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出版经济与左翼作家作品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机制——以1930年代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活动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ublishing Economy in Chinese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Living Space & Living Mechanism of Left-wing Writers and Works——Centering on Zhao Jiabi'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y in 1930s
  • 作者:谢力哲
  • 英文作者:XIE Li-zhe;School of Humaniti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Humanities & Languages,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关键词:民国出版经济 ; 左翼作家 ; 赵家璧 ; 左翼文学作品
  • 英文关键词:publishing econom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left-wing writers;;Zhao Jiabi;;left-wing literature works
  • 中文刊名:XNJ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与语言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19;No.108
  • 语种:中文;
  • 页:XNJS201806009
  • 页数:7
  • CN:06
  • ISSN:51-1586/C
  • 分类号:66-72
摘要
1930年代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商业出版运作方式及赵家璧针对左翼作家作品的编辑出版活动反映了民国出版经济与左翼作家作品紧密"接轨"的现象,并由此造就了左翼作家的生存空间,也使得左翼作品借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出版业实现了从国民党文化专制中的突围。从根本上说,正是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存在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制度矛盾"与"制度张力"提供和建构了左翼作家作品的生存机制。随着左翼政治文化潮流在读者中的普及,出版业实际上在市场竞争和商业盈利目的的驱使下起着不断冲击国民党专制之网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以"左翼取向"转变了良友公司原有出版风格的赵家璧本人,则为左翼作家作品与商业出版模式的结合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ing economy in 1930 s,taking Zhao Jiabi'sediting and publishing practice as example and taking the Liangyou Printing& Publishing company as a typical case,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living space of left-wing writers and works is made by the publishing econom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and tha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capitalism market economy helps the left-wing works "breakout " from the cultural autocracy of KMT. Moreover,the "co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and "constitutional tension"between 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he KMT-controlled areas jointly construct the living mechanism of left-wing writers and works.
引文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C]∥王瑶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5,54.
    [2]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J].文学评论,2003,(1):26.
    [3]秦弓.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5-08-03(16).
    [4]赵家璧.追怀“良友”创办人伍联德先生[C]∥上海鲁迅纪念馆.赵家璧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24,26.
    [5]杨寿清.中国出版界简史[M].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47.
    [6]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C]∥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97.
    [7]赵家璧.编辑生涯忆茅盾[C]∥上海鲁迅纪念馆.赵家璧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54,154.
    [8]赵家璧.重见丁玲话当年——《母亲》出版的前前后后[C]∥上海鲁迅纪念馆.赵家璧文集(第1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218,220.
    [9]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C]∥苏汶.文艺自由论辩集.上海:现代书局,1933:121,121.
    [10]鲁迅.“商定”文豪[C]∥《鲁迅全集》修订编委员会.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7.
    [11]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13.
    [12]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3.
    [13]储东涛.西方市场经济理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8.
    [14]赵修慧.他与书同寿·赵家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142.
    [15]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C]∥《鲁迅全集》修订编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74.
    [16]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平新乔,莫扶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372.
    [17]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4.
    [18]海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0.
    [19]中央组织部.总裁经济建设言论概要[M].南京:中央秘书处文化驿站总管理处,1941:17.
    [20]虞宝棠.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3.
    (1)1957年高教部组织编写并审定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明确申论其研究文学史的态度和方法:“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必要性。确认文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它的阶级性和社会教育意义。”作为学术生产日益被体制化的产物,它所建立起的编写模式、写作姿态和文学史观乃至内容结构几乎规范了其后三十余年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编写。参见李舜臣、吴光正《〈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的产生及其影响》一文,载《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第150-157页。
    (2)关于赵家璧在编辑风格上的“左翼取向”与其“政治局外人”“公司雇员”的角色立场和“职业编辑出版人”的身份特征之间的关系,可参见拙文《论赵家璧的角色立场与职业身份特征——以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作品的编辑出版为例》,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150-15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