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保育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随着公民意识增强、民主化进程以及网络公众参与平台发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从政府自觉、专家主导、媒体呼吁的模式转向社会共同参与模式,民间保育组织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推动了公众参与。本文聚焦广东文化保育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选取广州历史乡村保护和发展协会、开平仓东计划、汕头山水社三个典型团队案例,总结出"精英搭建的准官方平台"、"资本支持的社区营造"、"民间自发的本土文化保育"三种不同的公众参与模式,从网络影响力、活动范围、各方关系的维度,分析这三种模式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育中的成效与局限性,以期为完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提供镜鉴。
引文
[1]张国超.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天中学刊,2012(04):128-131.
    [2]张顺杰.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及对中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32):233-234.
    [3]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钟晓华,寇怀云.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J].城市规划,2015(07):87-94.
    [5]吴克练.旧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2.
    [6]刘垚,田银生,周可斌.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08):101-111.
    [7]黎明琳.城市旧区改造中社会第三方作用与参与机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4-56.
    [8]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
    [9]喻涛.NGO组织参与北京旧城保护的案例评析[J].北京规划建设,2014(05):89-94.
    [10]郑利军,杨昌鸣.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2005(07):63-65.
    [11]沈海虹.“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2]刘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重庆大学,2007.
    [13]吴丹.基于社区的“三元互动”旧城更新规划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4]潘博成,陈颀.地方文化保育团体行动策略——以广州市W协会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14(01):31-36.
    [15]谭金花.乡村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广东开平仓东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5(01):18-23.
    [16]廖春花,杨坤武.全球化与地方认同:城市历史街区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49-56.
    [17]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