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化”与“domestication”、“异化”与“foreignization”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吴蓉
  • 年:2009
  • 作者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 论文关键词:归化 ; 异化 ; 瓦奴蒂
  • 会议召开时间:2009-12-01
  • 会议录名称:外国语文论丛(第2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H315.9
  • 学会代码:WGYL
  • 学会名称:《外国语文论丛》编辑部
  • 页数:10
  • 文件大小:458k
  • 原文格式:O
摘要
近十几年来,归化与异化一直是国内外译学界的热门话题。而其中又数瓦奴蒂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但国内翻译界不少人对归化及异化的理解并不完全等同于瓦奴蒂的定义。瓦奴蒂所指的并非仅仅是语言文化层次上的归化与异化,他的探讨已拓展到翻译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而所谓异化也并不意味着比归化更忠实于原文,而指通过异化的翻译手段引入抵抗目的系统中占统治地位的语言、文化、思想因素。
引文
[1]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角——对国内归化/异化者的一个提醒》,《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2页。
    [2]原因在于,“异化的哲学基础就是人的主体性”。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24.
    [3]转引自: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1372页。
    [5]这里所说的文化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中与社会阶级、经济关系密切的“文化”,而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带有政治意味的“文化”;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这个“文化”指“某群体或民族的风俗、人文现象、社会惯例等”。(参见:A.S.Hornb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Fourth Edition,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7,p.347.)本文所提及的“文化”指的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
    [6]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49页。
    [7]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49-50页。
    [8]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50页。
    [9]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50页。
    [10]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50页。
    [11]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50页。
    [12]转引自: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50页。
    [13]谭惠娟,《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中国翻译》1999年第1期,第32页。
    [14]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7页。
    [15]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0页。
    [16]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6期,第23页。
    [17]林克难,《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上海翻译》2005年第1期,第3页。
    [18]转引自: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p.19-20.
    [19]Shutdeworth&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43-44.
    [20]Shuttleworth&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59.
    [2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81.
    [2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81.
    [23]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19.
    [24]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19.
    [25]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109.
    [26]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dedge,1995,p.20.
    [27]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5页。
    [28]祝朝伟,《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1页。
    [29]Lawrence Venuti,"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240.
    [30]鉴于"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是成对的两个概念,故只要能弄清"foreignization"的含义,也就能弄清"domestication"的含义。
    [3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148.
    [3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148.
    [33]这可能源于瓦奴蒂深受德国翻译传统的影响。在德国翻译传统中,异化翻译就强调语言层次(参见:Lawrence Venuti,"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242)。而且,他所专注讨论的语言层次也不同于上述例证中的讨论,他更关注的是用古语等异于当前占统治地位的语言来翻译源文本,以体现源文本的时代性和异域性。
    [34]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291.
    [35]在瓦奴蒂的理论体系中,"domestication"作为与"foreignization"成对的概念,其含义当然也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三个层次。
    [36]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第15页。
    [37]当时,英译日本小说一般都转译成了欧洲其他语言。
    [38]劳伦斯·瓦奴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365-366页。
    [39]林克难,《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上海翻译》2005年第1期,第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