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写实主义理论的开放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penness of Chinese realism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作者:李勇
  • 英文作者:LI Yong;Soochow University;
  • 关键词:五四时期 ; 写实主义 ; 韦勒克 ; 现实主义
  • 英文关键词:period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Chinese realism;;Rene Wellek;;realism
  • 中文刊名:YNX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苏州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3-18
  • 出版单位: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18;No.101
  • 语种:中文;
  • 页:YNXS201902010
  • 页数:10
  • CN:02
  • ISSN:53-1176/C
  • 分类号:74-83
摘要
尽管韦勒克说现实主义的理论是极为拙劣的美学,但是针对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以及文学史出现过的其他流派,我们应该以历史主义的标准来评价,而不是用后来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来评价其价值。五四时期的写实主义理论是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形成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它的开放形态,它打破了旧文学模式的封闭樊篱,使文学可以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它直接参与社会变革而不是在审美王国中自我陶醉;它应合社会思潮、参与思想论争,使文学产生震撼人心的社会效应,而不是在形式技巧的游戏中自生自灭。因此,从历史的视角看,五四时期的写实主义并不像韦勒克所说的那么拙劣,而是具有推动历史变革的力量的。
        Rene Wellek once said that realism is a sort of extremely inferior aesthetics. Even so,we should evaluate realism,Chinese realism and other schools in literary history by the criterion of historicism,rather than by the aesthetic taste that has developed later. Chinese realism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formed in an open context,with the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 viewpoints constituting its openness. It broke the enclosed boundaries of the old literary modes,enabling literature to face the reality directly; it participated in social changes straightway instead of being self-intoxicated in the aesthetic kingdom; it followed the trends of thought and took part in ideological debates,leading to the shocking social effect of literature rather than running its course in the game of forms and techniques. 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ism,Chinese realism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not as inferior as what Wellek said,but was powerful enough to promote historical reforms.
引文
(1)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43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1)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6页。
    (2)胡适:《易卜生主义》,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1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88-189页。
    (1)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91页。
    (2)郁达夫的这些观点虽然是1927年提出的,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五四时期(1915-1925),但他对写实主义的讨论延续了文学研究会与创作社的争论,所以仍然将其划入五四时期。
    (3)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第91-92页。
    (4)郁达夫:《小说论》,《郁达夫文集》第五卷,第17页。
    (5)茅盾:《文学与人生》,《茅盾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71页。
    (6)胡适也是坚持肯定以科学态度描写现实的人。直到晚年仍然认为《红楼梦》不合科学精神,不能算杰作。但茅盾在五四时期的确是对科学精神与写实方法论述最全面的作家。
    (7)茅盾:《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复周志伊》,《茅盾全集》第18卷,第206页。
    (1)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1)茅盾:《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茅盾全集》第18卷,第44页。
    (2)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第51页。
    (1)与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并称相似的,是五四时期的写实主义提倡者将斯特林堡等人也看成写实主义作家。这也是从其作品对现实黑暗揭露,对社会现实的反抗这样的价值立场处理的。
    (2)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30页。
    (3)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31页。
    (4)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143页。
    (1)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30页。
    (2)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32页。
    (3)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41页。
    (1)成仿吾:《成仿吾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2)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27页。
    (3)茅盾:《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复周志伊》,《茅盾全集》第18卷,第206页。
    (4)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5)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43页。
    (1)叶绍钧:《文艺谈》,《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