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学经典的确认与阐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nfi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 on the Anti-Japanese War
  • 作者:张中良
  • 英文作者:Zhang Zhongliang;
  • 关键词:抗战文学 ; 重写 ; 经典 ; 确认 ; 阐释
  • 中文刊名:SDSK
  • 英文刊名: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8-06-05
  • 出版单位:山东社会科学
  • 年:2018
  • 期:No.274
  • 语种:中文;
  • 页:SDSK201806009
  • 页数:6
  • CN:06
  • ISSN:37-1053/C
  • 分类号:71-76
摘要
抗战文学史的历史叙述未能呈现出抗战文学的巨大成就,同经典的确认及阐释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当历史主义缺位时,抗战文学历史建构的主观色彩过重,遮蔽了一些真正的经典,对一些经典的阐释也出现了错位甚至扭曲。重写抗战文学史,就要在经典的认定与阐释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精神,把14年抗战视为一个不应断裂的历史脉络,揭示经典所表现的历史复杂性,开掘其广袤的文化内涵与幽邃的心理空间;同时要以多元化的审美标准衡量抗战文学经典,对于带有战争烙印的抗战文学经典予以同情的理解,从各种文体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审美分析,肯定各种文体经典的独特魅力。从历史还原与审美多元化的角度去认定与阐释抗战文学,才能构建出真实而全面的抗战文学史。
        
引文
(1)据洪亮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7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历史与现状》统计,至2012年初有500余部。
    (1)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现代出版社1947年9月初版。
    (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开明书店1951年9月初版;下册,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8月初版。
    (3)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初版。
    (1)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2)《八月的乡村》作为“奴隶丛书”之一1935年8月由奴隶社出版,假托“上海容光书局”发行,鲁迅还垫付印刷费用。“奴隶丛书”的另两种为萧红的《生死场》与叶紫的《丰收》。
    (1)鲁迅:《三月的租界》,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页。
    (2)关于极左影响问题,参照逄增玉:《东北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论稿》第1章“东北作家抗战文学作品的若干历史性与思想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0页。
    (3)鲁迅:《三月的租界》,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
    (4)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2-423页。
    (1)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3页。
    (2)巴金:《谈〈寒夜〉》,载《巴金选集》(第10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42页。
    (3)巴金:《关于〈寒夜〉》,载《巴金选集》(第10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4)扬风:《巴金论》,原载《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转自贾植芳、唐金海、周春东、李玉珍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2》,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7页。
    (5)《“挖掘人物内心”的现实主义佳作---评巴金的〈寒夜〉》,《钟山》1980年第3期。
    (1)1942年7月25日初发于《诗创造》第12期时题为《范筑先》,1942年12月东方书社出版时改题为《古树的花朵》。
    (2)参照秦弓:《臧克家与正面战场》,《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秦弓:《臧克家抗战诗歌的艺术特征》,载《抗战文化研究》第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