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与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助力还是阻力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璐 ; 陈祖英 ; 汪金祥
  • 关键词:实体企业 ; 产融结合 ; 未来主业业绩 ; “挤出”效应
  • 中文刊名:CKYK
  • 英文刊名: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 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9 13:47
  • 出版单位:财会月刊
  • 年:2019
  • 期:No.858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部市场冲击与企业债务脆弱性研究”(项目编号:17CGL015)
  • 语种:中文;
  • 页:CKYK201914008
  • 页数:10
  • CN:14
  • ISSN:42-1290/F
  • 分类号:67-76
摘要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实体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对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产融结合损害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业绩;企业进行产融结合主要出于投机套利动机而非缓解融资约束动机。进一步检验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削弱产融结合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负面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实体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体主业投资,并通过"挤出"企业实体主业投资这一部分中介效应为渠道阻碍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发展。该研究为产融结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对于政府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实施产融结合和以融促产政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引文
[1]操建华.产融结合是否应相互参股[J].金融研究,1998(9):47.
    [2]郑文平,苟文均.中国产融结合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0(3):47~51.
    [3]徐波,白永秀,邹东涛.产融结合实现的条件及收益分析[J].经济管理,2002(12):77~80.
    [4]王超恩,张瑞君,谢露.产融结合、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5):71~81.
    [5]黎文靖,李茫茫.“实体+金融”:融资约束、政策迎合还是市场竞争?——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7(8):100~116.
    [6]马红,王元月.金融环境、产融结合与我国企业成长[J].财经科学,2017(1):59~71.
    [7]李维安,马超.“实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模式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控股金融机构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11):109~126.
    [8]盛安琪,汪顺,盛明泉.产融结合与实体企业竞争力——来自制造业样本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1):15~26.
    [9]吴汉利,白俊.金融公司股权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融资效应与治理效应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2):55~68.
    [10]万良勇,廖明情,胡璟.产融结合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2):64~72.
    [11]张庆亮,孙景同.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企业绩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7):96~102.
    [12]宋军,陆旸.非货币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率的U形关系——来自我国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证据[J].金融研究,2015(6):111~127.
    [13]郭牧炫,廖慧.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动机与效果研究——以上市民营企业为例[J].经济评论,2013(2):85~92.
    [14]杜勇,张欢,陈建英.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113~131.
    [15] Myers S. C.,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i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2):187~221.
    [16]朱松,陈关亭,杜雯翠.持股金融机构、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储备[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4(3):1~62.
    [17]靳庆鲁,侯青川,李刚,谢亚茜.放松卖空管制、公司投资决策与期权价值[J].经济研究,2015(10):76~88.
    [18] Putnam R.,Robert D..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3(13):35~42.
    [19] Petersen M.,Rajan R.. The benefit of credit mark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Finance,1994(1):3~37.
    [20] Tobin J.. 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etrica,1965(4):671~684.
    [21]王红建,李茫茫,汤泰劼.实体企业跨行业套利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6(11):73~89.
    [22]蔺元.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效果分析——基于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视角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5):153~160.
    [23]李旭超.产融结合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7(11):54~60.
    [24]吴春雷,张新民.产融结合对经营性资产增值的影响:是助力还是阻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3~64.
    [25] Duchin R.,Gilbert T.,Harford J.,Hrdlicka C.. Precautionary savings with risky assets:When cash is not cash[J].Journal of Finance,2017(2):793~852.
    [26]胡聪慧,燕翔,郑建明.有限注意、上市公司金融投资与股票回报率[J].会计研究,2015(10):82~88.
    [27]陈栋,陈运森.银行股权关联、货币政策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管理[J].金融研究,2012(12):122~136.
    [28]刘星,蒋水全.银行股权关联、银行业竞争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J].中国管理科学,2015(12):1~10.
    [29]王红建,曹瑜强,杨庆,杨筝.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1):155~166.
    [30]王小鲁,樊纲,马光荣.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7年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229.
    [31]王小鲁,樊纲,余静文.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209.
    [32]罗来军,蒋承,王亚章.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4):74~88.
    [33] Baron R. M.,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1986(6):1173~1182.
    [34]张成思,张步昙.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研究,2016(12):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