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的差序格局——以土改时期的义序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fferential Pattern in Revolution—— Exemplified by Yixu in the Land Reform Period
  • 作者:何朝银
  • 英文作者:HE Chaoyin;
  • 关键词:革命 ; 差序格局 ; 阶级斗争 ; 义序
  • 中文刊名:DLXS
  • 英文刊名: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 机构: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出版单位:东南学术
  • 年:2019
  • 期:No.269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权分置下’乡村治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BSH074);;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权分置’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FJ2017B052)
  • 语种:中文;
  • 页:DLXS201901008
  • 页数:19
  • CN:01
  • ISSN:35-1197/C
  • 分类号:65-83
摘要
1949年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历经多次巨变,这必然导致"差序格局"的演变。首先,革命改变了"差序格局"的运行机制:宗族的瓦解破坏了它的物质载体;阶级斗争破坏了它的伸缩性。其次,革命中"亲不亲"的判别是复杂的,它不是在"阶级亲"与"血缘亲"中作单选,可能是多选或不选。再次,革命中"公"与"私"关系相对清晰化。因为宗族的瓦解意味着"国家"与"家庭(个体)"之间直接对话,因此,群已、公私不再那么模糊。最后,革命并未将"差序格局"规则彻底摧毁。于老农来说,"亲不亲,阶级分"逻辑是被逼的,老农很难主动服膺"阶级原则"的;相反,"血缘亲""自家人"的逻辑影响着"阶级人"的思维与行动。所谓的"天下穷人是一家"是"自家人"的逻辑的延伸,是"阶级关系"的"拟血缘化"。
        
引文
(1)(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0、27页。
    (2)(6)(8)(12)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15)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4)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5)(7)(10)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9)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2期;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13)何朝银:《“差序格局”的本意与延展》,《中国研究》2017年第1期。
    (16)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17)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18)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19)涂骏:《论差序格局》,《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柴玲、包智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3)《虎邱义山黄氏世谱》(上册)1992年版,第42页。
    (4)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命题》,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所:《东西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1993年版,第67页。
    (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6)阮云星:《宗族风土的地城与心性:近世福建义序黄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九卷)》天津古籍出版2008年版,第17页。何朝银:《土地改革与义序宗族乡村的变迁》,《福建论坛》2012年第11期。
    (7)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
    (8)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1)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8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31-68页。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7页。
    (4)(6)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5)王建民:《自我主义与社会秩序——关于“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学评论》2016年第6期。
    (7)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阎云:《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8)(9)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48页。
    (1)(7)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第31-49、2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3)《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4)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3目录号2案卷号755。
    (5)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6)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周飞舟:《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社会》2015年第6期。
    (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239页。
    (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1)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2)《毛泽东选集(一卷)》,人民出版1991年版,第17页。
    (3)列宁:《列宁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4)何朝银:《一致或偏离:阶级理论与基层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以江西石城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5)李里峰:《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7)1930年10月底,毛泽东指出,阶级划分“是以家为单位,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见《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0页。
    (8)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9页。
    (1)(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6、39页。
    (2)Francis L. K. Hsu(许烺光)1971. Kinship and Culture,editor and contributor. Results of a symposium on Hsu’s Dominant Dyad Hypothesis.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
    (3)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热风”编辑部:《旭日东升:城门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2-33页。
    (5)赵晓峰:《公私观念与传统中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2)“热风”编辑部:《旭日东升:城门人民公社史》,第36-38页。
    (3)许永:《福建农业合作化历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4)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绪论。
    (5)《石城客家邓姓》,2009年版,第89页。
    (6)许永杰:《福建农业合作化历史》,第17页。
    (7)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9-90页。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第86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6页。
    (3)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4)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5)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第69页。
    (6)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1)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
    (2)万慧芬:《亲历土地改革》,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3)李胜宏:《亲不亲阶级分》,《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
    (4)杨宜音、张曙光:《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2012年第1期。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1)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2)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3页。
    (3)王斯福:《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一位西方的汉学人类学家阅读费孝通“中西对立”观念的惊讶与问题》,《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满永、葛玲:《“亲不亲阶级分”:1950年代初社会关系变革研究——以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分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6期。
    (4)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高申鹏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5)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6)(8)《石城客家邓姓》,第89、90页。
    (7)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9)“传统人”对家庭和家族的认同远高于对国家的认同,及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依赖的是礼俗和人情,而不是体现国家权力的王法(法律)。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10)常利兵:《生存与秩序——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9期。
    (11)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12)罗德里克·麦克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1页。
    (1)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101目录号1案卷号8。
    (2)万慧芬:《亲历土地改革》,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8页。
    (3)雨佳:《革命青年应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主富农家庭》,《中国青年》1954年第17期。
    (4)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5)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1)广西省人民政府土地改革委员会:《土地改革重要文选与经验汇编》(上册)1952年编印,第349页。
    (2)王瑞芳:《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3)李里峰:《阶级划分的政治功能——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天下农民是一家》,《河南日报》1950年6月4日。
    (5)童星:《差序格局的结构及其制度关联性》,《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页。
    (7)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100目录号10案卷号8。
    (1)万慧芬:《亲历土地改革》,第40页。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152-156页。
    (3)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第79页。
    (4)(5)“热风”编辑部:《旭日东升:城门人民公社史》,第13、35页。
    (1)“热风”编辑部:《旭日东升:城门人民公社史》,第40-43页。
    (2)《毛泽东选集(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7页。
    (4)(5)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89目录号1案卷号9。
    (6)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页。
    (1)(2)闽侯县档案馆全宗号1目录号2案卷号66。
    (3)《毛泽东选集(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4)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安强、高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2007年版,第20页。
    (5)Waler A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1986.
    (6)Polanyi. The Livelihood of Man.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7.
    (1)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Vol. 91,No. 3:481-510.
    (2)(4)王宁:《家庭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75、330-332页。
    (3)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03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5)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6)汪和建:《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新传统主义”与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社会》2006年第3期。
    (7)“格”不仅是指“品格”“资格”,而且是指资历、地位、声望和财产等。它是决定差序格局的社会圈子大小的主要力量,类似费孝通所说的“势力”。
    (8)韩少功:《马桥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175页。
    (9)“热风”编辑部:《旭日东升:城门人民公社史》,第32页。
    (1)(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7、26-36页。
    (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3)(9)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5)(6)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7)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李亦园、杨国枢、文崇一等编著:《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桂冠图书公司1985年版。
    (8)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童星:《差序格局的结构及其制度关联性》,《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2010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