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诠释“计划生育”的内涵——实现“家庭自主生育”转型并避免误读“鼓励生育”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interpreting the "Family Planning" Fertility Policy——Promoting "Reproductive Freedom" and Avoiding Misinterpreting "Birth Promotion"
  • 作者:胡湛 ; 彭希哲
  • 英文作者:Hu Zhan;Peng Xizhe;
  • 关键词:生育政策 ; 自主生育 ; 鼓励生育 ; 家庭政策 ; 人口老龄化 ; 善养
  • 英文关键词:fertility policy;;reproductive freedom;;family policy;;population aging
  • 中文刊名:TSZM
  • 英文刊名: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探索与争鸣
  • 年:2019
  • 期:No.351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整体性治理:应对老龄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重构研究”(714907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老龄社会的家庭承载力模型及其政策仿真”(71874031)
  • 语种:中文;
  • 页:TSZM201901009
  • 页数:9
  • CN:01
  • ISSN:31-1208/C
  • 分类号:95-101+145-146
摘要
当前关于我国生育政策进一步改革的讨论及争议层出不穷。立足于当前人口态势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新诠释,基于目前的全面二孩政策,"有计划的按政策生育"应尽快转型为"有计划的家庭自主生育"。后计划生育时代的人口战略不应将"计划生育"狭义化,"计划生育"不等同于"只生一个好"或"只生两个好",更不等同于"限制生育"和"控制生育",它依然是"有计划的",即倡导夫妇根据个体条件、家庭状况以及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判断而自主地决定其生育计划,从强调公民义务转变为尊重公民权利。不仅如此,在加快实现自主生育的同时亦要避免错误解读"鼓励生育",以免生育政策重新陷于工具理性和干预主义。应将生育友好型政策纳入家庭政策及相关社会政策的功能体系,且不能为了"多生"而偏废"善养"。
        There are lots of discussions and disputes about further reform of China's fertility policy recently.It argues that the "family planning" fertility policy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a new way.Based on the current two-child policy,the fertility policy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 birth restrictions " to " reproductive freedom " as soon as possible.The new population strategy should not interpret "family planning" in narrow sense,the term "family planning" is not the same as "only have a child" or "only have two children",and also do not mean "birth limitation" or "birth control".It is still a "planned" strategy,which means the couples can determine their own birth plan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conditions,the family situations,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Not only that,while acceler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reproductive freedom",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hould also avoid misinterpreting "birth promotion".The "birth promo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functional system of family policy and the relevant social policies,meanwhile the policies need to emphasize the parenting responsibility of families.
引文
(1)梁建章、黄文政:《年轻人口断崖式萎缩,城市“抢人大战”该走向何方》,财新网,2018年4月6日。
    (2)吴斌、黄匡时:《中国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南方都市报》2018年1月28日。
    (3)吴斌、黄匡时:《中国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1)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Database,http://esa.un.org/unpp,2015.11.5.
    (2)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6年12月30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新华网,2015年12月31日。
    (4)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1)任远:《新计划生育:后人口转变时期计生制度的转型》,《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4期。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7年10月27日。
    (2)刘志彪、张晔:《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新华日报》2018年8月14日。
    (3)该文中对“生育基金制度”的具体描述为:“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1)彭希哲、胡湛:《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1)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王丰、李中清:《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人口研究》编辑部:《百年回眸: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再评价》,《人口研究》1998年第1期。
    (3)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震副教授和沈可副教授对本文有重要贡献,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