响、分歧》,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263页。
    (101)同(48),第135页。
    (102)同(48),第134页。
    (103)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104)罗卡、法兰宾《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页。
    (105)刘嵚《“作者论”辩》,见罗卡《六〇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第118页。
    (106)此中详情有待另文专述。
    (107)(109)(110)林年同《帕索里尼和记号电影学》,《中国学生周报》1969年7月18日。
    (108)此处的“记号电影学”和“电影记号学”,即电影符号学。
    (111)简氏《我们对电影的错觉》,《中国学生周报》1963年8月30日。
    (112)(113)同(100),第262页。
    (114)(115)(116)金炳兴《意向的谬误》,《中国学生周报》1967年4月14日。
    (117)(118)(119)梁浓刚《批评的标准》,《中国学生周报》1969年10月24日。
    (120)(121)(122)四眼陈《香港青年“影评家”的成因》,《中国学生周报》1970年2月6日。
    (123)同(100),第264页。
    (124)(125)吴昊《我们走向哪里?》,《中国学生周报》197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