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更是创造性转化的动力——鲁迅“反传统”再评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ti-tradi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Re-evaluation of Lu Xun’s “Anti-tradition”
  • 作者:李玉明
  • 英文作者:Li Yuming;School of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 关键词:“五四” ; 五四新文化 ; 鲁迅 ; “反传统”
  • 英文关键词:"May Fourth";;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Lu Xun;;"Anti-tradition"
  • 中文刊名:SD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5
  • 出版单位: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3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意识的重建”(15BZW131)
  • 语种:中文;
  • 页:SDZS201902018
  • 页数:10
  • CN:02
  • ISSN:37-1100/C
  • 分类号:170-179
摘要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鲁迅的认识关乎整个五四新文化内部结构的理解。针对五四新文化评价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倾向,已有学者在警示其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同时,又从观念、方法论和学术伦理层面加以厘清。在这一过程中,分析的方法和评判的态度被作为五四新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得以推行,但是某些重要问题比如所谓鲁迅的"反传统"问题,在这类研究中并未得到解决。鲁迅的"反传统"是以"人"及其"当下"的生存发展为诉求的,其"拿来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内核是人和民族的主体性建构问题,这样就打破了古/今、中/外、新/旧、传统/现代的二分法。实质上,在"以自我的发展为根本"这一前提下,是无所谓古今中外的。
        As a participator and promoter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Lu Xun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it. Thus, the evaluation about Lu Xun is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nner structure of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Some scholars have warned of its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and clarified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 methodology and academic ethics. In this process, the analytical method and critical attitude have been carried out a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tudies o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ever, some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so-called "anti-tradition" of Lu Xun, have not been solved yet. Lu Xun's thought of "anti-tradition" is based on the appeal of "people" and peopl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t the time. The core of his "Fetchism" standpoint and method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and national subjectivity, which breaks the dichotomy of "ancient or modern", "Chinese or foreign", "new or old", "traditional or modern". In essence, under the premise of putting self-development firs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引文
① 对这种论调,王元化多有批评。参见王元化:《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炎黄春秋》1998年第5期;《五四精神和激进主义》,《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6期。
    ②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此外,王朔、葛红兵的“反鲁迅”,影响甚巨。
    (1)王元化:《对于“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2)王元化:《卢梭〈社约论〉笔谈三篇》,《九十年代反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8124页。
    (3)严家炎:《五四·文革·传统文化——当前一场学术论争之我见》,《海上论丛》2000年第3辑。
    (4)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页。
    (5)张福贵:《为“文化五四”辩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陈平原:《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陈平原:《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40页。
    (7)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第23页。
    (8)钱理群:《漫说“鲁迅五四”》,《书城》2009年第5期。
    (9)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041页。
    (10)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6卷,第338页。
    (11)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3卷,第47页。
    (12)王彬彬:《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1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7980页。
    (14)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刘文飞、刘晓旸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9 页。
    (15)鲁迅:《立此存照·三》,《鲁迅全集》第6卷,第649页。
    (16)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1卷,第552页。
    (17)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第88、6页。
    (18)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第8384页。
    (19)竹内好著,孙歌编:《近代的超克》,李冬木、 赵京华、 孙歌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51页。
    (20)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7页。
    (21)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第3卷,第12页。
    (22)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第15页。
    (23)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1页。
    (24)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1页。
    (25)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第13页。
    (26)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第523页。
    (2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
    (28)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第202页。
    (29)鲁迅:《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第32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