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的空间重塑——以上海新天地与田子坊街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为探索积极的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模式,挖掘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对街区空间重塑与社会关系变迁的影响机制。通过对上海新天地与田子坊街区的区位背景、更新改造过程、更新改造模式及更新改造过程中的空间重塑与社会关系变迁情况的对比分析,初步判断在街区空间重塑过程中,上海新天地的社会关系已发生变迁,而田子坊的社会关系正发生变迁。并得出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模式影响着街区空间重塑的程度与方式、街区功能置换影响着街区社会关系变迁、社会关系变迁与空间重塑存在正相关等结论,提出倡导街区行为主体平等化、发展新的"解读街区社会关系—街区功能定位—积极空间重塑"的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程序及尝试探索如社区营造模式的积极空间重塑等方式,使街区的更新改造健康发展。
引文
1吴良铺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陆翔.北京传统住宅街区渐进更新的途径[J].北京规划建设,2001,(3).
    3邱桂芳.基于梯度保护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方法初探[D].青岛理工大学,2012.
    4刘潇潇.基于欧洲经验的哈尔滨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宋晓龙,黄艳.“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北京南北长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2000,24(11):59-64.
    6丛蕾.美国历史住区的自我更新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2,11:117-122.
    7李和平,王敏.美国历史街区保护的推动模式[J].新建筑,2009,02:31-35.
    8阮仪三,蔡晓丰,杨华文.修复肌理重塑风貌--南浔镇东大街“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整治探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53-55.
    9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
    10张锦东.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J].中华建设,2013,10:70-73.
    11石炀.基于社会转型与产业发展的北京历史街区保护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1.
    12刘佳燕.国外新城规划中的社会规划研究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5,03:69-72.
    13朱自煊.屯溪老街保护整治规划[J].城市规划,1994,01:29-34+62.
    14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5孔翔,钱俊杰.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J].人文地理,2011,03:46-50.
    16许尊,王德.商业空间消费者行为与规划--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规划师,2012,01:23-28.
    17李燕宁.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更新的“自下而上”样本[J].中国文化遗产,2011,03:38-47.
    18姜文锦,陈可石,马学广.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0:84-89+96.
    19李燕宁.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更新的“自下而上”样本[J].中国文化遗产,2011,0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