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宪法、秩序变迁与四十年经验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eform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al Order Change: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Reform over the Past 40 Years
  • 作者:田飞龙
  • 英文作者:Tian Feilong;
  • 关键词:宪制秩序 ; 改革宪法 ; 法治 ; 治理 ; 全面依法治国
  • 英文关键词:constitutional order;;reform constitution;;rule of law;;governance;;law-based governance
  • 中文刊名:FZXY
  • 英文刊名:Law and Modernization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暨法学院;北京党内法规研究会;
  • 出版日期:2018-12-15
  • 出版单位:法治现代化研究
  • 年:2018
  • 期:v.2;No.12
  • 语种:中文;
  • 页:FZXY201806007
  • 页数:23
  • CN:06
  • ISSN:32-1869/D
  • 分类号:60-82
摘要
新中国宪制秩序内部存在"道统"上的连续性,在人民主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这三个根本法原则层面保持不变,但在具体的宪制与法律制度上出现了阶段性的主题与分期现象。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年份,1978年是革命宪法向改革宪法转型的关键节点,而八二宪法及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则构成了"改革宪法"的具体法制体系。改革宪法内部存在政治决断与规范守护的二元张力,推动这一宪法体系不断调整及发展,并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的结构性修宪实现了"新宪制秩序"的建构。改革四十年完成了"改革宪法"的初步规范化,为"继续改革"积累宪制共识与法治基础,但从治理现代化及全面依法治国层面而言,这一法规范体系结构远未成熟。治理话语的引入及党规体系的整合,带来了中国法治的治理转向和党政关系的宪制重构,有效扩充了中国法治的规范性容量及复杂性,但也带来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丰富的实践资源与理论契机。改革是一场关于生产力及制度体系的革命,从而改革宪法的规范成熟也必然是一场关于法理学和宪法学的思想革命,而改革四十年充分见证及沉淀了这一伟大的法学与法治思想运动的历史,并为未来之宪制与法治更高质量及更具体系性的规范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条件。
        There is a continuity in principles over the change of China's constitutional order since 1949:what remains unchanged is the three fundamental issues, i.e. China's adherence to people's sovereignty,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socialism. However, the division between different stages is obvio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system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1978 is the key nod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volution-oriented constitution into the reform-orientedconstitution(the reform constitution for short), which is embodied by the Constitution adopted in 1982(aka 82 Constitution in China) and by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e new order based on the reform constitution,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political decisions and safeguarding constitutional authority. This conflict has promoted the constant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achiev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nstitutionalorder" which is specified and confirmed by Xi Jinping's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n 2017 and the structural re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2018. Over the forty years of reform, the preliminary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eform constitution has been completed and the constitutional consensus and the rule of law foundation has been achieved for continuing reform.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nd law-based governance, this constitutional system is far from ma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governance discours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 regulation system have not only brought about the governance change in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effectively expanding the normative capac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but created rich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rule of law in both practice and theory as well. Reform is a revolution in productivity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constitution should also be an ideological revolution in jurisprudence and the studies on the Constitutio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has fully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jurisprudence and the idea of rule of law, which provides solid material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rule of law in the future.
引文
(1)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变迁的学术敏感性,早在2013年前后即有所凸显,参见高全喜等:《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载《开放时代》2013年第2期;高全喜等:《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载《天府新论》2014年第2期。
    (2)这一思想转型的命题由顾准先生在1974-1974年间提出,成为改革思想的先声,参见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3)参见许章润:《保卫改革开放》,载“360个人图书馆网”,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8/0221/14/7860562_731206640.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7月30日。
    (4)对许章润文章带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的批判,参见兰斌强:《是保卫改革开放,还是鼓吹全盘西化》,载“环球视野网”,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2279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7月30日。
    (5)参见荣剑:《道术为改革裂---中国改革以来的思想、学术与主义》,载“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8717#adchannelID=1600,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8月1日。
    (6)对这一思潮的系统梳理与批评,参见姚中秋:《中国自由主义二十年的颓势》,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11年8月号。
    (7)参见田飞龙:《东方法律主义与中国法的重塑》,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8)关于“政治宪法”的学术定位,参见田飞龙:《中国宪法学脉络中的政治宪法学》,载《学海》2013年第2期。
    (9)关于“规范宪法”的中国运用,较具代表性的是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具体总结,参见高全喜等:《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章。
    (11)参见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4期。
    (12)参见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八二宪法”》,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6期。
    (13)张千帆教授近来提出社会契约的“元宪法论”,人民主权无论是在卢梭体系中还是在现代立宪主义体系中,均具有“元宪法”地位,参见张千帆:《作为元宪法的社会契约》,载《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4期。
    (14)对“邓小平时代”的历史研究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重中之重,较为权威及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15)田雷教授对此亦曾提出过较为独到的见解,参见田雷:《“差序格局”、反定型化与未完全理论化合意:中国宪政模式的一种叙述纲要》,载《中外法学》2012年第5期。
    (16)参见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7)参见郝铁川:《论良性违宪》,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8)参见田飞龙:《物权法草案涉宪争议观点评述与思考》,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19)参见韩大元:《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宪法问题》,载《法学评论》2017年第3期。
    (20)这是国内宪法学界关于宪法实施与宪制改革的主导思路,但也存在与体制冲突的较大张力,在宪法学术史上较早的讨论参见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主要的思想性批判,参见王绍光:《治理研究:正本清源》,载《开放时代》2018年第2期。
    (22)参见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尤其是关于“新行政法”的学术讨论,参见王锡锌:《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载《清华法学》2009年第2期。
    (23)关于“法律死磕”的分析,参见田飞龙:《从“死磕”个案走向普遍正义》,载《北京青年报》2014年9月1日。
    (24)这是旅美哲学家杨笑思先生提出的关于西方城邦政治学之力量与局限的判断是在与东方家哲学的比较中产生的参见杨笑思:《从中西社会结构差异来谈论“家哲学”》,载《贵州都市报》2014年8月12日;更加系统的论证参见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5)对这一平衡法结构的精辟解读,参见陈端洪:《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6)[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27)对厦门PX模式,笔者曾进行过个案研究,参见田飞龙:《公众参与的时代标本---厦门PX事件的过程分析与模式归纳》,载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对这一公共行政新模式的延伸观察与评估,参见田飞龙、王又平:《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政治治理》,载《绿叶》2012年第9期。
    (28)对辅助原则较为偏重思想史层面的讨论,参见苗静:《辅助原则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29)有些法理学者试图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强世功的“党章宪法论”和柯华庆的“党导立宪论”,但都不够圆满,而且引来了更加混乱的学术批评与理论认知,参见强世功:《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载《文化纵横》2015年第4期;柯华庆、刘荣:《论立宪党导制》,载《战略与管理》2015年第7期。
    (30)对中国式政党政治的宪法学解释,参见田飞龙:《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政党法制》,载《法学论坛》2015年第3期。
    (31)这一进展在某种意义上回应了十年前邓正来先生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基本叩问,也与苏力在二十年前提出的“什么是你的贡献”式的本土资源论相呼应,更与三十年前戴逸先生提出的“法学幼稚病”之痛切期待有关,表达的是贯穿整个改革法治史的“经验主义”本质逻辑与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历史辩证运动。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