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未敢忘启蒙——《救国日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o Save the Nation without Ignoring Enlightenment——Research on National Salvation Daily
  • 作者:李丹阳
  • 英文作者:LI Dan-yang;
  • 关键词:《救国日报》 ; 留日学生救国团 ; 反日爱国运动 ; 启蒙 ; 社会主义
  • 中文刊名:LWBI
  • 英文刊名:Historical Review
  • 出版日期:2018-12-01
  • 出版单位:史林
  • 年:2018
  • 期:No.177
  • 语种:中文;
  • 页:LWBI201806010
  • 页数:19
  • CN:06
  • ISSN:31-1105/K
  • 分类号:90-106+219-220
摘要
1918年7月,因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而组成的中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在上海创办了《救国日报》。《救国日报》主要内容是揭露日本侵略,唤起国人救亡。它后期大量介绍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先进思想,成为一个启蒙重镇。本文运用大量原始资料,对《救国日报》的出版、发行、宗旨、主要内容、影响、报社人员等做了全面考察,纠正了以往一些错误说法,填补了报刊史上的一个空白。
        In July 1918,the National Salvation Corps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founded the " National Salvation Daily" in Shanghai because of its opposition to the Sino-Japanese military Agreement on JointDefense against the Enemy. Accor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original materials,the autho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publication,distribution,purpose,main content,influence and newspaper personnel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Daily. This paper corrects some wrong statements in the past and fills a blank in the history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Daily was to expose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arouse the people to save their lives. It int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ideas,including socialism,and became an important post of enlightenment. This demonstrates that salvation needs enlightenment,and enlightenment gives impetus to salvation.
引文
(1)如秦孝仪主编《中国现代史词典》(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近现代史大典》(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龚育之等主编《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线装书局2002年版)、倪兴祥主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均未提及上海的《救国日报》。
    (2)未提《救国日报》的专著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曾虚白主编《中国新闻史》(“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6年版)、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家林《中国新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
    (3)李永昌在《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写道:“关于《救国日报》,有关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方面的著作未见记载,国内大图书馆亦未见收藏。”《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如上海通志编撰委员会编《上海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册,第5761页)仅写《救国日报》创刊于1918年;陈旭麓、李华兴主编《中华民国史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页)和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5页)给出了1918年7月的时间。
    (2)迄今为止,笔者未寻到《救国日报》创刊号。《民国日报》(上海)1918年7月1—5日登《救国日报出版广告》写该报“定于七月初五日发刊”。从1919年7月5日《救国日报》载“本报刊行周年纪念日”的《特别启事》及纪念文章看,《救国日报》确于1918年7月5日发刊。
    (3)有学者误认《救国日报》由“湖北留日学生主办”(胡正强:《邵力子新闻思想述论》,《新闻知识》2008年第3期);或由“学生救国会主办”(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册,第460页)。
    (4)《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民国日报》1919年12月23日,第1版;《救国日报社组织大纲》,《救国日报》1918年9月15日,第1版。
    (5)参见《日本外交文書》大正六年(1917年)第1册,东京外务省,1964年,第594页;中日条约研究会编印《中日条约全辑》,1932年,第533—539页。
    (6)见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册,第548页。曾琦1918年5月9日日记提到“留日学生救国团”。见陈正茂、黄欣周、梅渐浓编《曾琦先生文集》(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第1336页。
    (7)参见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51页。
    (8)《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宣言书》,《民国日报》1918年5月20日,第12版。
    (9)《民国日报》副刊《救国之声》1918年7月4日载《张啬公之热心》,即出自《留日学生救国团日刊》7月3日报道。笔者未见该日刊。
    (10)散见于1918年5月17日—9月4日出刊的《民国日报·救国之声》。
    (1)《民国日报》1918年7月3—5日,第1版。
    (2)《留日学生救国团事务所迁移广告》,《民国日报》1918年7月3日,第1版;《本报特别启事》,《救国日报》1918年8月29日和1919年4月29日,第2版。
    (3)鹤天:《本报周年的回顾》,《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第2版。此文及下引该报文章的现代标点为笔者所加。
    (4)《反对中日军事秘密协定,创办〈救国日报〉》,2006年9月24日,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4a9ddc6a01000572. html,枫叶红的博客“怀念我的父亲郝兆先”,访问日期:2012年9月3日。此文作者为郝兆先之子,然内容多据其父回忆。
    (5)力子:《援助归国学生》,《民国日报》1918年5月25日,第11版。
    (6)邵力子:《回忆上海建党和知识界的情况》,王来棣采编《中共创始人访谈录》,纽约明镜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7)力子:《祝救国日报》,《民国日报》1918年7月5日,第11版。
    (8)《救国日报组织大纲》,《救国日报》1918年9月15日,第1版。
    (1)王兆荣(1887—1968),字宏实,四川人。1908年赴日留学,1915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政治系,次年参与发起丙辰学社。1918年5月归国投身救国运动。曾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学艺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校长。1931年加入国民党,曾任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后任民革中央委员。
    (2)喻育之(1889—1993),字英才,又名阮湘,湖北人。1909年入湖北陆军测绘学堂,在校加入共进会,1911年参加武昌首义。1912年任大元帅府参谋部测量局副科员,后入湖北法律专科学校学习。1916年赴日,就读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和政法学校。1918年归国。“五四”运动期间任中华民国学生联合总会理事长。历任国民党上海特别执行部干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代理主委,湖北省政府水利局长、财政厅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1949年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政协委员、常委,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参事,民革中央监委委员,民革湖北省委顾问等。
    (3)如陈旭麓、李华兴主编《中华民国史词典》(第434页),《上海通志》(第9册,第5761页),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第1615页)均写曾琦、张梦九任《救国日报》主笔。
    (4)《曾琦先生文集》(上),第516、572页。《救国日报》创办人王兆荣、马鹤天、喻育之均入股报社10股,曾琦仅认2股。《救国日报》1918年9月15日,第1版。
    (5)曾琦:《戊午日记》,《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4页。
    (6)据《救国团消息:全体大会纪略》(《救国日报》1918年8月27日,第3版),曾琦在26日会上被推为“文事科长”;曾琦在《戊午日记》中记为“八月二十五日……晚赴救国团事务所开大会……推予为文事部长”。《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4页。
    (7)参见陈正茂等编著《曾琦先生年谱》,“国史馆”1996年印行。
    (8)《愚公自定义年谱》,《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550—1551页。“执笔”可视为一般编者。
    (9)张梦九曾说:“上海救国日报由民国七年在上海发行……我被选为总编辑。”见赤松子:《庐山心影(人海沧桑六十年)》,台北五洲出版社1971年版,第29页;在《第二次追悼慕韩》写道:“全体留日学生,在上海创办一救国日报,王宏实被选为社长,我被选为总编辑。”《曾慕韩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集》,中国青年党中央执委会1971年印行,第17页。
    (10)据曾琦《戊午日记》,1918年9月他还给张往京寄信,10月25日“梦九”才在上海出现。《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5—1346页。《救国日报》上张梦九的首篇文章应为1918年11月4日以“曲江”之名发表的《欧战议和与中华国民之责任》。
    (11)张梦九:《第二次追悼慕韩》,《曾慕韩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集》,第17—18页。其论说《战后世界大问题》仅连载21天。
    (12)张梦九:《我所认识的舜生》,《左舜生先生纪念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赤松子:《庐山心影(人海沧桑六十年)》,第30页。
    (1)赤松子:《庐山心影(人海沧桑六十年)》,第39页。
    (2)马鹤天(1887—1962),又名鸣鸾,山西人。早年留日,加入同盟会。参与组织神州学会,创办《民彝》杂志。1918年参加留日学生救国团,后在山西参加五四运动。以后历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教育科科长、北平民国大学总务长、兰州中山大学校长、甘肃省教育厅长、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1949年后曾任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参见范子烨:《马鹤天和他的〈内外蒙古考察日记〉》,《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19日,第3版。
    (3)黄介民:《三十七年游戏梦——黄介民回忆录》,《近代史资料》总122号,第166、168页。
    (4)喻育之:《忆何成浚》,《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0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0页。
    (5)《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4页。
    (6)马鸣鸾:《日本之教育》“序言”,1919年,第5页,此书与《救国日报》连载的鹤天撰《日本之教育》题目与内容相同。鹤天:《本报周年的回顾》,《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
    (7)1918年7月《救国之声》连续发表马鸣鸾译作,说明马鹤天为救国团做文字工作很早。
    (8)黄介民:《三十七年游戏梦——黄介民回忆录》,第170—171页。
    (9)温晋城(1890—1969),原名学峤,字晋城,又名温立,江西人。早年学习军事。武昌起义后,任湖口炮台参谋。民国成立后任江西都督府副官处长。1915年赴日,在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和明治大学政经系学习。1918年返国参加留日学生救国团。1921年赴粤参加北伐,任赣军先遣军指挥。大革命中任国民革命军第14军总参议、政治部主任。1928年任独立七师副师长。1929年起历任江西、河南、江苏省文职官员,并曾在上海法学院、中央政治学校、中正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赴台后任“教育部”编纂、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等。参《温晋城自述》,密歇根大学,1969年。另有资料载,温于1909年加入同盟会。
    (10)《民国日报·救国之声》1918年7月3—4日连载温立《东京朝日新闻“留学生与排日”刍评》。
    (11)《本报被罚始末记》,《救国日报》1920年3月18日,第3版。喻育之回忆几次提到《救国日报》主编温立。如方政军、唐卫彬:《百岁老人的殷盼——访辛亥首义老人喻育之》,《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10月5日,第4版。1991年末我就此函询,喻答:“温立又名温晋城,一直任总编辑。”
    (1)此名单根据《救国日报》有关报道、文章署名(有人用字、号或笔名)、报社同人合影说明、有关人士的回忆、著述、传记、诔文及网络资料等综合整理而成,可能不全面、准确,笔者有所取舍。如《温晋城自述》(第4—5页)提到“救国日报的好友”龚德柏、张蓝宵(即张肇蔚),这两位是入股的社员,但未见为《救国日报》撰文;龚德柏回忆和张肇蔚传记也未提到参与该报工作事,便未录。有学者将易君左列为《救国日报》重要“执笔者”或“撰述”(秦贤次:《曾琦先生与少年中国学会》,《传记文学》第29卷第2期,1976年;陈正茂:《中国青年党研究论集》,台北秀威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418页),但笔者在《救国日报》仅见一篇录自《改造》的“君左”文和一首易家钺题诗,故在此名单中将易排后。另,据说罗亦农和袁笃实于1920年曾任《救国日报》校对。参《袁国畴先生访问记》,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第7页。
    (2)赵东祜(1892—1954),号榴亭,1914年来华,191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学部。张德秀(1894—1947),号雪山,1912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16年与黄介民等创建新亚同盟党,同年毕业归国,不久逃来中国。1918年,两人与吕运亨等在沪发起新韩青年党,不久赵因黄介民介绍参加《救国日报》。见李炫熙:《赵东祜抗日斗争史》,首尔菁莪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1920年二人加入高丽共产党,赵任出版部负责人,并为1925年成立的朝鲜共产党负责人。
    (3)朴殷植(1859—1925),朝鲜著名学者、政治家,曾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大统领。他曾与李光洙主编在沪出版的汉文杂志《新韩青年》,该刊不少文章被《救国日报》转载。朴殷植任总编说见杨昭全编《韩国现代名人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范永聪:《朴殷植、申圭植、申采浩在中国的重要文化活动》,2012年11月26日,http://www. edb. gov. hk/attachment/en/curiculun-development/kia/pshe/references-and-resoutces/history/korea_1_21. 7. 09. pdf,访问日期:2013年1月5日。
    (4)《留东团员之热心团务》,《救国日报》1918年12月13日,第3版。
    (5)汉儿:《十月二十二日之印象》,《救国日报》1918年11月4日,第3版;田汉:《中日学生演说之报告》,《救国日报》1919年7月4—9日连载。
    (6)“若愚”即少年中国学会主要发起人王光祈,他还在《救国日报》发表过《学生与劳动》等文章和若干诗词。“梦梦”“镜寒”无考。
    (7)据说,曾琦力促李璜、周太玄与李石曾在巴黎筹组通讯社,以向国内报道巴黎和会等外交真相。张梦九:《我所知道的慕韩》,《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669—1670页。
    (8)《本报在全国报界联合会之提案》,《救国日报》1920年5月27日;《报界联合会第六次延会记》,《救国日报》1920年6月3日。
    (9)《五月七日之国民大会》,《申报》1919年5月8日,第10版。
    (1)报社不少重要成员是大同党党员,如王兆荣、马鹤天、温晋城、黄介民、曾琦、张梦九、黄日葵、周太玄、张德秀、赵东祜、王独清、罗益增、朱侣云、周四维、姚作宾、刘泗英、罗世安、马宗融等。笔者已另撰文探讨大同党。
    (2)见《救国日报出版广告》,《民国日报》1918年7月初;《救国日报社组织大纲》及该报载启事、文章的多次申明。
    (3)《本报编辑部启事》,《救国日报》1918年8月1日,第1版(此启事反复刊出)。《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民国日报》1919年12月中下旬连载。
    (4)《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1919年12月中下旬连载;《本报紧要启事》,《救国日报》1920年3月17日。
    (5)育之:《满洲里与日人》,《救国日报》1918年8月10日,第3版。
    (6)《救国日报》1918年8月18日,第3版。
    (7)周佛海:《异哉鄂省之查禁救国日报》,《救国日报》1919年6月19日,第2版。
    (1)韩人一斋:《中华人士不可不览》,《救国日报》1920年2月11日,第2版。
    (2)《救国日报》1919年1月9日,第4版《文苑》。
    (3)界民:《英美俄共同排日》,《救国日报》1918年11月15日,第3版;悔庵:《美日之利害冲突》,《救国日报》1919年1月3日,第3版;《美日行将开战》,《救国日报》1919年1月1日,第2版。
    (4)悔庵:《美国何至如是》,《救国日报》1918年11月18日,第3版;愚公:《战后美国之霸权》,《救国日报》11月15日,第3版;《良友助我之嘉言》,《救国日报》1919年5月4日,第3版;《感痛》,《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第2版。
    (5)赤松子:《庐山心影(人海沧桑六十年)》,第31页。
    (6)界民:《名位观》《徐世昌目中之督军》,《救国日报》1919年1月7日,第2版;界民:《斥粮食研究会》,《救国日报》1919年1月25日,第3版。
    (7)以上文章及所引内容见1919年4月底至1920年5月的《救国日报》。
    (8)育之:《本报今后之责任》,《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第4版。
    (9)《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民国日报》1919年12月中下旬。
    (10)此文字与王兆荣在1919年5月7日上海国民大会上讲演中“青岛亡则山东亡,山东亡则中国亦不能有”等语相似。《五月七日之国民大会》,《申报》1919年5月8日。
    (1)《本报特别启事》,《救国日报》1919年5月13日,第2版。
    (2)见1919年5—6月间《救国日报》。
    (3)鹤天:《本报周年的回顾》;佛公:《本报周年纪念日感言》,《救国日报》1918年7月5日,第2版;佛公:《爱国运动与超越国家主义》,《救国日报》1919年7月17日,第2版。
    (4)育之:《救国和争自由》,《救国日报》1920年4月13日,第2版。
    (5)黄日葵:《国人今日必具之觉心与决心》,《救国日报》1918年8月21日,第2版。
    (6)界民:《日本与复辟》,《救国日报》1918年9月19日,第2版。
    (7)悔庵:《中法美提携为今日之急务论》,《救国日报》1918年11月3日,第2版。
    (8)若愚:《我的人类组织进化观》,《救国日报》1919年5月1日,第2版。
    (1)《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民国日报》1919年12月中下旬。
    (2)《救国日报》1920年1月16日,第1版。
    (3)《救国日报》1920年1月20日《进化途径》栏“宣言”。
    (4)《救国日报》1920年5月7日“启事”及《文化运动》栏“宣言”。
    (5)鹤天:《日本之米骚动与革命》,《救国日报》1918年8月16日,第3版。
    (6)彭用“太素”之笔名发表。
    (7)姚作宾:《世人杂谈社会主义观》,《救国日报》1920年1月20日,第2版。
    (8)《工会中之演说》,《救国日报》1920年3月7日,第7版。
    (9)界民:《新亚细亚》,《救国日报》1920年1月16日增刊;界民:《俄德革党主义之比较》,1918年11月14日,第3版。
    (1)《日人口中之韩人举动》报道在俄韩侨“传布过激派之民族自决主义”,《救国日报》1918年8月19日,第2版;界民《东海大侠之消息》云宫崎寅藏等“积极联络俄国过激党从事世界革命”,《救国日报》1918年11月12日,第3版。
    (2)《俄罗斯社会实见记》,G. Lansbury游俄记摘译,《救国日报》1920年6月1日。另有阿沙篮嵩:《包尔舍维克之近情》,姚作宾译,《救国日报》1920年1月16—2月7日; W. R. Humphries:《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汉俊译,《救国日报》1920年9月18—20日。
    (3)《俄激党之远东重要宣言》;曲江:《此真中国之良友》(上)(下),《救国日报》1919年9月22—23日。
    (4)淡如:《劳农政府的照会》,《救国日报》1920年4月4日,第2版;育之:《劳农政府通牒的感言》,《救国日报》1920年4月10日,第2版;育之:《还不出来说话吗》,《救国日报》1920年4月9日,第2版;《布尔塞维克的俄罗斯——中俄和好之时机至矣》,《救国日报》1920年4月5日,“国内要闻”栏。
    (5)《救国日报》除零星报道,较集中见于1920年5月6日《赞成劳农通牒之汇志》。
    (6)见《民国日报》1920年4月14日第3—4张。
    (7)《报界联合会第四次会补记》,《救国日报》1920年5月28日;《报界联合会第六次延会记》,《救国日报》1920年6月3日。
    (1)《救国日报》1919年4月17—18日,第2版。
    (2)《救国日报》1920年1月20日,第2版。
    (3)晋城:《主义不是查禁得了的》,《救国日报》1920年2月14日,第3版;《俄国列宁的评论》,《救国日报》1920年9月2日。
    (4)独清:《中国底Pan…ism》,《救国日报》1920年2月28日,第2版。
    (5)寿彭:《工界同胞奋起》,《救国日报》1919年5月18日,第2版。
    (6)淡如:《中外劳工觉悟比较观》,《救国日报》1920年2月28日,第3版。
    (7)晋城:《农人之国家》,《救国日报》1920年2月28日,第2版。
    (8)黄介民:《三十七年游戏梦——黄介民回忆录》,第184页;《工业协会周年大会》,《民国日报》1920年3月4日,第3张。
    (9)《工业协会职员大会》,《民国日报》1920年4月14日,第11版;《筹备劳动纪念大会》,《民国日报》1920年4月20日,第10版。
    (1)《上海工运志》“上海印刷工会”,www. shtong. gov. cn/node2/node2245/node4471/node56117/node56119/node56121/userobject1ai42630. html,访问日期:2012年9月3日;程宸:《红色极品——中共早期筹备过程中的革命进步读物》,《旅游与交通》2011年第9期。
    (2)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Police Daily Report,1921年2月21日报告,上海市档案馆藏。
    (3)晋城:《资本家与政府》,《救国日报》1920年2月12日,第3版。
    (4)淡如:《农工是一架世界排空机》,《救国日报》1920年5月16日,第3版。
    (5)如《救国日报》1920年接连发表《国际共产党之大会》(6月27日),《东方民族代表大会》(9月22日),《第三国际同盟大会》(9月30日)。
    (6)《救国日报》刊有黄日葵、陈望道、周佛海、李汉俊、李达、恽代英、施存统、俞秀松、沈雁冰、陈启修、罗亦农、田汉等人的文字,多次发表陈独秀的讲演,并报道他以及李汉俊、沈玄庐、张国焘、刘清扬等人的活动。几篇“湖北善后公会电”疑为为董必武执笔。“中俄通信社”记者文可能为杨明斋所写。有人称彭湃和杨尚麟曾在《救国日报》撰文,但笔者未见。
    (7)“The Situation in Eastern Asia,”by R(member of the Korean Socialist Party),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no. 13(August1920),p. 107.文中《救国日报》写为Dui-Guo-Jiboo。
    (8)邵力子:《回忆上海建党和知识界的情况》,王来棣采编《中共创始人访谈录》,第84页。
    (9)鹤天:《本报周年的回顾》,《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
    (10)《救国日报大扩充广告》,《民国日报》1919年12月中下旬。
    (11)晋城:《本报停版期中的溺职大罪》,《救国日报》1920年1月16日,第1版。
    (12)宋普涵1919年4月病逝后,1919年5月2日《救国日报》刊登了曾琦撰《宋君普涵传略》和莫如德撰《哭宋君普涵》。
    (13)见《救国日报》报经理部1918年8月连刊的启事。
    (1)喻育之:《百岁自述》,《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2)周佛海:《异哉鄂省之查禁救国日报》,《救国日报》1919年6月19日,第2版;悔庵:《呜呼今后之言论》,《救国日报》1919年5月26日,第2版;《言论界之大危机》,同日,第3版。
    (3)《全体大会纪略》,《救国日报》1919年8月27日,第3版;《救国日报社组织大纲》,《救国日报》1918年9月15日。
    (4)《救国消息:团员认股踊跃》,《救国日报》1918年9月5日,第3版;首批认股者名单见《救国日报》1918年9月15日,第1版,以后陆续登载。
    (5)曾琦日记1918年10月1日,《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5页。
    (6)《救国日报》1918年11月8日,第1版。
    (7)1918年黄介民赠闵肇鲁志别诗前写“闵君肇鲁由粤募资来沪,救国日报赖以不死。复将添募于云贵川……”黄志良编《黄介民遗稿选集》,2011年自印本,第127页。《救国日报》1918年12月9日第3版《救国团消息》有闵在武汉商界募款报道的。
    (8)《温晋城自述》,第3页。英国海外情报部门曾报告温立(Wan Lip)和莫如德1919年因散发无政府主义宣传品而被从新加坡驱逐(FO405/233,Enclosure 1 in No. 107)。温回忆的1920年夏可能有误。
    (9)《反对中日军事秘密协定,创办〈救国日报〉》,2006年9月24日,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4a9ddc6a01000572. html,枫叶红的博客“怀念我的父亲郝兆先”,访问日期:2012年9月3日。
    (10)《留英华侨救亡会来函》,《救国日报》1919年1月3日,第3版。
    (11)《救国团消息》,《救国日报》1918年12月13日,第3版。此消息还报道,江勉及任湖南、安徽、广东留日经理员的李承恩、姚净生、熊退也捐了款。
    (12)喻育之:《百岁自述》,《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13)《张啬公之热心》,《民国日报》副刊《救国之声》1918年7月4日;《救国团代表与张季直先生谈话详志》,《救国之声》1918年7月6日。
    (14)枫叶红:《怀念我的父亲郝兆先》。喻育之:《百岁自述》也写到,孙中山约1920年春以后曾“几次派人送钱支持我们的《救国日报》”(第8页)。
    (1)《韩国独立运动史资料》四,首尔国史编撰委员会1967年编印,第557页。此处“上海救国民报”当指被另一日本情报称为“排日及中韩握手”的“宣传机关”之一《救国日报》。见《韩国独立运动史资料》四,第668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可能偶尔赞助过《救国日报》,但因其资金极度困难,不可能每月支付300元。若《救国日报》有此资助,便不会停刊。
    (2)喻育之:《百岁自述》,《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
    (3)见1919年6月19日、21日《救国日报》2、3版间中缝。喻育之《百岁自述》写为《痛悟》,张梦九回忆为《新痛语》,均有误。
    (4)悔庵:《松元照南自招感言》,《救国日报》1919年5月31日;佛公:《告松元照南及爱松元照南者》,《救国日报》6月5日。6月20日《救国日报》2、3版间中缝《英商叶鹤龄鸣谢谭简二君》。
    (5)《本报特别启事二》,《救国日报》1919年6月4日。简照南1902年入日本籍,1919年10月恢复中国籍。
    (6)此段叙述参照喻育之《百岁自述》和张梦九《第二次追悼慕韩》(《曾慕韩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集》,第18—19页)。喻还回忆,自己曾为此事见孙中山,孙肯定了《救国日报》同人的态度,说要对那位大律师给予批评。张写到,邵力子也曾到报馆要求让南洋公司登广告,被拒。
    (7)愚公:《停刊志感》,《救国日报》1919年1月27日。其后一周无报。
    (8)鹤天:《本报周年的回顾》,《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
    (1)《民国日报》1918年10月26日;曾琦1918年10月25日日记云:“晨偕梦九、季则送宏实赴庐家湾法租界会审公堂候讯,因法国巡捕房认救国日报言论激烈提起公诉也。午刻讯毕,罚洋五十元,由季则等凑足缴纳,乃同返寓。”《曾琦先生文集》(下),第1346页。
    (2)吕振修:《追求光明大学校长王兆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0页。
    (3)此段叙述参考《本报被罚始末记》,《救国日报》1920年3月18日;《温晋城自述》,第2—3页;喻育之:《百岁自述》,《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三者记述有出入,温晋城虽说清了搜查原因,却误把罚款写为500元;《始末记》写罚款由报社“十一君典质凑集三百元”,似为掩盖孙中山给钱之内幕。
    (4)佛公:《本报周年纪念日感言》,《救国日报》1919年7月5日,第2版。
    (5)《震坛》第5期,1920年11月7日。《震坛》是朝鲜独立人士在沪出版的汉文周报,于1920年10月10日创刊。该报与《救国日报》关系密切,第2期有救国日报同人为《震坛》发刊题赠的祝辞“扶持人道、打击强权”。
    (6)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救国日报》词条写该报“终刊时间不详”。(第1615页)《上海通志》第9册写《救国日报》停刊于“1919. 11. 21”(第5761页);李永昌《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提到“1920年初《救国日报》被迫停刊”,《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7)喻育之:《百岁自述》,《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2辑;《龚德柏回忆录》(上),香港新闻天地出版社1963年版,第29页。
    (8)《震坛》第5期,1920年11月7日。
    (9)《龚德柏回忆录》(上),第29页。
    (10)《温晋城自述》,第3页。温此处年份写错了,应为“民国九年”。
    (11)《留日学生救国团的近况》(1921年4月29日),《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篡:杂之部》第三卷外秘乙第559号(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石川祯浩提供,冯爱珠译)。
    (1)吕振修:《追求光明大学校长王兆荣》,第330页。
    (2)本社经理部:《救国团团员诸君公鉴》,《救国日报》1918年8月6日,第1版。
    (3)《与救国日报暂别》,《震坛》第5期。
    (4)施复亮:《筹建中共上海发起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经过》,王来棣采编《中共创始人访谈录》,第52页;邹敏:《碧血丹心垂青史高风亮节启后人——纪念王德三烈士英勇就义80周年》,《大理日报》2010年12月29日,第A3版。
    (5)《武汉商人欢迎闵代表》,《救国日报》1918年12月9日,第3版。
    (6)张璌:《阅救国日报赋》,《救国日报》1918年11月14日,第4版;《读救国日报感赋二绝》(佚名),1918年12月3日,第4版。
    (7)转引自李永昌《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8)《救国日报》1919年3月底—4月初连载悔庵《麻木性之国民》;《曾琦先生文集》(上),第579、572页。
    (9)丁守和:《关于五四运动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龚育之:《“纪念五四”的历史回顾和当代意义》,《光明日报》1999年4月19日。
    (10)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李还写道:“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张,不胫而走。……给救亡提供了思想、人才和队伍。”(第15页)后来,政治救亡才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第32页)
    (11)《与救国日报暂别》,《震坛》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