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的刑法研究范式及其反思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丁玉翠
  • 关键词:风险社会 ; 风险刑法 ; 客观风险 ; 建构性风险 ; 研究范式
  • 中文刊名:DBN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黑龙江大学;
  • 出版日期:2015-08-26
  • 出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5
  • 期:v.13;No.68
  •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风险社会的刑法应对研究”(1252221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风险社会下的刑法应对研究——以刑事政策法治化为基础”(2011M500695)
  • 语种:中文;
  • 页:DBNY201504009
  • 页数:6
  • CN:04
  • ISSN:23-1518/C
  • 分类号:56-61
摘要
面对风险社会及其理论引发的刑法问题,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风险社会的刑法应对路径展开,并就此形成关于"风险刑法"的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学说间观点的对立引发了激烈的学术纷争。但是,如果站在风险既有客观面向也有社会建构成分的立场,以更具开放性、综合性的研究视角考查刑法及其理论的变迁,也许分歧就脱离了根本立场问题,很可能实现最终的对立统一。这是一种面对社会现实和尊重理论发展规律的选择。
        
引文
[1]张晶.风险刑法——以预防机能为视角的展开[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郝艳兵.风险刑法——以危险犯为中心的展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3]陈晓明.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J].法学研究,2009(6).
    [4]林宗翰.风险与功能——论风险刑法的理论基础[D].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6.
    [5]焦旭鹏.自反性现代化的刑法意义——风险刑法研究的宏观知识路径探索[J].政治与法律,2014(4).
    [6]张明楷.“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J].法商研究,2011(5).
    [7]陈兴良.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J].中外法学,2014(1).
    [8]田宏杰.“风险社会”的刑法立场[J].法商研究,2011(4).
    [9]刘艳红.“风险刑法”理论不能动摇刑法谦抑主义[J].法商研究,2011(4).
    [10]劳东燕.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J].中外法学,2014(1).
    [11]刘莲莲.风险刑法与法人独立责任[J].江西社会科学,2014(10).
    [12]刘明祥.“风险刑法”的风险及其控制[J].法商研究,2011(4).
    [13]齐文远.刑法应对社会风险之有所为与有所不为[J].法商研究,2011(4).
    [14]于志刚.风险刑法不可行[J].法商研究,2011(4).
    [15]格哈德·班塞.风险研究的缘由和目标[M].刘刚.风险规制:德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16]珍妮·斯蒂尔.风险与法律理论[M].韩永强,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17]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J].周战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18]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洪鎌德.世纪杪“先进社会”的样貌与窘态[J].哲学与文化,1998(1).
    [20]胡正光.风险社会中的正义问题[J].哲学与文化,2003(11).
    [21]卢曼.社会的法律[M].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金尚均.现代社会中刑法的机能[C]//赵秉志.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变革——国际社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3]哈泽尔·凯姆谢尔.犯罪与风险[M]//彼得·泰勒—顾柏,詹斯·O·金.社会科学中的风险研究.黄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4]奥利弗·雷普希思.通过行政法的风险调控:对革新的促进还是限制[M]//刘刚.风险规制:德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5]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6]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M]//薛晓源,周占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7]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