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严耕望(1916-1996)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中古史研究大家,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制度史及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他著述丰富,享誉学林。本文以严耕望的生平学术活动和主要代表作的分析评述为主线,结合整个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对他的学术渊源、学术成就、史学特点和治学方法,以及他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等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探究,力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严耕望的史学贡献,揭示他的史学思想与特点,以凸显严耕望学术研究的独特风貌,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全文主要由“绪论”、第一章“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渊源”、第二章“严耕望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就”、第三章“严耕望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贡献”、第四章“严耕望的史学特点与治史方法”、第五章“严耕望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余论”组成。
     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对关于严耕望的国内、国外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并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作了全面的检讨,针对这些思考,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研究面相;针对本文的研究旨趣与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具体写作思路及各章节的内容安排。
     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严耕望的生平及学术道路的考察,论究严耕望的史学渊源。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严耕望的人生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桐城高中时期及以前、武汉大学时期、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时期。在求学与工作期间,严耕望除了读书、写作、研究、教学之外,其他活动也主要与学术有关。从严耕望“一生唯一念”的学术经历而言,他的史学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为严耕望在中学(主要是高中)与大学时期对历史以及史学以外的社会学科的广泛涉猎,他的自主意识以及李则纲、吴其昌、梁启超等前辈的影响,使其早早立下了研究历史的志愿。二为钱穆的作用,主要有武汉大学讲学期间、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期间以及之后断断续续的余生等三个阶段。三为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学风(治史风格与取向)及其研究环境对严耕望的影响。
     第二、三章主要围绕严耕望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总结严耕望史学的成就得失。制度史方面,分别对严耕望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地方行政制度、北魏尚书制度、唐代尚书省制度研究上的成就作一一论述,对严耕望的几部代表专著如《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两汉太守刺史表》等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历史地理方面,则专就严耕望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上的贡献作一全面深入的论述。主要沿循严耕望的“人文地理研究三部曲”计划,首先论及他的唐代交通地理研究,对《唐代交通图考》的撰述动机、创作过程与研究方法、主要成果与不足等进行分析探讨。之后再对严耕望的唐代人文地理及国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展开论述。
     第四章对严耕望史学的特点以及他的治史方法作了归纳,进而分析他的史学思想与治史取向。严耕望史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他对史料以及求真精神的孜孜追求。他偏好具体问题的治史取向正反映了其朴实秉性与务实风格。而严耕望在钱穆等身上所受的人文主义与通识教育使得他逐渐形成其“整体的中国历史观”。严耕望在具体治史过程中亦有一些具体而确实有效可行的治史方法可供借鉴。譬如他对归纳、统计等数学逻辑方法的喜好,他以小见大或“聚小为大”的研究路数,以及他在制定长期的研究计划之后按部就班的施行,并在历史考证中擅长广参互证与追本溯源等等。
     第五章主要考察严耕望与港台史学的关系。港台史学为中国当代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重要环节。严耕望长达六十年的学术生涯,有近四分之三在港台度过,对港台史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因此本章对严耕望与港台史学(包括史学机构与学人)的关系作一考察,以求对严耕望生前及身后的学术贡献与影响有更加完整的认识。
     余论则对严耕望学术的意义和启示作一总结和评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的辛勤耕耘和薪火相传。而在当前日益追求经济与功利的学风之下,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无疑具有相当的启示与借鉴之用。
Yen Keng-wang (1916-1996) is a famous modern historian o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Study in China. He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s and Historical Humanities Geography. He produced a great deal of works and had a good reputation in academic world. In this paper, we took the life of Yen's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as the analyzing main line, linking to the who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inquiry into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his learning methods etc.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we strove to understand Yen's original academic style, to reveal his thought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preface, Chapters One:Yen's life and his historical origin, Chapters Two:Yen'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s, Chapters Three:Yen'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Historical Humanities Geography, Chapters Four:Yen's historical method and his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Chapters Five:Yen'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prefac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its analysis path. We als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is paper, and propose a series of need for further study.
     Chapter One clarifies Yen's life and the academic road to understand his academic origin. As a pure scholar, Yen's life looks relatively simpl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ong-cheng(桐城)high school and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Institute of Qi-lu(齐鲁)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of the Academia Sinic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New Asia College and New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 In these periods, Yen did nothing but reading, writing, research, teaching, and his other major activities were also related with academy. His historical origin mainly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s his study in high school, including Li ze-gang, Wu qi-chang, Liang Qi-chao's influence, as Chien Mu's influence, as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s style of study and its environment.
     Chapter Two and Chapters Three focuses on Yen's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to dissertat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cluding the gains and losses. We analyze Yen's study on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of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Shang-shu(尚书)system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W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Yen'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work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Table of Pu, Shang, Cheng, Lang in Tang Dynasty'(《唐仆尚丞郎表》),"Table of Han Prefecture governor(《两汉太守刺史表》)etc. And we als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discussion on Yen's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humanities geography. Mainly along Yen's trilogy of humanities geography studying program. Firstly on his traffic geographic research in Tang, and make an analysis of Yen's "A Study on the Traffic and charts in Tang Dynasty"(《唐代交通图考》), including the purpos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etc. After that, we make a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Yen's humanities geography study of Tang and the humanities geography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Chapter Four summarizes of his research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to further analyze Yen's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orientation. Yen's main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embodies in his pursuit of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pirit. Yen's history orientation of specific problem is a reflection of his simple nature and pragmatic style. The humanism and liberal education received from Chien Mu make Yen gradually forming "the whole concept of Chinese history". In Yen's specific history process, there is also has some concrete and indeed available historical method for reference, such as he prefers Induction, statistics of mathematical logic method, he is good at'small to see' or'Poly small for big'for study, he formulates a long-term research program, and follow the prescribed order execution, he Widely participate in each card and traces to its source during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Chapter Five attempt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en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including the history institution and Other schola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ing Yen'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nd hi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broadl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and appraises Yen's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on his academic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引文
① 关于严耕望的著述及出版情况,可参李启文补订:《严耕望先生著作目录》,收入《充实而有光辉——严耕望先生纪念集》(以下简称《严耕望先生纪念集》),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第251-272页;另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年,第21-35页。详请参本文附录一《严耕望学术年表》。
    ② 廖伯源:《回忆与怀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2页。
    ③ 许倬云:《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归田)先生》,收入氏著《九六文录——中国人文探索》,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第197-199页;另见氏著《许倬云问学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第87-89页。
    ④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对石刻史料之运用》,载《古今论衡》1998年第1期。
    ①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81页。
    ② 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中国秦汉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④ 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早在1998年即引进此书,收入“万有文库”,2006年又改版收入“花生文库”。上海人民出版社亦于2008年和2011年推出有两版。详请参本文附录《严耕望学术年表》。
    ⑤ 傅杰:《严耕望<治史三书>本书说明》,《治史三书》,严耕望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⑥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自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页,注释1。
    ① 参(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② 参(日)石田干之助:《海外东方学界消息》,载《东方学》第八辑,1954年;另参陈万雄:《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敬悼严耕望师》,收入氏著《历史与文化的穿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③ 许倬云:《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归田)先生》,《九六文录——中国人文探索》,第197-199页。
    ④韩复智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第一册“例言”,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第9页。
    ⑤ 1957年9月12胡适致杨联陞书信,收入《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隆往来书札》,胡适纪念馆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0页。
    ⑥ 廖伯源:《回忆与怀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4页。
    ⑦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原载《联合报》副刊,1996年10月22—23日。后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① 据此套著作出版说明,除《严耕望史学论文集》外,其余均以台北史语所本为底本影印出版,另有《隋唐通济渠考》尚待出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09年。
    ② 惟此书不足之处在于因篇幅颇巨,赶校仓促,故难免在文字及排版上略些瑕疵,此须当注意者。(此承整理者李启文前辈相告,谨此感谢。)就笔者私心言之,若能将严氏的其他非学术性文字补全收入,辑成《严耕望全集》之类,则最好不过。
    ③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④ 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 载《中国历史学会会讯》1996年第56期。
    ② 载《中国历史学会会讯》1997年第56期。
    ③ 载《中国上古秦汉学通讯》1997年第3期。
    ④ 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61-74页。
    ⑤ 收入《国史拟传》第七辑,台北国史馆,1998年;另见《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1-19页。
    ⑥ 收入《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以下简称《新史学之路》),杜正胜、王沉森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第933-942页。
    ⑦ 载《古今论衡》2003年第10期。
    ⑧ 收入《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五卷,仓修良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5-142页。
    ① 收入《二十世纪人文大师的风范与思想》(后半叶),黄兆强主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第45-70页。
    ②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第十一次历史地理学专题演讲,2004年12月10日。
    ③ 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9-86页。
    ① 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251-272页;《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21-35页。
    ② 载《大陆杂志》第77卷第6期,1988年12月。
    ③ 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419-426页。
    ④ 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
    ⑤ 例如,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战国时代列国民风与生计》、《天宝荔枝道》三文分别被收入此丛书之《制度与国家》、《社会与变迁》、《经济脉动》分册。
    ⑥ 陈永法、沈怀玉、潘光哲访问,周维朋记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
    ① 陈存恭、陈仲玉、任育德访问,任育德记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② 载《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
    ③ 载《唐研究》第三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④ 载《当代史学》第7卷第3期,2006年3月。
    ⑤ 高敏:《关于北魏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兼与严耕望先生商榷》、《南朝典签制度考略》、《北朝典签制度试探》、《东魏、北齐的食干制度研究》,分别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详请参本文第二章的相关论述。
    ⑥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0页;另见氏著《周一良集》(第五卷)“杂论与杂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⑦ 李之勤:《西北史地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⑧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⑨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⑩ 蓝勇:《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载《唐研究》第二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吴浩:《唐仆尚丞郎表考补》,载《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2 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 游逸飞:《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订正——高祖时期的王国丞相》,载《早期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载香港《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③ 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月,第30卷第12期。
    ④ 载《无锡文史资料》第24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年。
    ⑤ 载《无锡文史资料》第30辑,1995年。
    ⑥ 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7年7月号(总第67期)。
    ⑦ 载《安庆文史资料》第27辑《香皖两江情——纪念香港回归专辑》,安庆市政协文史委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⑧ 徐雁平:《书海夜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⑨ 载《石门——汉中文化遗产研究》(2005),汉中市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⑩ 载《书品》2006年第5期。
    11 载《南方都市报》2007年6月7日。
    12 载《全国新书目》2007年第18期。
    13 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11月21日。
    ① 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2日。
    ② 载《博览群书》2008年第1期。
    ③ 载《学习时报》2008年10月20日。
    ④ 载《传记文学》第94卷第2期总561号,2009年2月。
    ⑤ 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⑥ 载《书屋》2010年第8期。
    ⑦ 载《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8月16日。
    ⑧ 载《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第1期。
    ①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自序”,第13页,注释1。
    ① (清)戴名世撰,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卷十四《史论》,中华书局,1986年,第404页。
    ② 钱树棠:《纪念严耕望学兄》,《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8页;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60页。
    ③ 严氏此取陶渊明“归园田居”之意。据笔者所见,有称严氏字归田者,如廖伯源《严耕望传》,收入前揭《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也有称严氏号归田者,如李启文《回应郭其才君文》,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8年8月号(总第68期)。
    ④ 李则纲(1892-1977),安徽桐城人,利用人类学与唯物史观治史,时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史学通论》、《始祖的诞生与图腾》两书。据严氏回忆,李氏第二部书可能为中国学人运用人类学上的图腾观念解释中国史前史的一部最早著作。另可参周毅:《李则纲<史学通论>的史学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届专门史硕士论文。
    ⑤ 据严氏回忆,其在高中时代所涉猎的非史学类书籍有摩尔根(L.H.Morgan)《古代社会》、林惠祥《文化人类学》、李则纲《始祖的诞生与图腾》、岑家梧《图腾艺术史》、恩格斯《家庭私有财产与国家的起源》以及不少南洋及中国西南民族的调查报告,至少二三十种,史学方面则有《评点史记论文》、《御批通鉴辑览》、《史通》、《通志·二十略》、《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吕思勉《白话本国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胡适及冯友兰两部《哲学史》等。参严耕望:《治史答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5页。
    ① 严氏回忆云:“我在中学毕业,就与几个同学结伴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我在中学时代,喜欢看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书,希望从人类学的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当时中山大学在人类民族学方面表现的成绩比较好,所以原想以中山大学历史系为第一目标;但一到珞珈山,看到武大校舍的宏伟壮丽,兼具幽静自然之美,就把我的精神吸引住了,改变意志,以武大历史学系为第一目标。录取入校后,住在那样古典式的宏伟辉煌的建筑中,感觉无比的兴奋,也加强了我对于学术追求的信念!”参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附录一“我与两位王校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1页。
    ② 自1937年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战争始,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或停止。其对中国学术界造成的危害令时人感叹不已。钱穆曾回忆道,当时的学界人物,“皆学有专长,意有专精。世局虽艰,而安和黾勉,各自埋首,著述有成,趣味无倦。果使战祸不起,积之岁月,中国学术界终必有一新风貌出现。天不佑我中华,虽他日疆土光复,而学术界则神耗气竭,光采无存,言念及之,真使人有不堪回首之感。”参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72-173页。
    ③ 严氏云:“民国二七年(1938)春,母校武汉大学避敌寇之逼,迁四川嘉定(乐山县),余与同学数人乘民生公司小轮,溯江入川。三峡中,昼驶夜泊,不只一日,余终日手持《蜀中名胜记》一册,坐立船头,观赏风物,与古人诗文相印证,几于忘食。”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篇二九《成都江陵间蜀江水陆道》文末“附记校识”,第1143-1144页。另可参阅骆郁廷等主编:《乐山的回响:武大西迁乐山七十周年纪念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 据严氏大学好友钱树棠回忆,严耕望很早就以读书为志业,严氏曾说过:“在中学时就想过,只要每月有七块银元的生活费,及时住在深山古寺,也可读书终此一生。”严氏在中学因其终日读书,毫不昏倦,被同学们认为其脑子是铁打的,故得其“铁脑”的绰号。参钱树棠:《纪念严耕望学兄》,《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8页。
    ① 严氏此时治学虽无定向,但对政治制度却早有兴趣,其萌芽或许可追溯至严氏高中时代研究尧舜禅让问题并以此作文一事。此据其《生活日录》一九六一年一月一日“回忆《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撰述的缘起”条之记载。参严耕望:《治史答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2页,注释2。
    ② 据严氏回忆,战时武汉大学四川嘉定校区,常有敌机空袭警报,而其每次跑警报,不论昼夜,手上提的只有这包资料,后来由于其治史兴趣的下移,这批资料无故遗失了。参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1页,注释1。
    ③ 钱树棠:《纪念严耕望学兄》,《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8页。
    ④ 黄宽重:《严耕望先生访问记》,原载《汉学研究通讯》第3卷第1期,台北: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1984年。另收入严耕望:《治史答问》“附录一”,第121页。另可参阅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以下简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本卷成书后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① 关于此门课程名称,严氏称“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另据钱穆学生李埏回忆称“中国政治研究”。参李埏:《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痛——敬悼先师钱宾四先生》,收入《钱穆纪念文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19页。
    ②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46-47页。
    以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47页。
    ④ 孔祥军:《严耕望先生史学述略》,载香港《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⑤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宋德熹:《从几封信谈归田师的治学信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87-90页。
    ① 钱穆谓严氏论文,原料已搜集详备,唯后代著作如《山堂考索》、《廿二史考异》诸书尚未阅,可取其研究成绩为之补充,并建议将封建与行政分开,以免有含混之弊。参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49-50页。
    ② 严氏回忆云:“一九四一年春,钱宾四师到武大讲学,我以尚未完成的论文稿求教,惠蒙嘉许,增加我这方面的信心,遂决定向政治制度史方面发展。”参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1页以及第121-128页。
    ③ 据钱穆回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则在北郊赖家园,距城廿里许。有研究生十许人。有一藏书家,避空袭,移书赖家园,借研究所用。园中有一亭,池水环之,一桥外通。池中遍植荷,池外遍植树柳。赖家园处境静僻,不仅离城远,即离附近一小市,亦在五六华里之外。孤立在乡野中,四邻皆农村,宾客稀少。研究所诸生,除临时偶有增添外,既无毕业年限,又不逐年招收新生,彼辈在所有年,亦能各有研讨,各自进修,不啻是一研究集团,各安所业。并无规定之课程,只在每周星六下午有一讨论会,每由余主讲一题,约一小时,余乃由诸生各别发问,各别讨论,直到晚餐前始散会。又讨论会每择研究所附近茶店中举行。围坐小园丛树中,借作郊游,备极舒畅。又于星期日赴成都附近诸县邑诸名胜作竟日长途之旅行。”参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第226-237页。
    ① 康有为:《强学会序》,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汤志钧等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② 严氏就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期间,《责善》半月刊陆续出版十期,严氏先后发表了5篇论文,论文质量较高。另,严氏《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初稿亦在此间完成(内容以大学毕业论文为基础并增补相应章节,包括作为此文附录的“两汉太守刺史考”)。参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本卷成书后记”,第435-440页。
    ③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8-19页
    ④ 严氏自言曾有一段时间借宿于钱穆住处。据钱穆回忆,“1943年秋,(华西大学)亦适华西坝内南端最左一所洋楼空出,此楼乃各楼中之最大者,而余则惟一身,遂召齐鲁研究所研究员五六人随余同居。时老友蒙文通任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兼华西教授,由其移借一部分图书寄放坝南余宅,供余及同居五六人研读之用。”参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第239-240页。
    ①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62页。
    ② 顾颉刚:《顾颉刚日记》第五卷“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七号星期三”等条,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第284页。
    ③ 时顾颉刚任北碚修志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兼主任委员。实际工作由傅振伦主持。参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增订本),第367-371页。
    ④严氏自谓此段时间抑郁不得志,因生活所迫,无缘常亲书册,诚恐一切理想均成幻影,甚为不安。且有“拟回研所读书之意”。参严耕望致顾颉刚书信,收入《顾颉刚书信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4-227页。唯稍遗憾的是,该套书信集在排版中出现若干失误。如卷一“总目”之“卷三目录”,在“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一通”条之后,遗漏“致罗香林一通”条,第75页。故造成接此之后的“致杭立武六通”条至“致王锦雯一通”条的检索页码错乱。又“致王锦雯一通”条之后又遗漏“致刘大年二通”条,第387页,故接下的“致沈维钧一通”条至“致徐中舒二通”条的检索页码也均错乱。又,顾颉刚1945年6月26日致齐鲁大学校务委员会第二函,与笔者所藏该函在行文上略有出入,惟该书整理者云“此通录自底稿”。具体待考。
    ⑤ 据严氏称此三篇包括已发表与未发表的论文。据笔者推断,其中已发表者当为:《两汉郡县属吏考》(刊1942年金陵、齐鲁、华西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2卷。严氏此前曾带此文拜谒过前武大校长王星拱);《楚置汉中郡地望考略》(刊1941年《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16期。此文为严氏真正最早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文字,颇得其师吴子馨称许);第三篇不详,待考。
    ⑥ 据傅斯年回信云:“抚五先生赐书及惠书先后敬悉,……大著匆匆拜赞,甚佩。敝所近年亦甚凋零,辱承不弃,何幸如之!……以大著论,自当为助理研究员,然若毕业未满两年,亦只可为助理员,……大著已寄李庄开会审查,当可通过。”详见《傅斯年全集》第七卷,欧阳哲生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7页。
    ⑦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与史语所之学风》注释1,《新学术之路》,第933页。
    ⑧ 参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主编:《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全三卷),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年。
    ⑨ 杜正胜:《新学术之路》“序”;另参董作宾:《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学术上的贡献》,载《大陆杂志》第2卷第1期,1951年1月。
    ① 严耕望:《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钱穆宾四先生与我》附录二,第158-159页。
    ②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128页。
    ③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第146页。
    ④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⑤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0-82页。
    ① 是年,适值台北《史语所集刊》“傅斯年先生百岁诞辰纪念论文集”专号征稿,严氏谓其一生事业学问,受惠于傅斯年的识拔,才有今日之成绩。故对于此次征稿极其重视,没有拿以前的旧稿来草草应付,而是专门另起文章。此举足可见严氏待人接物之朴实与感恩美德。参李启文:《经时纬域写人文——归田师晚年生活小记》,《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82-83页。
    ②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传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218页;《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10页。
    ③ 王充《论衡》“别通篇”曰:“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书来,比至日中何事乎?’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其为百世之圣,师法祖惰,盖不虚矣!”,黄晖校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99-600页。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57页。严氏晚年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对其一生影响最深之五部书,皆为其小学及中学时代所读。严氏谓:“人在少年时代,一片白纸,自不免有些先入为主的影响,加以出身农家,又自幼喜欢数学,铸定了我生活为人的风格,与治学的态度、治学的大方向。”参严耕望:《影响我一生最深的五本书》,载《书目季刊》第23卷第1期,1989年;另见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附录“访谈录二”:<忘情于“不古不今之学”——访严耕望教授谈中国中古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47-548页。
    ①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42页。
    ② 傅斯年主持下的史语所,实证主义风格至为明显,迳称为“史料派”。虽所里同人治学各有个性特点,如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容庚、徐中舒、劳榦、全汉昇等,其考察视域和学术包容也越来越开阔,然均极重史料搜索考辨,穷尽所能,以小见大,治史讲求精深而有新解,确实是以史语所为代表的一种鲜明风格,并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参王家范:《百年史学回顾之二:科学实证与人文诠释》,载《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1期;另收入氏著《史学与史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7-145页。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127-128页。严氏此语颇有佛家味道。佛曰凡事皆因缘会合而成,无自相也。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90-97页。
    ①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前揭《秦汉地方行政制度》。
    ②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校订三版弁言”。
    ③ 参《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下)所收篇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其中,《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一文(原收入《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史论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下述宋元明清,虽为概况综述文字,或可视为严氏“中国地方性质制度通史计划”之蓝图。参《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④ 廖伯源:《评介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收入《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五卷),仓修良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增订版序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② 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③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增订版序言”。
    ④ 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附表一“西汉郡国首相状况一览”,注释1。
    ⑤ 游逸飞:《西汉郡国双轨制再探——官僚制与封建制的结合》,发表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合办的“第三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2009年,武汉。另参前揭游逸飞:《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订正——高祖时期的王国丞相》。
    ① 关于《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书出版发行情况。首节略有提及,此处再为之续补。今行世者,为《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与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两种三册。其中,《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为严氏大学毕业论文。后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代续加增补充实(包括编撰附录《两汉太守刺史表》),甚得钱穆与顾颉刚的称许。如顾颉刚于1945年6月26日致齐鲁大学校务委员会函云:“例如本所前研究生严耕望君所作《两汉地方制度》一稿,以四五年(之)专精成三十余万言之巨著,诚能出版,必可增加本所之荣誉。”(《顾颉刚书信集》卷三,第233页。)然因世事变迁阴差阳错诸多不便,严氏此书迟至1961年才由史语所出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A,二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74年再版,合刊一册。1990年三版,更名《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一册。又,此前严氏以为出版无望,故曾将论文部分删削改写,以《汉代地方官吏之籍贯限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题发表于《史语所集刊》第22(1950年)、25(1954年)本。然此书自1940年拟定计划搜集材料开始,至1990年三版,前后凡一个甲子,之前的二十二年,“中间除了删削本外,全部易稿凡三次,局部改订不知若干次”(参严耕望《本卷成书后记》)。故此书是严氏生平最满意的政制史著之一。参廖伯源:《评介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②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① 廖伯源:《评介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①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二章“郡府组织”及第五章“县廷组织”,第73-146页;第216-244页。
    ① 对于严耕望此四部分之分类法,今人周长山则认为,“纲纪”只是对“郡之右职”的一种代称,而监察也只是督邮的主要职责,而非身份。详参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第138页。
    ② 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载《文物》1997年第1期。另参廖伯源:《汉代郡县属吏制度补考》,收入氏著《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增订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69页。
    ③ 关于郡都尉,可参镰田重雄:《论汉代的郡都尉》,收入氏著《秦汉政治制度的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1962年;劳榦:《从汉简所见之边郡制度》,收入氏著《劳斡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
    ④ 关于“属国都尉”职,可参(日)镰田重雄:《秦汉政治制度研究》。又据鲁惟一推测,在除了为管理汉族居民而建立郡及其行政机构的地方和为管理半同化居民而建立属国的地方以外,似乎还有必要考虑到另外的领土类型,即“葆”或“保护国”的过渡地带。详见鲁惟一:《汉代行征记录》(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3页,正文第二段及注释3。
    ⑤ 关于都尉府分曹,参陈梦家:《汉简缀述》之《汉简所见太守、都尉二府属吏》,中华书局,1980年。
    ⑥ 关于“候”的解释,指直属于都尉的下级官署候官的长官。参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下)“第六、七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205页。
    ① 参葛剑雄:《秦汉的上计和上计吏》,载《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期;高敏:《秦汉史探讨》之“秦汉上计制度述略”,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4-195页;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之“上计”一节,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6-461页;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第三编之第三章“考课制度”,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880-895页;(日)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上)之第三章“各种簿籍简牍格式的分析”,其中关于“汉代上计制度与文书行政的关系”的讨论,第308-322页;(日)镰田重雄:《秦汉政治制度史研究》之“郡国的上计”。
    ② 关于乡官制度研究,可参(日)守屋美都雄:《父老》,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刘俊文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64-584页;另见氏著《中国古代的家族和国家》,钱杭、杨晓芬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日)堀毅:《秦汉乡官考》,收入氏著《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98-124页:(日)镰田重雄:《汉代乡官考》,收入氏著《秦汉政治制度史研究》;(日)樱井芳郎:《论汉代三老》,收入《加藤繁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集说》,富山房,1941年;(日)滨口重国:《秦汉隋唐史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日)池田雄:《关于汉代地方小吏的一点考察》,载《中大学部纪要史学科》17,1972年。
    ③ 如杨鸿年引《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听讼条引《会稽典录》条,谓“乡官既为亭上级政区,乡官也就是亭长的上级人员,乡官对亭长行为应当负责。而亭长在受县监督指挥同时,也要受乡官节制。”参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第470页。
    ④ 在“有秩是否为一官职”这一问题上,学者存有不同意见。安作璋、熊铁基先生认为“有秩”不是官名,“有秩”即有官品、禄秩之意,而“有秩啬夫”应连读,表示一个官名,是相对无秩的啬夫而言,详见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第679-694页;张金光亦持类似观点,详见氏文《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另可参阅(日)大庭修:《汉代的啬夫》,载《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1-196页,另见氏著《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1-423页;裘锡圭:《啬夫初探》,收入氏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30-523页。
    ⑤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245页。
    ① 详参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②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316页。
    ③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333-334页。关于“汉代官吏晋升”问题,另参胡平生:《居延汉简中的‘功’与‘劳’》,载《文物》1995年第4期;(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之“汉代的因功次晋升”章节;(日)福井重雅:《汉代官吏登用制度的研究》,东京创文社,1988年;(日)纸屋正和:《前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收入《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刘俊文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05-535页。
    ①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357-358页。
    ② 关于汉代“任官避本籍”制,日本学者滨口重国亦通过研究指出,东汉时郡太守、郡丞任职回避本郡,县令和县丞、县尉任职回避本县、本郡人的做法已经制度化。以此同时,郡县诸曹以下的属吏则多任用本郡人或本县人。详参(日)滨口重国:《汉代地方官的任用和原籍的关系》,收入前揭氏著《秦汉隋唐史研究》。
    ③ 转引自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57页。
    ④ 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增订版),第73页。
    ⑤ 连云港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5页。
    ① 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增订版)“序”。
    ② 余英时谓:“以我个人的切身体验而言,我过去研究汉代贸易与扩张和循吏的文化功能都曾得力于《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所提供的基本架构。”详参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邬文玲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收入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②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③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以下简称《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引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④ 严耕望致顾颉刚书信,《顾颉刚书信集》卷三,第227页。对此,顾颉刚亦复信云:“此一时代,史料有限,而中央研究院之工作并无结束时限,较之《两汉制度》更能从容从事,鄙意似可先研究主要问题,再作周匝之叙述,以与前书相衔接。”《顾颉刚书信集》卷三,“1945年10月26日”条,第226页。
    ⑤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原载《大陆杂志》第9卷第8期,1954年10月;另收入《释中国》第三卷,胡晓明、傅杰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493-1514页。另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下),第855-885页。
    ⑥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① 关于南朝都督制研究,另参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博士学位论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②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25页。
    ③ 严氏著述极重视图表的利用,一来是源于其善于逻辑思维之习惯,二来是为了能方便读者。因为“文章内容图表化以后,读者可以马上对内容有个直觉的整体印象,否则大篇内容阅读下来,有时反而令人迷糊。”详参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相关论述。
    ① 北魏军镇因随时间的移易而有变动,故而造成魏末六镇名称、地点之争论。陈寅恪即云“六镇问题于吾国中古史至为重要,自沈垚以来,考证六镇问题之著述于镇名地望颇多精义,然似不免囿于时间空间之限制,犹未能总汇贯通,了解其先后因果之关系也。”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59页。据统计,前人研究成果主要有(清)沈垚《落帆楼文集·六镇释》,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13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谷霁光《北魏六镇的名称和地域》,载《禹贡》半月刊第1卷第8期,1934年;《镇戍与防府》,载《禹贡》第3卷12期,1935年;俞大纲《北魏六镇考》,载《禹贡》第1卷12期,1934年;朱师辙《北魏六镇考辨》,载《辅仁学志》第12卷第3期,1943年;岑仲勉《北魏国防的六镇》,载《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54期,1947年。详见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Ⅱ),第35页。
    ② 周文初载《禹贡》半月刊第3卷第9期,1935年;第4卷第5期,1935年,后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今据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10年6月第2版,第172-190页。
    ③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752页。
    ① 关于北魏设镇的确切数目,学界目前对此尚有争论。除前引周、严两氏所考数字不同之外(周说为96,详见前揭氏著),今人牟发松经过深入考证,则提出北魏设置军镇总数为98之说。详见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七期),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②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739页。
    ③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431页。
    ④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420-425页。
    ①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152-155页。
    ①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释中国》第三卷,第1500-1503页。
    ② 同上注。
    ③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Ⅱ),第35页。
    ④ 详参蔡学海:《北朝行台制度》,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5期,1977年。牟发松:《魏晋南朝的行台》、《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九、十辑,1988年;《北朝行台地方化考略》,载《文史》第33辑,1990年;《六镇起义之前的北魏行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期,1991年。
    ⑤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838页。
    ①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339页。
    ②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自序”,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册,1948年;后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第85-201页。
    ③ 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152页。
    ④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自序”。
    ①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86-89页;《北魏尚书制度》,《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358-396页。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85-86页。
    ③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6页。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85页。
    ⑤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30页。
    ⑥ 刊宋晞主编《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论丛》第三册《史学论集》,台北华冈出版公司。此文只是《北魏尚书制度考》之一综述,可谓该长篇考证论文之较详结论,“亦取其明快易瞭,识其概略而已。”详参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序言”;《北魏尚书制度》“附记”。
    ① 严氏云:“大前年中华学术院为纪念故蒋公九秩诞辰,编辑《中华学术与现代丛书》,向我征稿,限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拟题,云不避旧文之改作,但以一万字为原则。我为响应此项征稿,乃抽暇就此文作一述要,刊于该丛书第三册《史学论集》(华冈出版公司)仍未能认真改作,不知俟之何日!”参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30页。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8-19页。
    ③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校订三版弁言”。
    ④ 关于北周总管区制度,参严耕望:《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二章第三节《北周总管区》,《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450-504页。
    ① 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248页。
    ② 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235页;第237-238页;第241-242页;第250-251页。
    ③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① 此所谓隋文帝废除乡官,指废除州刺史自辟属吏冗员系统,而非朝廷任命的府佐系统。参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4-15页;(日)滨口重国:《所谓隋代的废除乡官》,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上古秦汉”),刘俊文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15-333页。
    ②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又,关于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地方政治之积弊兼及隋代改革之概况,参严耕望:《从南北朝地方政治之积弊论隋之致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202-225页。
    ③ 关于方镇制度对唐朝及整个历史之影响,严氏分别从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中央与地方官之派任以及佐官组织之曹司分科分职等角度加以论述。参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406-452页。
    ④ 严氏指出,隋唐之制,朝廷分职治事者为六部,州府县廷之组织以六司分职,与朝廷六部同型,绝非秦汉时代相府僚佐之比,“此则组织原则根本异趋也”;至于隋唐时代州县佐官之任用,全出中央,其与府主只有行政统属之关系,“以视秦汉佐吏皆由长官自辟而有君臣之份者,亦截然不同矣”。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
    ① 严耕望:《唐代府州僚佐考》,《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339-341页。
    ②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序言”。
    ③ 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378页。
    ① 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379页。
    ② 同上注。
    ① 关于严耕望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涉猎,参本文第一章及第四章节相关论述。
    ② 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432页。
    ① 关于六部与寺监之具体关系,据郁贤皓等学者之说,其大致为:礼部颁行政令,由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施行;户部颁行政令,由太府寺、司农寺施行;吏部颁行政令,由宗正寺施行;兵部颁行政令,由太仆寺、卫尉寺施行;刑部颁行政令,由大理寺施行,遇有重大案件,刑部还与御史台、大理寺联合组成三司;工部颁行政令,由少府监、将作监施行。参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9-50页。
    ② 严耕望:《唐代行政制度论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843-854页。
    ③ 严氏此说亦得到了不少后世学人的支持和呼应。例如以研究汉唐外交制度史著称的学者黎虎,即谓“唐代的九寺是从汉代的九卿发展而来的,但是唐代的九寺已完全成为事务机构,它接受作为政务机构的尚书省及其所属诸司的领导,在尚书诸司政令指导之下完成各项具体事务。”参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5页。
    ④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77页。
    ①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序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序言”;另参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附录“访谈录二:忘情于‘不古不今之学’——访严耕望教授谈中国中古史研究”,第619-620页。
    ①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76页。严氏在谈及其《中国地方制度史》时则谓:“此书诚然有许多具体的明显的创获,但功力并非极深,只是能看出重要问题而勤于彻底的搜集史料加以条理化而已!”又,严氏在谈到钱穆门下诸弟子门生时,谓自己成就有限,充其量只是钱门学术一旁支而已。这些只言片语无不体现了严氏谦虚的品格。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8页;《唐仆尚丞郎表》,第712-714页。
    ①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第861-862页。
    ②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第715-716页;第1056-1057页;第1088-1089页。
    ③ 关于当时史语所迁台初期在杨梅火车站的困难情形,参前揭《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七“抗战复员即来台”,第317-332页:前揭《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卷一“任重道远”(全院篇),第61-67页。
    ④ 吴浩:《唐仆尚丞郎表考补》,刊《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⑤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第405页。
    ① 此志撰于垂拱四年正月十三日,原文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六册,后收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② 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及《汉官仪》等关于“乡亭里”的文献记载。
    ③ 沈颂金:《汉代乡亭里研究概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0期。
    ④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58页。
    ⑤ 关于此问题,可参高荣:《“十里一亭”说考辨——秦汉亭制研究之一》,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论秦汉的都亭与乡亭——秦汉亭制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22期:《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秦汉亭制研究之三》,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5期,2008年9月。
    ⑥ 在对“乡、亭、里关系”的认识上,当前多数学者似较倾向于“亭邮与乡里属于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之说,详参前揭高荣的一系列文章。
    ① 参前揭廖伯源相关文字(本章第一节);另参高敏:《读尹湾汉简札记》系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85-114页。
    ② 高敏:《关于北魏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兼与严耕望先生商榷》,《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71-181页。
    ③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871页。
    ④ 高敏:《关于北魏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兼与严耕望先生商榷》,《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72页。
    ⑤ 关于典签制度,参高敏:《南朝典签制度考略》、《北朝典签制度试探》,《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217-262页及第283-293页。
    ⑥ 关于北魏俸禄食干制度,参高敏:《关于北魏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71-181页;《东魏、北齐的食干制度研究》,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4-278页。
    ①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第90页。
    ② 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中国秦汉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③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Ⅰ),第281页。
    ④ 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Ⅱ),第269页。
    ⑤ 关于胡适与严耕望的此段学谊因缘,详参本文第五章第四节相关文字。
    ⑥ 其实,严氏更为世人所称道的“唐代交通图考”研究成果在当时己初显端倪,他于1966年发表《唐蓝田武关道述略》(刊《新亚生活双周刊》第九卷第十二期),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而材料的系统搜集则更早在二十年之前。详请参本文附录一《严耕望学术年表》。
    ① 转见廖伯源:《回忆与怀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3页。
    ② 此书为严氏未竟之作,其生前已出五卷,第六卷为其及门弟子李启文先生整理出版。另有《隋唐通济渠考》为其中一篇,因文繁字长拟单独出版。请参本节附1:关于遗著《隋唐通济渠考》的说明。
    ③ 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第11页。
    ①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载《兴大历史学报》1993年第3期。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8-19页。
    ③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另参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6-20页。
    ①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7页。
    ②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关于严氏对正史的重视,详请参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相关论述。
    ① 李启文整理:《唐代交通图考第一至六卷引用书目及纲文古地名引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另附见严耕望著,李启文整理:《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②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③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严氏此种积累材料方法,在他写作《中古佛教地理稿》(即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过程中亦得到体现。详请参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相关论述。
    ④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⑤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凡例”,第1页:《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河南淮南区”,第1845-1854页。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河南淮南区”,第1981页。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第982页。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第1239-1252页。
    ⑤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第1299页。
    ①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第982页,注释14。另参蓝勇:《对古代交通里程的记载运用要审慎》,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546-1548页。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509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702页。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705页。
    ③ 参吴承志:《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收入《隋唐文明》第32卷《隋唐地志辑录》,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伯希和(Paul Pelliot):《交广印度两道考》,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方国瑜:《滇史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④ 参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上卷《陆道考》,第5页。
    ⑤ 详参严耕望:《汉晋时代滇越通道考》及《唐代滇越通道辨》两文,收入氏著《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第1307-1333页。关于向达《蛮书校注》之误,另参同书本卷篇31,第1180页;篇32,第1212页;以及 本卷附篇七“叶榆水下游即今盘龙江辨”,第1315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二卷“河陇碛西区”,篇十一、十二“长安西通安西驿道”,第421页。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篇二八“荆襄驿道与大堤艳曲”,第1039-1078页。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篇四五“太行东麓南北走廊驿道”,第1539页。
    ④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河南淮南区”,篇五八“中原东通海岱辽东新罗道”,第1997页。
    ⑤ 严耕望:《隋唐通济渠在交通上之功能》,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21卷,1990年。
    ⑥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3页。
    ⑦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十一卷上册,1980年;增订稿收入《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篇二九,第1079-1153页。
    ⑧ 原载《新亚学报》第九卷第2期,1970年;增订稿收入《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篇二十,第907-924页。
    ⑨ 蓝勇:《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载《唐研究》第二卷,第548-555页。
    ① 关于严氏对天德军的具体考证,请参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相关论述。
    ②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载《兴大历史学报》1993年第3期。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6-7页;另参严耕望:《唐代北疆直接领辖之境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699-716页。
    ②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第九篇《天德军东取诺真水汉通云中单于府道》,第277-287页。
    ① 严耕望:《唐代北疆直接领辖之境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699-716页。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2页。
    ③ 转引自李金强:《追忆严师耕望之学行》,《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6页。
    ①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附记”云:“回忆方此材料收集之始,余意未坚,则劳贞一先生鼓励之功为多。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3页。
    ③ 蓝勇:《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
    ④ 关于古史(诗)现地研究,可参简锦松:《唐诗现地研究》,高雄: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 蓝勇:《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
    ②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③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第285-303页。
    ④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⑤ 辛德勇:《唐长安都亭驿考辨——兼述今本<长安志>通化坊阙文》,收入氏著《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第113-116页;另见氏著《隋唐两京丛考》上篇之第34节“都亭驿考辨”条,第87-93页。
    ⑥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第142-165页。
    ⑦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① 蓝勇:《评<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具体参氏文:《隋唐开边县治考辨》,载《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唐宋四川馆驿汇考》,载《成都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载《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南方丝绸之路路线再探索》,载《成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② 李之勤:《西北史地研究》,第29-37页;第48-59页。
    ③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第46-81页;第117-236页。
    ④ 郭章荣:《褒谷石门小考》,载《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⑤ 参冯岁平:《一位充实而有光辉的学者——关于严耕望教授的学术研究》,载《石门——汉中文化遗产研究》(2005),汉中市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① 转见冯岁平:《一位充实而有光辉的学者——关于严耕望教授的学术研究》所附“严耕望教授两封信”。另可参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后记”,第222页;黄永年:《学苑零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② 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③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7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2页。
    ② 李启文:《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整理弁言”注释1。
    ③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传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218页;《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10页。
    ④ 具体发表情况:篇57曾发表于台北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与考古组》下册,1989年,题为《中古时代桐柏山脉诸关道》。篇59曾以《唐代海岱地区南北交通两道》,发表于香港《新亚学报》第十六卷,下,1993年。
    ⑤ 李启文:《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整理后记”。
    ① 严耕望:《隋唐通济渠在交通上之功能》“序言”,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21卷,1990年。
    ② 刊《新亚学报》第十七卷,1994年。
    ①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6页。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5页。
    ③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附记一,《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789-790页。
    ④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35页。
    ① 黄宽重:《严耕望先生访问记》,《治史答问》“附录一”,第127页。
    ②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717页。
    ③ 都市户口是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一环。严氏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有《南北朝三个都城人口数量之估测》、《唐代户口实际数量之检讨》、《唐代长安人口数量之估测》、《元和志户籍与实际户数之比勘》等文,均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下)。参下节相关论述。
    ④ 黄宽重:《严耕望先生访问记》,《治史答问》“附录一”,第128页。
    ①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5页。
    ② 此篇文字雏形,最初以《唐人多读书山寺》短札一则刊于《大陆杂志》第2卷第4期,1951年;后增补材料以《唐人读书山林寺院之风尚》(初稿)刊于《民主评论》第5卷第23期,1954年,再稿后又刊布于《史语所集刊》第30本,1959年;爰后再为之补订并稍改引文体式以《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收入氏著《唐史研究丛稿》,1968年;最后校稿增补仍以《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为题收入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1991年。
    ③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271页。
    ①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附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271页。
    ② 详参许理和(Erik Zurcher):《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附记一,《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789-790页;《治史答问》,第34-37页。
    ④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72-74页。
    ⑤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39页。
    ⑥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附录一“我与两位王校长”,第150-151页。
    ① 廖伯源:《回忆与怀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3页,注释17“《国史人文地理》十二篇之篇名”,廖氏所示此十二篇显然包括唐代人文地理内容。笔者于此稍加处理,凡涉唐代者均置“唐代人文地理”专题内讨论。详见本章上节。
    ② 严耕望:《汉书地志县名首书者即郡国治所辨》,《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119页。
    ③ 关于西汉郡国治所问题,王文楚《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图几个郡国治所问题——答香港刘福注先生》一文对严氏所考辨的几个郡国治所结论提出了异议,详见《历史地理》第五辑,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6-151页;后收入氏著《古代交通地理丛考》。而严氏在其增订稿附记中亦对王氏所提出的部分观点给予了很好的回应,详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140-142页。另参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的相关考证成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4页。
    ④ 收入《羽田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史论丛》,东京:东洋史研究会,1950年。
    ① 严耕望:《中国史上经济文化之地理的发展》,《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1499-1507页。
    ② 范家伟、李广健:《四十年来香港地区的秦汉史研究》,《当代香港史学研究》,第175页。
    ③ 严氏此文写作时间大约在1975-1976年,本为其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中国历史地理”所编撰《讲义》“战国编“之一章(篇)。亦曾对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学生讲授一过。后刊《食货月刊》复刊第十四卷第九、十合刊。
    ① 邢义田、林丽月:《社会变迁》“导言”,“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页。又,严氏此文可与陈槃《春秋列国风俗考论》、《春秋列国风俗考论别录》相参看,陈文与严文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具有相通之处。而继陈、严之后的许倬云,其代表性论文《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运用的方法和观念就当时台湾社会而言均是全新的,“在1970年代开创性地向台湾史学界示范了如何以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研究。”,对台湾史学界在方法上的影响颇具,值得一并参看。详见邢义田、林丽月:《社会变迁》“导言”。
    ③ 石璋如等编:《中国历史地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第335-468页。
    ④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载《兴大历史学报》1993年第3期。
    ⑤ 邢义田等:《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研究:专访严耕望院士》,《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19-531页。
    ① 王汎森:《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346页,另见氏著《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② 胡晓明:《饶宗颐学记》,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55年,第75页。
    ③ 陈其泰:(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前言”,第1页。
    ④ (清)阮元:《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序》,杨勇军整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⑤ 严耕望:《研究国学应持之态度》,载《学风》第6卷第5期,1936年。
    ⑥ 严耕望:《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三札》,《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49页。
    ① 宋德熹:《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例》,稻乡出版社,1999年,第11-12页。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篇二三“金牛成都驿道”,第867页。
    ③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50-60页。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11页。
    ⑤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77-78页。
    ⑥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77页。另请参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相关论述。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8页。
    ② 陈寅恪:《三论李唐氏族问题》,《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第346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篇七“长安北通丰州天德军驿道”,第251-254页;《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载《兴大历史学报》1993年第3期。另关于严氏修订文章功夫,参宋德熹:《<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编后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64-569页。
    ② 关于此事有一小插曲,即当年严氏读得影印宋本杜诗集注,断定为“三十里”时,其《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包括已编入的该篇)已印毕,无法再改,幸第四卷《金牛成都驿道篇》仍提到百牢关,遂“商之印刷厂在三校稿中补此一条,了却一宗疑案。”具体参《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篇二三“金牛成都驿道”,第867页。
    ③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① 刘健明:《笔耕室受教记》,《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96-97页;又见氏文《“独立奋斗,尽我所能”——追忆严耕望先生》,刊《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
    ② 严氏自谓其治学,常悬个高度理想,但做起来总趋于务实一途,遇事只在环境条件许可下采择实际可行的途径去做。而严氏当年研究方向之所以由制度史转向历史地理,其原因之一,据严氏学生苏基朗前辈亲言,严氏曾谓历史地理研究相对制度史研究而言来得更加实在(真实)。大意如此。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129-135页。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70页。
    ⑤ 廖伯源:《评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五卷,第125页。
    ① 请参本文附录一《严耕望学术年表》。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94页。
    ③ 转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99页。
    ④ 严氏此文可与今人王克奇《论秦汉郎官制度》一文相参看。王氏谓:“严氏此文在资料的搜集与考证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因受观点和方法论的局限,没有完全揭示出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及其与秦汉政治的辩证关系。”参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第344-408页。
    ⑤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81页。
    ① 吕思勉:《史籍与史学》,收入氏著《吕著史学与史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②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古史辨自序》中删去之一部份),收入氏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6-67页。
    ③ 关于严耕望与史语所的关系,参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与史语所之学风》,《新学术之路》,第933-942页。
    ④(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50页。
    ⑤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62-67页。
    ⑥ 陈垣谓:“欲成一专门学者,似尚须缩短战线,专精一二类或一二朝代,方足动国际而垂久远。不然,虽日书万言,……无当于名山之业也。”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第383页。
    ⑦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627页。
    ①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② 例如钱穆指点严耕望云:“从地理背景写历史文化,此是一大题目,非弟功夫,殆难胜任。如能著手撰述,实深盼望。际兹学殖荒落之世,吾侪筚路蓝缕以开山林,只求先指示一大路向,探幽凿险待之后来继起之人,不必老守一窟,尽求精备也。”参钱穆:《素书楼余沈》“致严耕望书”,《钱宾四先生全集》第五十三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384页。
    ③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21页。
    ④ 邢义田等:《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研究:专访严耕望院士》,《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19-531页。
    ⑤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8-19页。
    ⑥ 邢义田等:《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研究:专访严耕望院士》,《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19-531页。
    ⑦ 严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
    ① 严耕望曾把《宋史》从头至尾自第一字到最后一字认真看过一通,“以求对于宋代有个概括的认识,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研究唐史有所帮助。”另,严氏弟子苏基朗前辈曾对笔者亲言,他在一次帮老师搬书时曾亲眼目睹其所藏的一套《宋史》里面夹着密密麻麻的小纸条之类云云。特附记于此。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6页。
    ③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第715-716页;第1088-1089页。
    ④ 邢义田等:《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研究:专访严耕望院士》,《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19-531页。
    ①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5页。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3-9页。
    ③ 正如萧公权所说,研究问题必先放眼读书,继以小心抉择。这一步工作做充分了,不必去“大胆假设”,假设自然会在胸中出现,不必去“小心求证”,证据事先已在眼前罗列。假设是证据逼出来的,也就是说,观点是材料逼出来的。(傅杰:《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本书说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另参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59-60页。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0-26页。
    ① 邢义田等:《历史地理学与历史研究:专访严耕望院士》,《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19-531页。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110-118页。
    ③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第375-376页。
    ④ 此法被称为“义例法”,如钱大昕之名言“读书当求义例所在”;又如戴震区分《水经注》之“经”与“注”混淆问题等等。参陈其泰:(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第10页。
    ①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3页。
    ② 严氏著述极重视图表的利用,一来是源于其善于逻辑思维之习惯,二来是为了能方便读者。因为“文章内容图表化以后,读者可以马上对内容有个直觉的整体印象,否则大篇内容阅读下来,有时反而令人迷糊。”关于史表,可参王尔敏:《表谱史裁为中国历代正史重要门类》,收入氏著《新史学圈外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另,陈垣亦十分重视表格的作用,认为“对于零星琐碎的史料,读之不易成文者,应用表格方式,将内容按序排,使人一目了然。”参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另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③ 刊于《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23期,1942年11月1日。严氏此表虽为学生时代之习作,然亦是其学术生涯之重要经历者,反映了严氏当时之学术风貌。
    ④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第712-713页;第999页。
    ①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自序”。
    ②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495-504页;第800-803页。
    ① 例如严氏通过统计《高僧传》、《续高僧传》习禅人数比例,以说明各科人数与科名之分布情况。参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52-253页。另据李启文关于此书的《整理说明》,严氏此书稿所见存者,除部分已写就的章节手稿外,尚有一袋纸皮文件夹,内存不少未及整理的“统计素材”。
    ② 傅斯年:《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425-441页。据称傅斯年对统计学是确有研究的。见杨向奎:《史语所第一任所长傅斯年老师兼怀第二任所长董作宾先生》,《新学术之路》,第78页。
    ③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2-13页。
    ④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139-140页。
    ①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考证篇第六”,第76页。
    ② 转见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③ (清)戴名世撰,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卷十四《史论》,第404页。
    ④ 吕思勉:《史籍与史学》,《吕著史学与史籍》,第65页。
    ⑤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序言”。
    ⑥ 严氏此种治史方法在其另一事情上亦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末附“访谈录二”之结尾中,严氏对有志于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初学者介绍了十部入门书籍,并曾以单篇文字的形式发表于刊物上,其中刘义庆《世说新语》也在其中之列,并附有近百字的推荐语。惟在《论文选集》付梓之际,严氏又基于全盘考虑,另行代以欧阳修《新唐书》。“此举自有另一番深意”(宋德熹语)。然究其深意,以笔者之见,除严氏所提及的“读此书对于唐代的政治、财经、教育、文化各方面都能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且此书在唐宋散文中具有相当代表性,有助于了解中国文章之流变脉络”之外,另一原因即在于考虑到《新唐书》引用了笔记小说表,显示出了新唐史料之另一面!“(此)乃史料探原功夫值得努力”(严耕望语)。详见章群:《追思》之附录二“至焕之手书一通”,《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9页。严氏所推荐之十部书目,具体详见氏文《中国中古史入门书目》,原载《书目季刊》第23卷第1期,1989年,后收入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548-550页。宋德熹先生之语见《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编后记”,第657页。
    ⑦ 吕思勉:《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84页。
    ① 吕思勉:《中国史籍读法》,《吕著史学与史籍》,第92-93页。
    ② 严耕望:《新旧两唐书史料价值比论》,《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1150页。
    ③ 如余嘉锡曾自题书斋名为“读己见书斋”,取意人间未见之书虽然有些是珍贵的,但这样的书究竟是极少数,如果专以垄断奇书相夸耀,而对普通常见的书反不读不知,这是舍本逐末,无根之学也。详见陈垣:《<余嘉锡论学杂著>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④ 蔡鸿生:《仰望陈寅恪》,北京:中华书局,第6-7页。
    ⑤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6-97页。陈寅恪当年为学生开列治唐史的必备书目,首列两《唐书》和《资治通鉴》,次列《全唐文》和《全唐诗》、宋四大书中的《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再列存一代制度的《通典》、《唐六典》、《开元礼》、《唐律疏议》、《唐大诏令》,而以敦煌材料、碑刻材料和佛教材料殿末。详参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杨联隆:《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均收入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陈尚君:《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⑥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6-30页。
    ⑦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9页。
    ①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自序”。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9页。
    ③ 关于正史的阅读,近代学人中最具发言权的吕思勉云:“正史中无用的材料诚然很多,读时却不可跳过,因为有用无用,因人的见解而不同。学问上的发明,正从人所不经意之处悟入。读书所以忌读节本。况且看似无用,其中仍包含有用的材料,或易一方面言之,即为有用。”又云:“正史材料,太觉零碎,非已有主见的人,读之实不易得益。所以不必早读。但在既有把握之后读之,则其中可资取材之处正多。但我们之于史事,总只能注意若干门,必不能无所不包。读正史时,若能就我们所愿研究的事情,留意采取,其余则只当走马看花,随读随放过,自不虑其茫无律准了。”参吕思勉:《怎样读中国历史》、《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均收入《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28页;第584页。
    ① 严耕望:《唐代盛时与西南邻国之疆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696-697页。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27页。
    ③ 王鸣盛:《<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序》,《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18713页。
    ④ 王鸣盛即极称誉钱大昕利用金石材料以治史方面的能力与水准。其云:“且夫金石治学,青主虽并称有益经史,实惟考史为要。盖汉碑或间足证经,亦须精识慎择,若魏晋以下碑,何必作经证哉?故知当专取考史也。……竹汀于史横纵钩贯,援据出入,既博且精,所作《廿二史考异》固已得未曾有。出其余技以治金石,而考史之精博,遂能超轶前贤。”(《<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序》)
    ⑤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对石刻史料之运用》。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说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59页。
    ②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152-155页。
    ③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释中国》第三卷,第1500-1503页。
    ④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554页。
    ⑤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202-225页。
    ⑥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444-452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篇二五,第989-992页。
    ② 傅斯年致严耕望书信,《傅斯年全集》第七卷,第145-146页。惟编者将此信年份按于1935年,当误。参石兴泽:《<傅斯年全集>几封书信年份考证》,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月第25卷第1期。又,史语所之后从李庄迁回南京,傅氏还特让严氏负责所藏碑刻文献的搬迁工作。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二节相关论述。
    ③ 陈尚君:《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④ 又如严氏《旧唐书本纪拾误》所举高宗纪、德宗记、宣宗纪、懿宗纪诸条,详见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1131-1314页。
    ⑤ 岑仲勉:《贞石证史》,收入氏著《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6页。
    ① 严耕望:《唐代盛时与西南邻国之疆界》,《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680页;《唐五代时期之成都》,《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726-727页。
    ② 陈寅恪:《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第260页。
    ③ 此丛书乃严氏特选择史料价值较高之碑刻,制作一目录,由严一萍先生代为搜集,台湾艺文印书馆1966年出版发行。此套丛书与前揭《石刻史料新编》俱成为台湾石刻史料整理汇编之重要成果,甚惠学林。
    ① 严耕望编:《石刻史料丛书》甲编1,“序言”,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
    ② (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二《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第557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2-53页。
    ④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册“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⑤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52页。又参胡守为:《陈寅恪先生的考据方法及其在史学中的运用》,收入《解析陈寅恪》,张杰、杨燕丽选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517页。
    ⑥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85-86页。
    ⑦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380页。
    ⑧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234-248页。
    ⑨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26-33页。
    ① 另可参谭宗义:《以诗证史——读严归田师<通典所记汉中通秦川驿道考>剳记》,《严耕望先生纪念文集》,第427-431页。
    ②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26-33页。
    ③ 陈寅恪弟子石泉追忆其师在讲课中除了对“以诗证史”,亦对“以小说证史”有所阐发,其大意谓:“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先师称之为‘个性不真实,而通性真实’。例如《水浒传》中之‘祝家庄’,有无此庄并以‘祝’为名,颇难确证,但像祝家庄这类由地主自组武装,并吸纳‘庄客’之事,则在宋元时,乃是现实。先师并顺便提到《太平广记》中记述一系列短篇小说也反映中唐至五代时社会情况。先师还曾简要地举过《红楼梦》为例,说尽管股市纯属虚构,但反映了清代前期康雍乾盛世,上层社会之文化水平,及其日趋腐败,中衰状况。”参石泉:《先师寅恪先师治学思路及方法之追忆(补充二则)》,收入《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中山大学历史系编,胡守为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2-53页。
    ①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271页。
    ② (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三《答范梦得》,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7年。
    ③ 所谓历史之眼光,即对诗歌笔记小说等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其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之思想、情感及其所处之时代社会达到真正同情之了解。具体参前揭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④ 陈寅恪:《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第81页。
    ⑤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第247页。
    ⑥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154-171页。而关于“汉代都尉制度”研究,另可参阅劳榦:《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日)镰田重雄:《论汉代的郡都尉》,收入氏著《秦汉政治制度的研究》。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英)迈克尔·鲁惟一著,于振波、车今花译:《汉代行政记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237-238页。
    ⑧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第256-258页。
    ① 严耕望:《石刻史料丛书》“序”。
    ② 严耕望:《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三箚》,《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477页。
    ③ 严耕望:《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三劄》,《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478页。
    ④ 严耕望:《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三箚》;《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1004-1032页。
    ⑤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629页。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② 笔者按:此节严氏著述加按年份,旨在突出严氏写作时间顺序。具体请参本文附录一《严耕望学术年表》。
    ③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自序”。
    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② 李启文整理:《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弁言”及“后记”。
    ③ 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李金强:《追忆严师耕望之学行》,《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6页。
    ⑤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38页。
    ⑥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传》,《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10页。
    ⑦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① (清)戴名世撰,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卷十四《史论》,第405页。
    ② 据严氏学生陈万雄回忆,当年他负笈日本时有些日本学者误认为严氏有一组研究人员协助其作研究,其实不然。详见陈万雄:《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敬悼严耕望师》,《历史与文化的穿梭》,第145页。
    ① 此所谓“港台史学”,仅限于严氏所研究的相关领域,在时间上大致以1949年以后至2000年以前。特殊部分除外。
    ② 文兵:《台湾史学四十年摘要》,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③ 在史语所迁台的这一批学者当中,严氏似乎又与其它史料派学者有所区别。详本章下节相关论述。
    ④ 许倬云:《锦瑟无端五十弦——忆台湾半世纪的史学概况》,收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第7-14页。
    ⑤ 据统计,此期间整理出版的史料有沈云龙主编的《明清史料汇编》等;另有大型史料丛书如《清代稿本百种汇刊》、《中国方略丛书》、《中国方志丛书》、《中国史学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四部分类丛书集成》、《四部略要》、《四部丛刊》等。参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6页。
    ⑥ 许倬云:《锦瑟无端五十弦——忆台湾半世纪的史学概况》。
    ① 邢义田:《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总序”。
    ② 胡逢祥、李远涛:《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另可参李源涛:《科学与人文的取向——港台史学的三股思潮》,载《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第8期。
    ③ 而这一时代的研究课题,正如王晴佳教授指出,许多学者从事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学界不再自限于政治史领域的典章制度。这一变化,毋宁与欧美历史学界的趋同是同步的。例如当时台湾史学界即流行所谓的“四热”:现代史、思想史、台湾史及海洋史研究等。转引自许倬云:《锦瑟无端五十弦——忆台湾半世纪的史学概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2页。邢义田亦谓“这一阶段台湾史学在研究的主题上有从传统的政治史、制度史转向社会史和经济史的趋势。”见前揭《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总序”。
    ④ 邢义田:《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总序”。另参彭明辉:《导言: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向》(以下简称《台湾史学五十年》),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⑤ 转引自左双文:《近代史家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史学》,载《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⑥ 郭少棠:《文化的冲击与超越:当代香港史学》,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另可参郭少棠、邹重华、董群:《香港的史学研究》,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① 此“史语所”,因论述需要,涉及其迁台之前的情况。
    ② 关于史语所早期著名成员名单,除严耕望外,另有傅斯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朱希祖、沈兼士、刘半农、顾颉刚、梁思永、梁思成、李方桂、董作宾、容庚、丁山、史禄国、罗常培、辛树帜、俞大维、林语堂、徐中舒、冯友兰、许地山、罗家伦、杨振声、袁复礼、吴定良、凌纯声、芮逸夫、吴金鼎、丁声树、徐旭生、岑仲勉、陶云逵、韩儒林、王献唐、汤用彤、赵万里、陈受颐、向达、那廉君、郭宝钧、劳榦、高去寻、石璋如、陈槃、李光涛、张政娘、全汉异、董同龢、杨时逢、夏鼐、胡厚宣、傅乐焕、李光宇、周祖谟、王静如、容肇祖、商承柞、余永梁、单不厂、陈乐素、于道泉、刘燿(尹达)、周一良、李晋华、王崇武、陈述、周法高、张琨、刘念和、杨志玖、李景聃、何兹全、马学良、屈万里、逯钦立、吴相湘、姚家积、王明、王叔岷、黄彰健、杨希枚、王利器、李孝定、任继愈、胡庆钧、张秉权、严学窘、傅懋勣等。参朱渊清导读: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8页。
    ③ 如史语所自建立至傅斯年去世为止,共印行专刊30种,单刊25种,《集刊》22种,《史料丛书》7种,《中国考古报告集》2种,《人类学集刊》2卷。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大事记编辑小组整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年大事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④ 杜正胜:《旧传统与新典范》,收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第18页。
    ⑤ 邢义田:《变与不变——一个史语所历史学徒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56页。
    ⑥ 关于史语所的史料观,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入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2页)一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所述宗旨对史语所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被誉为继梁启超《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以及胡适《国学集刊发刊词》之后“一份最具系统的蓝图”。详见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以下简称《傅斯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85页。
    ⑦关于傅斯年“集众(团)式研究”思想,或受英国学者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影响。参胡适:《傅孟真先生的思想》,收入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第2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434页。傅氏云:“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容易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他既靠图书馆或学会供给他材料,靠团体为他寻材料,并且须得在一个研究的环境中,才能大家互相补其所不能,互相引会,互相订正,于是乎孤立的制作渐渐的难,渐渐的无意谓,集众的工作渐渐的成一切工作的样式了。”参见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另,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中亦云:“研究所工作之异于个人工作者,即在前者能合众力以为大举,后者但凭个人之才力与际会而已。……今日治历史语言之学,亦何不然材料寻求、工具施用,均待团体而成,故合众工作乃真研究 所之工作,此非谓研究所中不办个人之工作,特谓研究所诚不能忽集众工作耳。”转见傅斯年著,朱渊清导读:《史学方法导论》附录,第176-179页。
    ① 杜正胜:《无中生有的志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创立》,《新学术之路》,第1页。
    ② 关于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史学流派之论述,可参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收入《周予同经学史论》,朱维铮编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收入氏著《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王家范:“百年史学回顾系列”,收入氏著《史家与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以及前揭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
    ③ 杜维运:《傅孟真与中国新史学》,载《当代》第116期,台北,1995年12月。
    ④ 关于严氏著述情况,参李启文补订:《严耕望先生著作目录》,《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251-272页;《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21-35页。
    ⑤ 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与史语所之学风》,《新学术之路》,第934页。
    ⑥ 参傅斯年致严耕望书信,《傅斯年全集》第七卷,第287页。
    ① 参杜正胜:《无中生有的志业》;潘光哲:《蔡元培与史语所》,均见《新学术之路》,第33-37页;第197-200页。王汎森:《傅斯年》,第94页。
    ② 关于严氏学术著作与史语所学风之关系,可参前引廖伯源文章之精彩论述,此不赘述。
    ③ 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机构的建制与运作》,载《史林》2007年第3期。当然,若从现代性角度考察中国现代史学专业机构的运作实践,正如胡逢祥所言,史语所“很难说不杂有成见或门户派别之争”,毕竟“我们在其中看到的差不多只是科学实证派一家的活动身影。”
    ④ “史语所档案”元字198号之1,转见杜正胜:《无中生有的志业》,《新学术之路》,第33页。
    ① 何兹全:《大江大海,师友难忘》,《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序”,岳南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② 严氏于此事谓:“傅孟真先生…雅量优容其入所前即憨拒第一项指令…”,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第9页。
    ③ 关于对史语所迁台初期环境的回忆,可参前揭严氏“治史三书”、《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80)、《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中央研究院院士回忆录2)等相关文字,此不赘述。
    ④ 参廖伯源:《严耕望传》,原载《国史拟传》第七辑,台北国史馆,1998年。另见《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1-19页。
    ① 关于钱穆与胡适、傅斯年等学派之关系,可参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王晴佳:《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载《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12月第16期;王汎森:《钱穆与民国学风》,收入前揭氏著《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陈勇:《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以钱穆与傅斯年的交往为考察中心》,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试论钱穆与胡适的交谊及其学术论争》,载《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②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8页。严氏另云:“三四十年前,考证派正盛,先生独持异议,强调通识的治史方法,与时风迥异,所以当时虽然一般社会人群与部分青年学人心向先生的论点,但主流的史学界却似颇抗拒。……此后先生声望益高,超出等伦,更足招忌。所以学派对垒,也有人际关系,思之慨然!”见同书,第124-125页。
    ① 傅氏的“新史料学理念”凸显原始资料的重要性,以及强调拓宽历史资料范围的必要性。参王汎森:《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第346-380页。
    ② 傅斯年手拟研究员聘书草稿,转见王沉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第84页。
    ③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三卷,第3-10页。
    ④ 据全汉异回忆,当时所内几乎是一人治一朝代史的情况,例如,考古和上古史方面有董作宾、李济、高去寻、陈槃等,劳榦于秦汉史,李光涛于明史,全氏则从宋代的商业著手。在传统的研究风气之下,只闭门读书,专心找资料,彼此之间很少有公开机会讨论。参全汉昇:《回首来时路》,《新学术之路》,第487488页。
    ⑤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三卷,第10页。
    ⑥ 毛以亨:《关于傅斯年的一封信》,转见王沉森:《傅斯年》,第92页。
    ① 参王汎森:《傅斯年》,第107-111及156-166页。另,沈刚伯(1895-1977)亦曾批评史语所的新史学缺乏贯注时代精神,研究的议题和时代社会脱节。专业化的新史学并不必然非要与世隔绝不可。参沈刚伯:《史学与世变》,收入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第317-325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③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3页。
    ④ 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第81页。
    ① 杜正胜:《史学的两种观点——沈刚伯与傅斯年》,载《当代》1998年第133期。转引自前揭陈勇:《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以钱穆与傅斯年的交往为考察中心》。
    ② 严氏在史语所工作期间,坚持“三不”原则。除专心全力做自己研究工作外,所外之请,一概推辞,既不参加任何活动(包括学术活动),连学术会议也不主动参加,甚至极少出外兼课。参严耕望:《治史经验谈》之“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第157-174页。
    ③ 钱穆致严耕望书信,《钱宾四先生全集》第五十三卷《素书楼余沈》“书札乙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397页。
    ④ 严氏在1964年离台赴港之前,亦仅在台湾大学兼课两周。详见廖伯源:《严耕望传》注释19,《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第6页。
    ⑤ 严氏此《治史三书》在大陆学界更是可谓家喻户晓,深得学者的欣赏与极力推荐。具体请参本文绪论部分之相关论述。
    ⑥ 廖伯源:《评介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五卷),第133页。
    ① 王寿南:《怀念归田师》,《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53页。
    ② 严氏个人“治史五书”,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三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外,第四书为《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五书或许是《唐史研究丛稿》,抑或严氏未能来得及写就,具体待考。
    ③ 严氏《治史经验谈》之扉页题词即为“献给青年史学工作者”,而从《治史答问》及《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两书的序言中,亦可知其有给后辈青年治学提供借鉴之用的想法。关于此点论述,亦可参阅宋德熹《归田学记——严耕望先生的治学襟怀》,原载(台北)《中国唐代学会会刊》第七期,1996年;另见《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241页。
    ④ 严氏此一木讷寡言性格,除了其本人有过自述外,他人如余英时、许倬云、廖伯源等亦有此同感。详见严氏著“治史三书”及前揭余、许、廖三氏之文。严氏曾多次谈及自己“愚鲁迂拙”,不够灵活和机敏。其云:“我是个农家子弟,安徽教育又较邻近各省落后,比之江苏、浙江相差更远。由这样一个环境出身,又自觉天分有限的青年,虽然意志坚定,也有几分自信,但绝不敢狂妄有极高的自许”,“我总觉得天资有限,求一隅的成就,已感不易,若再奢望走第一流路线,恐怕画虎不成反类狗。”(《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我的成就虽极有限,但天赋亦极微薄,一切迟钝不敏,记忆力尤坏,幼年读书,三两百字短文亦难熟诵。老妻曰,无聪明,有智慧。”(《治史经验谈》“序言”)。另,与之接触过的师友门生如钱穆、余英时、许倬云、廖伯源等对严氏此一木讷性格亦有所论及。详参后文所引诸氏相关论著。
    ⑤ 许倬云:《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归田)先生》,《九六文录——中国人文探索》,第197页。
    ⑥ 韩复智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第一册“例言”,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1月初版,第9页。关于严氏人品,另据孙国栋云:“当年香港学术界的风气有点浇薄。教授之间时互訾议批评。惟独严先生未受到一句闲言。他淡泊名利、待人淳厚、治学精勤,而温良恭俭,实在无可訾议。大家都说:‘严先生是无人敢訾议的,因为谁批评严先生,谁便会被视为坏人。’能够在众人心中受如此尊敬的,恐怕除严先生之外更无他人。”参孙国栋:《一位学术界的楷模——悼严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4页。
    ① 钱穆:《新亚书院招生简章节录》,收入氏著《新亚遗铎》,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13页。
    ②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第271页。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0-84页。
    ④ 严氏多次谈到其治学途中受惠于不少前辈学人的鼓励与帮助,为此永远铭感在心不能忘怀云云。而谈到自己个人对后辈青年之影响时,却不无谦虚地称:“我自愧无能,除了遇有公开推荐或被咨询的机会可尽我 所知提供有利意见之外,对于后辈青年无力提拔;惟有自我努力期于学术上有点滴贡献,讲书时作充分准备而已。”《治史经验谈》,第153-154页,注释1。
    ① 刘健明:《笔耕室受教记》,《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91页。
    ② 廖伯源:《评介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五卷),第128页。
    ③ 李金强:《追记严师耕望之学行》,收入《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75页。
    ④ 参见刘翰屏《励耘书屋受业心得》,收入《励耘学术承习录——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20周年》,龚书铎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陈垣当年讲授史源学实习课,以《日知录》、《鲒琦亭集》、《廿二史札记》等为教材,按学年(期)轮换,布置学生写练习作考释。给予评阅。自己亦作范文,并将己作与学生习作一同公布,相互观摩学习。另,陈垣早年曾在课堂上说过,其只是做些‘洗盘子洗碗的工作’,其学问只是‘小儒之学’。陈垣此语亦出自刘翰屏回忆文章。同上。第152页。前揭《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前言”云,陈垣“择近代史学名著一二种,一一追寻其史源,考证其讹误,以练习读史之能力,警惕著论之轻心”。
    ⑤ 严耕望:《治史答问》,第47页。
    ① 关于严氏对普通史料之重视,请参本文第四章第二节之相关论述。
    ② 在前一辈的中国史学界中,严氏较为推崇钱穆、吕思勉、陈垣、及陈寅恪四位大家。然此处所谓“前辈”,系指严氏所及睹丰采,或读其书时,其人尚健在者,而如梁启超、王国维等则不在此列矣。详见严耕望:《治史答问》之“史学二陈”、“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第79-98页;以及《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序言”等相关论述。
    ③ 廖伯源:《回忆与怀念》,《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65-66页。
    ① 李广健:《香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十年》(1949-1989),《当代香港史学研究》,第195-196页。又,实际严氏所指导的学生论文且及唐代以后。例如他在新亚研究所指导研究生谢兴周的硕士论文即是《宋代府州通判制度之研究》。参刘健明、范家伟:《四十年来香港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当代香港史学研究》,第56页,注释2。另参谢兴周:《忆严师念吾师》,《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99-108页。
    ② 廖伯源(1945-),广东惠阳人。香港浸会学院史地系、香港新亚研究所毕业,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东吴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专供秦汉政治制度史。著作有《政治制度与西汉中期的权力斗争》(法文版)、《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历史与制度——汉代政治制度试释》、《秦汉史》等。1984年获法国儒莲汉学奖。参http://www.ihp.sinica.edu.tw/people_page/p09.htm
    ③ 苏基朗(1952-),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毕业,澳洲国立大学博士。曾执教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在中文大学历任系主任、大学教务长、协理副校长、历史学讲座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讲座教授及学部主任。曾游学剑桥及哈佛。主要编著书籍有《刺桐梦华录》、《中华世界秩序中的权力与身份》、《唐宋法制史研究》、《近代条约港现代化经济范式的反思》及《明清长三角经济新论》等。参http://ent.ifeng.com/zz/detail 2013_02/07/22050016)0.shtml
    ④ 刘健明、范家伟:《四十年来香港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当代香港史学研究》,第53页。
    ① 笔者亦有幸于数年前曾当面请教苏基朗前辈。承其谈及乃师严耕望相关事宜。其中,谈及一次帮严氏搬书(从办公室搬回寓所)时亲见所藏《宋史》密密麻麻夹有小纸条云云。另,苏氏还说,师承师承,即应当把老师最擅长的本领学到家(大意如此)。当年做严氏学生(从其学,跟严做学术),仰慕其在历史地理方面(尤其交通史)的成就,故决定把学术重心(包括毕业论文选题)放在此一领域。而当年时代背景关系,港台大陆之间资料的利用诸多不便,如大陆当年内部发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即为一例。查阅档案图书资料更是需要突破重重关卡。苏氏为此还亲自画有相关历史地图之类,后呈严氏过目云云。特附记于此。另可参苏基朗:《国史上有惊人相似的繁荣发展之路》,原载《时代周报》2013年2月7日,又见http://ent.ifeng.com/zz/detail_2013_02/07/22050016_0.shtml
    ② 刘健明、范家伟:《四十年来香港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当代香港史学研究》,第54页。
    ③ 同上注,第55页。
    ④ 同上注,第52页。
    ⑤ 刊《新亚学报》第2卷第1期,1956年8月。
    ① 孙国栋:《一位学术界的楷模———悼严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4页。
    ②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③ 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④ 谢兴周:《忆严师念吾师》,《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07页。
    ⑤ 余英时:《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收入氏著《钱穆与中国文化》,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丛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162-187页。
    ⑥ 转引自孙国栋:《一位学术界的楷模——悼严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4页。
    ① 孙国栋:《一位学术界的楷模——悼严耕望先生》,《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15页。
    ② 参唐君毅:《唐君毅日记》“1974年2月21日中午”等条,收入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① 参谭宗义:《星沉大地——敬悼恩师桐城严耕望归田先生》,《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59-60页。
    ②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114-115页。
    ③ 郭少棠:《文化的冲击与超越:当代香港史学》,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①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胡颂平编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
    ② 如胡、严两人对政治的态度及参与程度的差别。具体待笔者另起专文叙述。
    ① 大陆所见胡、严通信,公开出版的有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3-26卷“书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 参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7(1938-1949),“1947年10月14日”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83页。
    ①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9页。
    ② 参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下),第1285页;另参中研院近史所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06。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9-90页。
    ④ 如严氏在访学回台后,时常或午或晚晋谒胡适,或书信往来。具体请参本文附录二《严耕望与胡适来往书信选》。
    ⑤ 关于胡适著作的出版情况,可参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欧阳哲生编:《再读胡适》,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顾潮:《顾颉刚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参潘光哲:《“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研究”前景的一些反思》,收入氏编《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附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227-255页。
    ⑥ 1956年11月12日严耕望复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1-168-004。
    ⑦ 参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① 参严耕望致胡适书信开头的称谓,见本节开头所附书影。
    ② 台湾《新生报》1958年11月19日。转见白吉庵:《胡适传》,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350-351页。
    ① 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再稿后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976页。
    ② 1960年1月5日胡适致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7。
    ③ 严耕望致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1-168-007。
    ④ 胡适在《菏泽大师传》中将弋阳郡释为今江西弋阳,严耕望对此表示怀疑,并根据《太平寰宇记》“光州”条,提出“弋阳郡”当为光州,即今河南东南隅潢川县地,非今江西弋阳县。参1960年2月19日严耕望致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8。
    ⑤ 楼宇烈:《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另见耿云志:《胡适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07页。
    ⑥ (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
    ⑦ (日)柳田圣山:《胡适博士与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胡适禅学案》,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
    ① 参胡适纪念馆特展说明,http://www.mh.sinica.edu.tw/MHUserFile/HuShih/web/spRoom/spRoorn.html:另参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收入前揭《新学术之路》(上),第217-231页。
    ② 参前揭廖伯源:《严耕望传》及《严耕望与史语所之学风》二文。
    ③ 院士译名最初参照英文Member译为“会员”,后经傅斯年建议改称“院士”。参《朱家骅先生言论集》,转引自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第75页,注释28。
    ④ 关于院士会议筹划始末以及评议会相关诸事,参前揭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另,按中研院“组织法”规定,第一届院士则由中研院评议会选举产生。参《中央研究院史初稿》,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印,1988年。
    ① 转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http://www.mh.sinica.edu.tw/koteki/Default.aspx
    ② 胡适日记1958年10月11日条记载云:“召开中研院士谈话会。在美国的院士共有二十人,林致平君新从欧洲赴学术会议归来,故共有廿一人。今日我们在Hotel Henry Hudson开会,到者共十六人。西岸四人,来的萧公权。中部四人,来的陈省身、陈可恢、汪敬熙。东部十三人,来的十二人。剑桥:吴宪、朱兰成;普林斯顿:吴大猷,杨振宁;华盛顿:蒋硕杰;纽约:蒋廷黻、吴健雄、李政道、袁贻瑾、李书华、胡适、林致平。”前揭《胡适日记全编》8(1950-1962),第528-529页。
    ③ 杨希枚(1916-1993),生于北京,1942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初任吴定良助理,后在人类学组,由李济指导研究殷墟头骨。历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中研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5.8-1961.7)、研究员(1961.8-1980.1)、人类学组主任(1973.8-1974.7)。1980年退休。1981年定居北京,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史和人类学研究。参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杨希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90页。
    ⑤ 关于钱穆与史语所学派之恩恩怨怨,可参本文本章第二节所述。钱穆多年以后仍对此选举之事耿耿于怀。1966年夏,研究院将举办第七次院士会议。这年春间,几位年长院士也许有了觉悟,拟提名先生为候选人。其时严耕望已在香港,得史语所同人的信,请严氏就近征询钱穆同意。但钱穆拒绝提名,并且相当愤慨的 说:“民国三十七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十余人,我难道不该预其数!”《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91页。
    ① 1958年12月14日严耕望致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4。
    ② 另可参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第184-187页。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91页。
    ④参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5-169页。
    ⑤ 王汎森访谈,凤凰网http://culture.ifeng.ifeng/3/detail 201205/14/14510632 O.shtml
    ⑥ 详见严氏该书上册“作者说明”,以及下册“书成后记”,其云:“此书受洛克菲勒基金会,哈佛燕京学社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等资助。”
    ① 如胡适与赵元任商量帮助芮逸夫与高去寻申请基金会。参前揭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
    ② 1953年6月22日胡适致杨联陞书信,《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信》,胡适纪念馆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1-192页。
    ③ 详见前揭《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第236-237页;《胡适全集》第25卷“书信”(1944-1955),第558页。
    ④ 1957年9月12胡适致杨联陞书信,《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第400页。关于严耕望与杨联陞的交往,据严氏交代,“莲生为我一九五七年到哈佛访问时开始建交的老友。”就笔者目力所及,杨氏1953年11月17日致胡适信中已提及严耕望之名。事情的原委与时正在哈佛做访问学者的劳榦讨论六牙象及其他滕县石刻之事有关。详见《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第230页。
    ⑤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46页。
    ⑥ 1959年11月20日胡适致芮逸夫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1-246-002。
    ⑦ 1959年12月9日胡适致杨联陞书信,《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第446页。另参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LS01-008-008。
    ① 关于胡、杨之交往,详见前揭《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及此书余英时序。
    ② 1958年9月6日严耕望致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2。
    ③ 1957年十月初旬胡适致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0。
    ④ 1958年7月2日胡适致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1。
    ⑤ 参1956年《史语所集刊》第28本《庆祝胡适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卷首刊载之《本论文集撰文人士上胡适先生书》。
    ① 参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
    ② 具体为:1956年12月《史语所集刊》第28本《庆祝胡适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63年12月《史语所集刊》第34本《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1993年3月《史语所集刊》第62本《胡适之先生百岁诞辰纪念论文集》。
    ③ 1957年9月11日胡适复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09。
    ④ 参前揭《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第380-385页。另参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中央研究院胡故院长遗著整理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会议记录”馆藏号HS-NK05-365-002; HS-NK05-365-003; HS-NK05-365-006.
    ⑤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85页。
    ⑥ 李济:《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史语所集刊》第34本,1963年。另,唐德刚说:“吾人如从‘方法’入手去评量各书,则胡适遗著便没有一本不是‘方法示范书’——相应各类书籍所采用同类方法的第一部书。”详见唐德刚:《胡学前瞻:<胡适秘藏书信选>再版序》,收入氏著《书缘与人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⑦ 参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⑧ 如胡适在他的《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国故研究的方法》、《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等多篇文章中自始至终贯穿的正是所谓的“治学方法与经验”。参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
    ⑨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第32页。
    ① 胡适:《水浒传考证》,收入《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下),姜义华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72页。
    ②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原载《国学季刊》第1期,1923年1月,北京。
    ③ 如他在中国哲学史及中国古典小说的整理与考证方面具有开山之功。他的禅宗史研究,据说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被视为以非信仰者的立场研究禅宗史的第一人。参欧阳哲生:《胡适先生与中研院史语所》。
    ④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序言”。
    ⑤ 转见唐德刚:《胡适杂忆》(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⑥ (清)王鸣盛:《仪礼经注疏正讹序》,《王鸣盛西庄遗文辑存》,收入《嘉定王鸣盛全集》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⑦ 例如胡适1954年11月13日致洪业书信云:“校勘之学,以寻求古本善本为最好。考证之学以寻求材料证据为最好。洪适在七百多年前说:‘时无善本雌黄不可妄下’,此校勘学的名言也。傅孟真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此历史考证学的名言也。十年来我重审水经注一案,虽然有几分‘为人辩冤白谤’的动机,其实是为了要给自己一点严格的方法上的训练。二次答书,虽有近于不忠厚的结论,实系‘跟着证据走’,略表示许多使我自己惊怪的结论之一二,意在取得最激烈的反驳与反响,故来示的怀疑,正是我的渴望也。”收入前揭《胡适全集》书信。
    ⑧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49-60页。
    ⑨ 1957年9月12胡适致杨联陞书信,《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札》,第400页。
    ① 胡适致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1-168-001。
    ② 1959年12月11日胡适致严耕望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6。
    ③ 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再稿后记”,《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976页。
    ④ 详见严耕望致胡适书信,胡适纪念馆藏胡适档案,馆藏号HS-NK05-138-019。另,胡适关于天才与勤奋的谈话,其日记“1958年1月16日”条记云:“潜山余协中来访。他说起他的儿子余英时,说哈佛的朋友都说他了不得的聪明,说他的前途未可限量。我对协中说:我常常为我的青年朋友讲那个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寓言,我常说:凡在历史上有学术上大贡献的人,都是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如朱子,如顾亭林,如戴东原,如钱大昕,皆是这样的,单靠天才,是不够的。”胡适另在1958年12月24日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的午餐会上发表演说,亦提及乌龟兔子赛跑的故事。说“凡是历史上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工夫的。能够如此,无论是做什么学问,做什么事情,就都可以无敌天下。我曾告诉我的学生们,如果没有兔子的天才,就应该学习乌龟的功夫。万不得已学乌龟的功夫,总比学睡觉的兔子好得多。绝顶聪明的人,多数都是走乌龟的路。”详见前揭《胡适全集》第34卷,第512页。
    ⑤ 前引胡适给史语所同人演讲之题目即关于此四字诀。又如上引胡适胡适晚年致陈之藩书信。
    ⑥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40页。
    ⑦ 在胡适看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可归纳为十四字,即“拿证据来”和“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日记》“1959年11月29日”记:剪报一则,“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胡适博士昨日演讲”,记载胡适于1959年11月29日上午,应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和中华科学促进会之邀,在台北市环球路台大法学院礼堂举行公开讲演,讲题为《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
    ① 胡适1946年一封致刘修业书信中云:“你说的‘分寸’,最是许多学者容易忽略的一点,所以我常说: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详见《胡适全集》第25卷“书信”(1944-1955),,第184-185页。另,“根据胡适的解释:‘科学’是一种方法,合乎逻辑,合乎法理,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验中求出真理来,换言之,也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唐德刚:《书缘与人缘》,第9页。
    ②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49页。
    ③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八册,第2989-2990页。另见胡适纪念馆档案,馆藏号:HS-NK01-168-006。胡适事后亦有委托其秘书胡颂平分赠此书的信函。见胡颂平致胡适书信,1959年8月8日。“(十)严耕望先生回来了。送他一本《师门五年记》。”),胡适纪念馆档案,馆藏号:HS-NK05-051-008。另,傅斯年在《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中亦指出:“历史本是一个破罐子,缺边掉底,折把残嘴,果真由我们一整齐了,便有我们主观的分数加进去了。
    ① 参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1961年1月4日条;又参《胡适日记》,1961年1月4日条,1960年12月17日条。
    ② 此封信收入1963年12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34本)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李济所作序文。李文称,此信是胡适继朱家骅为中央研究院院长以前,从纽约寄给他们的。又收入耿云志、欧阳哲生整理:《胡适全集》第26卷《书信》(1956-1962),第58页。关于胡适“计划要在台中或台北郊外的南港(中央研究院所在地)寻一所房子为久居之计”,另可见胡适1956年11月18日致赵元任夫妇书信。《胡适全集》第26卷《书信》(1956-1962),第66-68页。
    ③ 唐德刚说,洞山和尚的这句话,是禅宗史大师胡适治学精神的精髓所在。对先师学术思想持‘半肯半不肯’的批判态度,是任何严肃学派里的学生所应该共同遵守的态度。参唐德刚:《书缘与人缘》,第5页。
    ④ 详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9页,“胡氏最失意时期、最孤独时代的学生”唐德刚则说胡适不知不觉却被胡的老师杜威牵着鼻子走了一辈子。参唐德刚:《胡适时代,卷土重来——胡适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演讲会讲稿之一》,《书缘与人缘》,第2页。
    ⑤ 潘光哲《“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研究”前景的一些反思》,《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附录,第246页。
    ⑥ 参前揭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写在书前的译后感”。
    ① 如1945年胡适与王重民书信,得知被任命北大校长及奉命出席伦敦世界教育会议时感叹:“总而言之,闭户做考据,废寝忘餐的审判古人疑狱,此等乐事,恐须不能由我久享了!可惜,可叹!”详见《胡适全集》第25卷“书信”(1944-1955),第164页。
    ② 王沉森《胡适一二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云:“胡适先生其实还有一个贡献,却常常为人们所忽略。….晚清以来,曾国藩日记或曾国藩家书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导引。同样的,我周围有不少人也从《胡适文存》或书信、日记等文字中得到人生导引。我所敬重的一位台湾文化界的前辈告诉我,他在十九、二十岁时,曾经异常彷徨,他的兄长就说:‘你何不读读《胡适文存》呢?’我自己在成长的历程中,也深深被他那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字,富含人情又合乎现代人生标准的生命形态所感染。”详见《胡适研究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14期)。蒋介石对胡适颁布的褒扬令:“综其平生,忠于谋国,孝以事亲,恕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以治学,恺悌劳谦,贞坚不拔,洵为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毛子水拟胡适墓碑文说明:“这是胡适先生的墓。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参杨翠华、庞桂芬编:《远路不须愁日暮——胡适晚年身影》,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年。严耕望挽联辑录:“望峻儒林一夕文星沉海峤;研精惇史卅年德范式黉宫”(新亚研究所全体教职员生敬挽);“百代仰儒宗桃李芬芳腾八极;万流悲硕老梧桐风雨逼重阳”(新亚研究所学生会敬挽);“讲方舆论制度通贯三千年纲举目张,推史识史学史材传统典范,履仁心仁路仁德示我周行,戒浮夸绝虚妄抱持八十载身修名立”(新亚文商书院同人敬挽)。详见前揭《严耕望先生纪念集》“附录”,第273-276页。
    ① 参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附录一“我与两位王校长”,第144页。
    ③ 具体参严耕望:《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后记”,载《史语所集刊》第25本,1954年;《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夏代都居与二里头文化》“附记”;《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序言”;《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书成后记”;宋德熹:《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编后记”等。
    ④ 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⑤ (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凡例》,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⑥ 参前揭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以及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一书中关于胡适对“科学方法”中国化的贡献之论述,第13-17页。
    ① 《论语·八佾》。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2页。
    ③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68页。
    ④ 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第389页。
    ⑤ 余英时:《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第35-44页。
    ⑥ 许倬云:《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归田)先生》。
    ⑦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第114页。
    ①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140-156页。
    ② (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三《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第709页。
    ③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④ 1932年孙楷第致陈垣函,《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第437-438页。
    ⑤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第16页,注释1。
    ⑥ 《孟子·尽心下》
    ⑦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第90-97页。
    ① 钱穆:《钱穆先生全集:灵魂与心(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
    ②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第29页。
    ③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集》,第247页。另参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1. 《治史经验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
    2. 《治史答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3.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4. 《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6. 《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011年。
    7.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8.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 《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0. 《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
    11.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3. 《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4. 《唐仆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5. 《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6.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7. 《研究国学应持之态度》,刊《学风》第6卷第5期,1936年。
    18. 《中国军事地理形势之今昔》,刊《联校》第1卷第2期,1942年。
    19. 《北碚自然地理概述》,载《嘉陵江日报》之《北碚小志》第3、4期,(重庆北碚)嘉陵江日报社。
    20. 《秦宰相表》,刊《责善半月刊》第2卷第23期,1942年。
    21.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原载《大陆杂志》第9卷第8期,1954年;后收入《释中国》第三卷,胡晓明、傅杰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2. 《石刻史料丛书序》,原载《新亚生活双周刊》第9卷第6期,1966年;另见《石刻史料丛书》甲编1,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
    23. 《影响我一生最深的五本书》,原载《书目季刊》第23卷第1期,1989年。
    24. 《中国中古史入门书目》,原载《书目季刊》第23卷第1期,1989年。
    25. 《我撰唐代交通图考的动机与经验》,刊《兴大历史学报》1993年第3期。
    26. 《隋唐通济渠在交通上之功能》,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21卷,1990年。
    27. 《唐代扬州南通大江三渠道》,刊香港《新亚学报》第十七卷,1994年。
    1.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2.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 白吉庵:《胡适传》,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
    4.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 仓修良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6.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 陈存恭、陈仲玉、任育德访问,任育德记录:《石璋如先生访问记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9. 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陈其泰:《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陈寅恪:《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3.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陈永法、沈怀玉、潘光哲访问,周维朋记录:《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院士一生回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
    15.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16.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陈智超编注:《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18.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19.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程幸超:《中国地方政府》,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7年。
    21.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2.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杨品泉等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3.(日)大庭惰:《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4.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25.杜正胜、王沉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8.高敏:《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9.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0.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1.高敏:《中华古史求索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2.高明士主编:《中国史研究指南》(全五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33.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4.葛兆光:《域外中国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耿云志:《胡适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6.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8.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9.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
    40.顾颉刚:《顾颉刚书信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41.韩复智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
    42.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4.胡适纪念馆编:《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陞往来书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45.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
    46.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7.胡晓明:《饶宗颐学记》,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55年。
    48.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9.黄俊杰编译:《史学方法论丛》(增订再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
    50.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51.黄永年:《学苑零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2.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53.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4.姜义华等主编:《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55. (美)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
    56.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7.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58.劳榦:《劳榦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
    59.劳斡:《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0.李范文、陈奇猷等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988年。
    61.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62.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李之勤:《西北史地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6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6.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增订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8.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9.刘师培:《刘师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影印。
    70. (日)柳田圣山:《胡适禅学案》,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
    71.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2.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3.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3年。
    75.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76. (英)迈克尔·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于振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78.荣新江主编:《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
    79.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80.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1.吕思勉:《吕著史学与史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吕思勉:《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83.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84.潘光哲编:《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85.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86. (日)山根幸夫编:《中国史研究入门》(修订版),田人隆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7.石璋如等编:《中国历史地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
    88.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9.唐德刚:《胡适杂忆》(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0.唐德刚:《书缘与人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1.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92.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
    93.陶希圣、沈巨尘:《秦汉政治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94.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
    95.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北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96.王沉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97.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98.王家范:《史学与史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9.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00.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山版事业公司,1984年。
    101.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02.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3.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04.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05.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06.邢义田等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系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07.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108.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109.(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0.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2.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充实而有光辉——严耕望先生纪念集》,台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
    113.严耕望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年。
    114.杨翠华、庞桂芬编:《远路不须愁日暮——胡适晚年身影》,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年。
    115.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6.(日)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7.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8.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119.余英时著,邵东方编:《史学研究经验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
    120.余英时著,陈致访谈:《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21.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2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山版社,1992年。
    12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编:《简牍研究译丛》(第一、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987年。
    125.“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印:《中央研究院史初稿》,1988年。
    126.“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主编:《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全三卷),台北:“中央”研究院,2008年。
    12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
    128.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9.周佳荣、刘泳聪主编:《当代香港史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
    13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3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1997年。
    132.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133.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4.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白钢:《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2. 蔡学海:《北朝行台制度》,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77年第5期。
    3.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博士学位论文。
    4. 陈尚君:《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石刻文献利用》,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5. 陈万雄:《粹然一代学者的风范——敬悼严耕望师》,收入氏著《历史与文化的穿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陈勇:《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以钱穆与傅斯年的交往为考察中心》,载《上海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 陈勇:《试论钱穆与胡适的交谊及其学术论争》,载《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8. 冯岁平:《一位充实而有光辉的学者——关于严耕望教授的学术研究》,载《石门——汉中文化遗产研究》(2005),汉中市博物馆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9. 高荣:《“十里一亭”说考辨——秦汉亭制研究之一》,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
    10.高荣:《论秦汉的都亭与乡亭——秦汉亭制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2008年第22期。
    11.高荣:《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秦汉亭制研究之三》,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5期,2008年9月。
    12.葛剑雄:《秦汉的上计和上计吏》,载《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2期。
    13.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4.郭其才:《评严耕望著<治史经验谈>》,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7年7月号。
    15.郭少棠:《文化的冲击与超越——当代香港史学》,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6.郭少棠等:《香港的史学研究》,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17.房鑫亮:《论王国维与胡适的学谊》,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8.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机构的建制与运作》,载《史林》2007年第3期。
    19.胡逢祥、李远涛:《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20.黄浩潮:评介《唐史研究丛稿》,载《中国学人》1970年第2期,香港新亚研究所。
    21.李济:《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史语所集刊》第34本,1963年。
    22.孔祥军:《严耕望先生史学述略》,载香港《人文》2006年第2期。
    23. (日)堀毅:《秦汉乡官考》,载氏著《秦汉法制史论考》,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
    24.李启文:《回应郭其才君文》,载香港人文哲学会《人文月刊》1998年8月号(总第68期)。
    25.李源涛:《科学与人文的取向——港台史学的三股思潮》,载《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第8期。
    26.廖伯源:《中国政治制度史与历史地理学专家严耕望》,载《中国上古秦汉学会通讯》(台北)1997年第3期。
    27.廖伯源:《严耕望先生对石刻史料之运用》,载《古今论衡》2003年第10期。
    28.廖伯源:《严耕望先生与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收入《二十世纪人文大师的风范与思想》(后半叶),黄兆强主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7年。
    29.刘健明:《“独立奋斗,尽我所能“——追忆严耕望先生》,载《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
    30.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7期),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
    31.牟发松:《魏晋南朝的行台》、《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9、10辑),1988年。
    32.牟发松:《北朝行台地方化考略》,载《文史》第33辑,1990年。
    33.牟发松:《六镇起义之前的北魏行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期),1991年。
    34.裘锡圭:《啬夫初探》,收入氏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35.沈颂金:《汉代乡亭里研究概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0期。
    36.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7.王沉森:《胡适一二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载《胡适研究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14期)。
    38.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39.文兵:《台湾史学四十年摘要》,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1期。
    40.吴浩:《唐仆尚丞郎表考补》,载《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1.游逸飞:《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订正——高祖时期的王国丞相》,载《早期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2.徐雁平:《严耕望及其<治史三书>》,收入氏著《书海夜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43.许倬云:《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归田)先生》,收入氏著《九六文录——中国人文探索》,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
    44.严伯高:《我的四叔——严耕望先生》,载《安庆文史资料》第27辑《香皖两江情——纪念香港回归专辑》,安庆市政协文史委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45.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46.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中国秦汉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 连云港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3.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西汉:三秦出版社,1994年-
    4. 张传玺等编:《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1900-198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5. 章群编:《民国学术论文索引》,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八十年来史学书目:1900-198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编:《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1-3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980年、199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隋唐史研究室编:《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9.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周伟洲主编:《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周迅编:《论古代中国》(1965-1980年日文文献目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